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华严》的译者:实叉难陀
“智度恢旷、风格不群。善大小乘,旁通异学。”这是宋《高僧传》中对实义难陀的评语。
实叉难陀(意译为“学喜”),唐朝时于阗国人,对大小乘的理论都很精通。武则天登基后,听说于阗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即遣使访求并聘请译人。
当时的唐朝为便于与外国及周边各族交往,往往在中央及地方设有“译语人”。而西域各国亦有此类专职人员,以便与“天朝上国”交流。
使者来到于阗后,于阗王便开始甄选译师,于是,精通梵文、汉语以及西域多国语言,又学富五车的实叉难陀便脱颖而出了,不久,他便随唐使,携《华严》梵本来到中国。
实叉难陀于公元695年到达洛阳,住在内廷大遍空寺,重译《华严》,接着又在洛阳三阳宫重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后还译出属于华严部的《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和《普贤菩萨所说经》各一卷,属于宝积部的《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等等。
据《开元录》载,他译的经共计十九部,一百零七卷。
实叉难陀之所以能胜任如此艰巨的译经工作,除了得益于他精通梵、汉和西域于阗等多种语言,还得益于他对学术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704年,他因母亲年老,请求归省,朝廷特派御史霍嗣光送他回归于阗。
唐中宗即位后,再度邀请他到长安,住大荐福寺。不幸的是,实叉难陀译场未开,就患病卧床不起,终于不治,于710年10月12日去世,卒年59岁。
他的遗体于死后一个月焚化,骨灰由他的门人悲智和唐使哥舒道元护归原籍。长安人为悼念这位大师,在火化处建起7层佛塔,以资纪念,号称“华严三藏塔”。
实叉难陀的译本以简约顺适为宗,仿照东晋时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以来的旧译风格,改直译为意译,力求其达:强谓不失大义,以求其信。做到既信具达,义正文美。在不违背原意的情况下,重视保持原文语趣。
其译文简练精粹、词语通达、文笔流畅,使原著思想内容更加清晰明朗,深得学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