茗山法师介绍_茗山长老个人资料
茗山法师
茗山法师(1914—2001),俗家姓钱,名延龄,江苏省盐城县西乡人氏(今属江苏建湖)人,西元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出生自幼随母信佛。抗战期间,茗山在湖南南岳、衡阳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抗战胜利后返回定慧寺任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1947年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建国后,相继担任定慧寺、栖霞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职;茗山佛学造诣高深,精诗文、擅书法,著有《茗山文集》行世;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2001年6月1日圆寂。
中文名 | 茗山法师 | 出生地 | 江苏建湖 |
别名 | 俗姓钱,名延龄 | 出生日期 | 1914年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逝世日期 | 2001年 |
民族 | 汉族 | 主要成就 | 佛学造诣高深,精通诗文、书法 |
信仰 | 佛教 | 代表作品 | 《诸经提要》、《茗山讲经录》、 |
毕业院校 | 武昌佛学院 | 《茗山传记》、《茗山日记》等 |
人物生平
自幼随母信佛,十九岁在家乡位于收成庄的罗汉院剃度出家,二十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正遇上定慧寺开办焦山佛学院,茗山于当年秋天考入佛学院第一届肄业,时为一九三三年。在佛学院三年毕业,一九三六年负笈武昌,考入太虚大师所设立的武昌世界佛学苑研究班深造。一九三七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一九三八年佛学苑受战事影响而停办。
茗山法师迎接鉴真和尚像回国巡展(1980)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
茗山法师在湖南南岳、衡阳、来阳、祁阳、宁乡以及长沙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四六年初夏茗山法师返回焦山定慧寺,担任焦山定慧寺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主编院刊《中流》月刊。《中流》月刊发行及于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影响颇大。一九四七年春,茗山法师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
茗山法师仍驻镇江焦山,一九五一年出任定慧寺第九十八代方丈。是时政府的政策,寺庙田地收归国有,出家人都要劳动生产。茗山法师为配合政策,率领常住在保留地上耕田种树,名之曰「农禅合一」,事实上是以做工换取口粮。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寺庙关闭,僧尼都要离开寺院,遣回原籍,下放农村劳动改造。茗山法师已年(jìn)六十,照样也要下乡工作。
一九七八年底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落实宗教政策,开放重点寺院。茗山法师被宗教部门召回焦山,要他在定慧寺继续担任方丈,至此老法师才重予恢复了出家人的身分,负起了修缮定慧寺、建设焦山的责任。茗山老法师是一位杰出的僧教育家,他有多年主持佛学院的经验,一九八二年六月,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委派,到南京栖霞寺筹办「中国佛教协会栖霞山僧伽培训班」。老法师组织教学人员,制定教学计划,同年十月底招生开课。培训班由赵朴初居士兼任主任,年(jìn)古稀的茗山法师为第一副主任,并主持日常教学工作。
一九八二年的十一月十五日
茗山法师以焦山定慧寺方丈的身分,兼任南京栖霞山寺方丈,晋山典礼与僧伽培训班开学典礼同时举行,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及副会长正果法师等,都由北京赶来参加此一盛典。培训班第一期招生一八五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寺院。学僧们经过一年的培训,学到了佛教基本知识、及寺庙的管理能力。一九八三年,老法师奉到中国佛教协会指示,在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始筹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佛学分院翌年正式招生,学制二年,仍由赵朴初居士兼任院长,茗山法师出任第一副院长,主持学院日常工作。以后十余年间,栖霞山分院共毕业学僧数百人,在各地寺院中担任住持、监院、或知客等职务。有的担任省级和市级佛教协会的负责人;有的进入北京中国佛学院继续深造,也有应邀赴海外寺院担任要职者。
自从一九八一年以后
茗山老法师先后出国访问过香港、泰国、美国、台湾、斯里兰卡、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他于一九八一年春应邀赴港讲经,听众逾千,座无虚席。一九八九年,茗山法师参加「中国佛教协会赴美国弘法团」,到美国三藩市万佛城,参加了三坛大戒传戒法会,参观并访问了洛杉矶的西来寺等寺院。一九九四年春夏间,八十一岁的茗山老法师到台湾讲经、传戒、达五十三天。他在台湾看望了阔别了五十七载,早年在武昌的世界佛学苑研究班的老学长,高龄八十九岁的印顺法师。
一九九四年秋
茗山老法师到斯里兰卡参观访问,受到该国总统的接见。同年十二月,老法师应邀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开讲《阿弥陀经》。一九九六年春夏间出访日本,到东京大坂、名古屋等七座城市参观了十三处寺庙,受到隆重接待。同年十二月,再次受请飞抵新加坡,为该国广大佛教徒、居士开讲《华严经》二十余日,在新加坡再次引起了轰动。
人物成就
茗山法师于一九八〇年冬,当选为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一九九三年秋,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九九四年六月,当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老法师晚年,除了担任定慧寺、栖霞寺两大名刹方丈外,还兼任著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隆昌寺的方丈。一九九二年,老法师不顾年迈体弱,九月十二日至十月五日,在隆昌寺恢复中断了三十五年的传戒大典,戒子(jìn)千人,老法师担任得戒和尚。
老法师晚年驻镇江焦山定慧寺,他佛学造诣高深,精诗文、擅书法,著有《茗山文集》行世。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
茗山法师于二〇〇一年六月一日下午五时五十分示寂。世寿八十八岁,僧腊六十八年,戒腊六十七年。
茗山法师书法作品
人物评价
茗山法师俗名钱延龄,1914年生,十九岁出家,1934年受戒于定慧寺,是焦山佛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后考入太虚大师为院长的武昌世界佛学院高级研究班深造,得益于大师的熏陶和举荐,是太虚大师倡导的“人生佛教”思想的积极推崇者、继承者和弘扬者。
茗山法师1951年出任定慧寺第九十八代方丈,至2001年6月1日圆寂,历时50年。
在十年动乱期间,他被迫离开寺庙,虽历经坎坷,仍坚持个人修持,精进不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佛学精神遗产。改革开放后,他先后兼任南京栖霞寺、无锡祥符寺、宝华山隆昌寺、盐城永宁寺、建湖罗汉院、射阳息心寺的住持,为定慧寺的恢复、律宗第一山的传承、灵山大佛的建造,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茗山法师一生爱国爱教,与党和政府风雨同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觉接受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亲手建立和完善寺庙各项规章制度;他努力探索和实践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挖掘和发挥佛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为当代社会服务;他一生布衣素食,一切供养收入,悉数用于建寺育人,赈灾济困,支持国家和地方建设,堪称爱国爱教的典范。
茗山法师与赵朴初居士以佛结缘,从1948年春同被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开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茗山法师是赵朴初会长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五项建设”(信仰、道风、教制、人才、组织)和“六字方针”(僧装、素食、独身)的坚定追随者、支持者和践行者。
茗山法师毕生悲智双运,知识渊博,所著佛教论文和教义诠释在佛教界倍受推崇;他的诗作不但含义隽永、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而且富有浓郁的禅韵哲理;他的书法以魏碑见长,专用藏锋,结构谨严,刚劲内敛,充满了郁勃奋张的气势,享有“书家诗僧”美誉。
他赴世界各地讲经、弘法、放戒,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影响深远,他曾五赴新加坡讲经,在香港连续弘法114天,深受弟子信徒的敬仰,无愧为慈悲楷模、四众导师、一代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