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遗事
权锡焕、陈蒲清翻译的中文版《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全书计五卷,分为王历、纪异、兴法、塔像、义解、神咒、感通、避隐、孝善共九个部分。除王历外,其余八个部分内含一百三十八个小节。全书记述了自檀君开国至新罗王朝灭亡三千多年的历史,以新罗国和新罗王朝为主干,以佛教历史与传说为重点,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文学资料,其中的用乡札标志法记录的新罗乡歌,更是极其珍稀的文学与语言学史料。
《三国遗事》是由高丽时代僧侣一然所编撰,以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为记述对象的史书。该书由五卷、九篇、一百四十四个条目所构成,九篇的篇目分别为王历、纪异、兴法、塔像、义解、神咒、感通、避隐、孝善。《三国遗事》是朝鲜半岛继《三国史记》之后第二早的史书,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神异的民间传说。从书名的“遗事”两字就可看出,身为佛教僧侣的作者对于《三国史记》的编写方针有所不满意,而刻意收集遗漏之事迹加以记载。
成书时间
《三国遗事》的成书年代不确。据此书内容所载,最终年代为1281年(高丽忠烈王七年)之事,此时距一然谢世仅有七年时间。所以,成书时间应该在这一时段,即1281-1287年之间。
檀君传说
檀君传说首次出现于此书。朝鲜在古代中期创造的传说说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后代檀君王俭在现在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三国遗事》属私家著述,记载传闻稗说,无史料依据。比它早成书150年的官修正史《三国史记》不记檀君,宋人徐竞使高丽后于1224年著《高丽图经》,“虽设‘建国’专条但不记檀君。查一然所称《魏书》,无檀君记载。 ”李朝安鼎福之《东史纲目》,还认为檀君之说是“诞妄不足辩”。
作品评价
该书名曰“遗事”,就是说,它的编纂体例既不是传统的纪传体,也不是传统的编年体。从它的资料运用、编纂体系和叙述方法而言,具有明显的野史特征。《三国遗事》固然不是一部通史,但却可以说是一部以反映朝鲜半岛三国时代历史为主的断代史。该书的内容上起古朝鲜的建国神话传说,主要内容则侧重反映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的历史,甚至还涉及到高丽王朝中期的某些内容。透过该书,剔除其“怪力乱神”的荒诞色彩,可以了解到朝鲜半岛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侧面,特别是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宗教学及雕刻、建筑、美术等珍贵资料。
该书问世以后,贬斥非议之词颇多。18世纪的实学派著名历史学者安鼎福在《东史纲目》中说:“其书本为佛氏立教之源流而作,故间有年代之可考,而专事异端虚诞之说……噫,是书也,只是异流怪说。”(《东史纲目·凡例》)但是,他们也肯定该书把“箕子朝鲜”立为朝鲜族“正统”国家的起源,同时又简单地记述了檀君传说。
作者简介
一然,1206年(高丽熙宗二年)六月十一日,生于庆州獐山县(今庆尚北道庆山郡)。本姓金,名见明,后更名一然,字晦然,法名普觉。一然9岁出家当了和尚,20岁时就以学业优秀而闻名遐迩。后在多座寺庙攻读禅经,招收诸多弟子。一然一生潜心钻研,精通诸子百家之说,著述甚丰,撰有佛教书籍百余种(均已失传)。76岁时,忠烈王赐予其冲照之号,被册封为国尊这一国家至高僧籍。1287年7月8日,一然谢世于庆北义兴麟角寺,享年81岁。
出版信息
1512年(明武宗正德七年),庆州府使李继福刊行了庆州版的《三国遗事》,史称正德本。(jìn)代以后,韩国、朝鲜、日本分别出版了多种版本。中文版《三国遗事》由(韩)权锡焕、(中)陈蒲清翻译,于2009年2月出版。(百科名片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