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

时间:2023-08-09

僧伽吒经简介

  若不曾见十八亿恒河沙诸佛如来,不能书写如是法门。

  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

  若人曾见百千亿如来者,闻此法门不生诽谤。

  若有曾见百千亿恒河沙如来,闻此法门能生净信,起如实想不生诽谤。

  若有书此法门一四句偈,彼过九十五亿千世界,如阿弥陀国,彼人佛土亦复如是。

  《僧伽吒经》直接记录了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的教授。佛陀的这次教授,就像所有的大乘经典,是由他的弟子记住之后,再用梵文写下来的。《僧伽吒经》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从往昔的古佛听受的,而且对读诵者的影响广大、深远。

  《僧伽吒经》的梵文是一个术语,意思「连结」或「连系」。《僧伽吒经》属于一种特殊的经类,其功能是转化那些以特殊方式听闻或念诵这些经典的人。其中一项殊胜的利益是,凡是听闻《僧伽吒经》者,临命终时,诸佛会现身来安慰他们。还有,如经中所述,凡是《僧伽吒经》所安立之处,诸佛恒在。因此,读诵此经能够加持诵经之处。

  一般来说,读诵大乘经典是净障的六种善行之一;而《僧伽吒经》本身特别详细地说明:读诵这部经得以消除苦的种子,带来未来多生多世长远的果报,并保障诵经者获得直到成佛的安乐。本经还开示念死无常,包括死亡时身心变化的过程。

  释迦牟尼佛开示这一部极具威力的转化经典,是为了让我们尽速契入菩提道。读诵这部经典时,我们可以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佛陀对我们无比的慈爱。同时,因为这部经包句佛亲口说过的话,我们诵经时,不啻是透过我们的音声复述佛的开示,把佛的教法传布到全世界。因此,读诵《僧伽吒经》,除了我们自己所获得的利益之外,同时以直接、有力的方式,促使佛陀的教法常住在世,令一切有情离苦得乐,促进世界和平,这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僧伽吒经》的汉译本有二:初为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的《僧伽吒经》,共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三册第四二三号;次为宋朝施护所译的《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共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三册第四二四号。

  【僧伽吒】(法师开示读音为sēng qié chà)(术语)又作僧伽多。译曰集会。法门名。僧伽吒经一曰:“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大集会正法经一曰:“我有正法名大集会。”此二经同本异译也。梵Sam%gha%ta。【又】风灾劫时所起之风名。大宝积经三十七曰:“又风灾起更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三千大千世界并苏迷卢山轮围山等及诸大海,举高百逾缮那已碎末为尘。”起世因本经二曰:“有大风名僧伽陀,隋言合会,坏世界。同四卷作僧伽多。”

出现背景

  一九三零年代,在英国统治的北巴基斯坦所做的一次考古挖掘中,挖出埋在地下的一个佛教图书馆。这次的考古挖掘对於历史学家十分重要,因为它发掘了 大量的第五世纪手抄本,远比印度本土其他任何地方更多。在这许多重要的手抄本之中,《僧伽吒经》的数量最多,甚至远超过现今我们比较熟悉的妙法莲华经、金刚 经或般若经。好几世纪以来,《僧伽吒经》一直是所有大乘经典中最广为读诵、流通的经典。

  护持大乘法脉联合会的导师图敦梭巴仁波切二〇〇二年在美国麦迪森伦珠梭巴格西的寺院首次看到《僧伽吒经》,便决定以黄金抄写它,并广为弘扬这部珍 贵的经典。之後,仁波切经常鼓励弟子读诵《僧伽吒经》,例如,仁波切曾经在九一一事件周年纪念日,指示全世界所有的弟子尽量多诵这部经,以防范进一步的侵袭。

  修持僧伽吒法门的功德

  尔时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勇。于汝意云何。若人闻此法门福德之聚。过于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白佛言。云何世尊。佛告一切勇。如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有福德。若人闻此法门。所得福德亦复如是。一切勇。若人得闻如是法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不退转。见一切佛。一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恶魔不恼。一切善法皆得成就。

  若有人以净信心读诵此法门福多于前。九十五劫自识宿命。六万劫中为转轮王。于现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伤。妖蛊不中。临命终时。得见九十五亿诸佛。安慰之言。汝莫怖畏。汝在世时闻僧伽吒法门。九十五亿佛。各将其人至其世界。一切勇。况复有人得具足闻如是法门。

  我当听受如是法门得何福德。佛告一切勇。如恒河沙诸佛如来所有福德。闻是经者所得福德亦复如是。时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我听此法心无疲厌。佛告一切勇。善哉善哉。汝能如是闻法无厌。我亦如是闻法无厌。况复凡夫心生厌想。一切勇。若有善男子。闻此法门生信心者。于千劫中不堕恶道。五十劫中不堕畜生。万二千劫不堕愚痴。万八千劫不生边地。二万劫中生处端正。二万五千劫常得出家。五万劫中作正法王。六万五千劫修行念死。一切勇。彼善男子善女人。无少不善。恶魔不得其便。不入母胎。一切勇。闻此法门者。生生之处。九十五阿僧只劫不堕恶道。于八万劫常得闻持。十万劫离于杀生。九万九千劫离于妄语。

  一切勇。若有得闻如是法门经于耳者。八十劫中自识宿命。六十千劫作转轮王。八千劫中作天帝释。二十五千劫作净居天。三十八千劫作大梵天。九十九千劫不堕恶道。百千劫中不堕饿鬼二十八千劫不堕畜生。十三亿百千劫不堕阿修罗中。刀剑不伤。二十五千劫不生愚痴中。七千劫中具足智慧。九千劫中生处端正。具足善色如如来身。十五千劫不作女人。十六千劫身无病恼。三十五千劫常具天眼。十九千劫不生龙中。六千劫中无瞋恚心。七千劫中不生贫贱家。八十千劫主二天下。极最贫穷受如是乐。十二千劫不生盲冥。十三千劫不生聋中。十一千劫修行忍辱。临命终时识行将灭。不起倒想。不生瞋恚。见东方恒河沙等诸佛如来。面见南方二十亿佛。面见西方二十五恒河沙诸佛如来。面见北方八十恒河沙等诸佛如来。面见上方九十亿恒河沙诸佛世尊。面见下方百亿恒河沙等诸佛世尊。善男子。彼诸世尊安慰其人。善男子。汝莫恐怖。汝已听受僧伽吒法门。善男子。汝见如是恒河沙等百千亿佛世尊不。唯然已见。世尊告曰。此诸如来故来见汝。是善男子问言。我作何善诸佛见我。诸佛告言。善男子。汝在人中曾闻僧伽吒法门。是故诸佛故来见汝。是善男子白佛言。世尊。我曾少闻得如是福。况复具足受持是经。彼佛告言。善男子。莫作是说。闻四句偈所有功德我今说之。善男子。譬如十三恒河沙诸佛如来所有福德。闻此法门福德胜彼。若有供养十三恒河沙诸佛如来。若有于此法门闻一四句偈。此福德胜彼。况具足闻。

  善男子。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胡麻。以此胡麻数转轮王。若有人布施如是转轮王。不如布施一须陀洌若施三千世界一切须陀洹所得福德。不如施一斯陀含。若施三千世界诸斯陀含。不如施一阿那含。若施三千世界诸阿那含。不如布施一阿罗汉。若施三千世界诸阿罗汉所得福德。不如布施一辟支佛。若施三千世界诸辟支佛所得福德。不如施一菩提萨埵。若施三千大千世界菩提萨埵。不如于一如来所起清净心。若于三千大千世界诸如来所生清净心。不如凡夫闻此法门功德胜彼。何况书写读诵受持。

  一切勇。若不曾见十八亿恒河沙诸佛如来。不能书写如是法门。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若人曾见百千亿如来者。闻此法门不生诽谤。一切勇。若有曾见百千亿恒河沙如来。闻此法门能生净信。起如实想不生诽谤。一切勇。听若有书此法门一四句偈。彼过九十五亿千世界。如阿弥陀国。彼人佛土亦复如是。一切勇。彼诸众生寿命八万四千劫。一切勇。若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于此法门闻四句偈。诸众生设使造五逆罪。教人随喜。若能听受一四句偈。所有罪业能令除灭。

诋毁僧伽吒经的业报

  尔时,一切勇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谤此法者,其罪多少?”佛告一切勇:“其罪甚多1时,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得几数罪?”佛告一切勇:“莫问此事!善男子,若有于十二恒河沙诸佛如来起于恶心,若有谤者,罪多于彼。一切勇,若于大乘起恼心者,如彼众生被烧燋然。”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如是众生,云何可救?”佛告一切勇:“譬如有人,刀断其头,使医治之,涂以石蜜、酥油诸药,以用涂之。一切勇,于汝意云何?如是众生,还可活不?”一切勇白佛:“不也,世尊。”“一切勇,又如有人,刀害不断,若得良医治之则瘥。彼人瘥已,知其大苦:‘我今知已,更不复作恶不善业。’一切勇,若善男子念布施时亦复如是,离一切恶,集诸善法,诸善具足。譬如死尸,父母忧愁啼泣,不能救护;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不能自利,不能利他,无依父母。如是,如是,一切勇,彼诸众生临死之时,无所依止。一切勇,无依众生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作不善业,二者、诽谤正法。如是二人,临死之时,无依止处。”时,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彼谤法者,生何道中?”佛告一切勇:“谤法之人入大地狱,在大叫唤地狱一劫受苦,众合地狱一劫受苦,烧然地狱一劫受苦,大烧然地狱一劫受苦,黑绳地狱一劫受苦,阿鼻地狱一劫受苦,毛竖地狱一劫受苦,睺睺地狱一劫受苦。一切勇,谤法众生,于此八大地狱,满足八劫,受大苦恼。”尔时,一切勇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大苦!大苦!我不能闻。”

仅抄僧伽吒经一字的功德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沙尘树叶草木。以如此等数转轮王。如是轮王宁可数不。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不可数也。善逝世尊。佛告一切勇。善男子。听此法者。如是一切诸转轮王。所有福德不及此福。于此法门书一字者。功德胜彼一切轮王所有福德。如是善男子。此法门者摄于一切大乘正法。不得以轮王福德为喻。如是一切勇。此法门功德非譬喻说。如此法门能示法藏。灭诸烦恼。然大法炬。降诸恶魔。照明一切菩提萨埵之舍。说一切法。

  若有善男子。书写此经。四十八恒河沙诸佛如来。说其功德不能令荆

抄僧伽吒经得福的原理

  《僧伽吒经》记载:“于此法门书一字者,功德胜彼一切轮王所有福德。”

  照着《僧伽吒经》写个“如”字和平时自己在旁边写的“如”字,一个有福德,一个没有,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时空本虚妄。诸佛世尊以大事因缘故,现于世间。所以当你在抄写这部经书,或在为别人解释某部法本的时候,如果用佛眼看,就会看到所有的赞叹、解读、演说,均变成了香、幡盖、各种的花,供养了这法本所住在地。这就是为什么抄一遍僧伽吒法门就能得那么大福报的原因,因为这是在供养僧伽吒法门,你是在赞叹这个不可思议的法门。

  法界是以因缘而聚。如没有这样的法缘,就聚不起来。虽然说同样是念“世尊”,如果是照着僧伽吒经念的“世尊”,那就不可思议,因为这是跟那个法门有了大善因缘,形成了法缘聚,这是一个善巧。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