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为人熟知,也是流传最广的,则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与《四十华严》。
一,六十华严
这个国家位于“于阗国”东南二千余里处,国王历叶是虔诚的大乘信徒,内宫珍藏了许多大乘经典。而《华严经》是该国世代相传的镇国之宝,被历叶藏于山间石窟中,并制定国法,严禁将《华严经》外传。
历叶被他的精诚所动,将《华严经》前面的三万六千偈给了支法领。
自于阗求得《华严经》梵本返回长安的支法领,后来又离开长安抵达建康。恰好当时北印度国三藏法师佛陀跋陀罗(又名觉贤),住于道场寺,支法领便请他翻译《华严经》。
佛驮跋陀罗中译的《华严经》,因流传本共有六十卷而又称六十华严,其中的《十住品》的译文是由鸠摩罗什先译完后,而为佛驮跋陀所完全采用。
六十华严被认为是保存古型,因而也为东亚诸国所熟悉。
二,八十华严
武则天听说于阗有所珍藏,遂遣使者前去于阗,求《华严经》的梵本及翻译者。于是,于阗的实叉难陀大师携更全的四万五千颂梵本,于洛阳的佛授记寺进行翻译。
武则天对八十华严的翻译工作非常重视。
她经常亲临译场,并保证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还请派著名译家菩提流支、到过印度取经的义净大师、玄奘的高足圆测法师、华严宗一代宗师法藏大师,及当时名僧弘景、神英、法宝、复礼等协助译经。
译毕举行了由法藏大师主讲的法会,出现了大地震动的祥瑞感应。武则天为八十华严的流通亲自写了一篇序言,还施钱依《华严经》教义而开造了洛阳龙门石窟中最为杰出的奉先寺石窟,而派去主持工程的是净土宗宗师善导大师。
因此,八十华严成为后世最流行的版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华严经》。
三,四十华严
唐德宗请由西域来的般若三藏法师将其译为中文,题名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而内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共四十卷。此译本又称为贞元华严或四十华严。尼泊尔国至今仍保有四十华严的梵本。
其实,四十华严乃是八十华严中《入法界品》的另一种译本,但是它增加了许多内容。因此,四十华严又称小本,八十华严又称大本。
一卷本《普贤菩萨行愿品》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最基本的佛教课诵经典,广为善男信女持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