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譬喻经

时间:2023-08-09

  佛典中的譬喻经(以譬喻故事彰显佛理的经文)共有五部,分别为:

  一、西土贤圣集、吴康僧会译的《旧杂譬喻经》两卷;

  二、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的《杂譬喻经》(又名《众经撰杂譬喻经》一卷;

  三、失译的《杂譬喻经》两卷;

  四、后汉支娄迦谶译的《杂譬喻经》一卷;

  五、僧伽斯那集撰、求那毗地译的《百喻经》四卷(或作五卷)。

主要内容

  譬喻的形式由释迦牟尼首创,他在舍卫城为胜光王(波斯匿王)讲了佛教史上的第一个譬喻:

  从前有一人获罪于王,畏罪潜逃,国王命令一只醉象[后世传诵或绘画时多以虎代象,称为无常虎。]追他,这个人惊慌之中,堕入枯井,身体在半空时他发现井底有凶恶的龙,吐出毒汁,旁边还有五条毒蛇。于是他抓住一把草不放,免于坠井。可偏巧此时有黑、白二只老鼠啃他手中的草,草就要被啃断;醉象在头上,时刻准备用鼻子袭击他。就在恐怖万状时,又有了新情况,他头顶上有一棵树,树上有蜂窝,蜂蜜滴滴答答落到这个人的口中,甘甜清爽,使他暂忘危险处境。

  这个譬喻被收入《维摩诘经》卷二,题目为《是身如丘井》。义理寓于故事,通过故事阐发佛法,避免了单纯说理的枯燥乏味。这个譬喻巧妙地以井喻生死,以醉象喻无常,以毒龙喻恶道,以五毒蛇比喻五阴,以腐草比喻命根,以黑白二鼠比喻黑月与白月[印度历法按照月之盈缺将每个月分为黑月、白月两部分:自满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前半月,称黑月;从新月至满月之后半月,称为白月。],以蜜滴比喻五欲之乐,以罪人得蜜滴而忘危险处境比喻众生得五欲之乐而不畏诸苦。佛教义理——生死、无常、欲、乐等——被赋予十分形象的阐释。读后或许仍然不理解佛教概念,但一定能理解这些概念所表达的精神实质。这就是譬喻神奇的功效。

  《杂譬喻经》中的故事大抵与《是身如丘井》的故事相类。有些譬喻在惊险、奇特与悬念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概况

  (《譬喻经序》载《出三藏记》卷九) 佛教理论分为经、律、论三部分。佛所说为经,宗教仪式或僧侣行为规则为律,对经的阐释为论。佛灭后一百年中,小乘经增加了新的内容——譬喻经,被列为十二部经[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之第七类。公元五世纪正是印度寓言文学的高峰期,寓言以经、以申教诫成为当时的传统。不唯佛教,就整个文学而言,寓言体也是当时印度文学的主打文体。当时最流行的文学作品《五卷书》,就是婆罗门学者编撰的旨在教授贵族子弟的寓言集,流传极广。佛教人士迎合潮流,将佛理寓于故事中,以教化信众,完全是顺理成章之事。当时有五大论师,世喻如日出,明导世间,故称日出者,又称譬喻师。譬喻师为经部之异师,鸠摩逻多造喻鬘论,广说譬喻,故称为最早的譬喻师。佛陀提婆(觉天)继承鸠摩逻多之说,亦被称为譬喻师。《百喻经》之后,很少再出现专门以譬喻结卷的经论,但许多经论中却包含譬喻,使佛经形成鲜明的风格,迨至今日,此风未变。 《杂譬喻经》与《百喻经》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多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也就是说,多是根据佛的事迹或佛所说的话写成。释迦牟尼、大迦叶、阿难、目犍连、舍利佛、阿育王、四大天王等都经常出现在经文中。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故事就是他们生前及其前世事迹的再现,只不过将他们神话罢了。《百喻经》多为后人根据民间传说或其他经文中的故事演绎出来的,佛菩萨并不出常《百喻经》,最早叫做《痴花鬘》,后有《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等多种书名,收入《大藏经》第四册,为公元五世纪印度大乘法师僧伽斯那(梵文San%ghasena)所集,梵文本已经散轶。

RECENT POSTS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生活是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生活总是有苦有乐。爱笑的人并不是生活上万事如意,而是他们明白,能够战胜困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忧愁,而是乐观和微笑,因为笑容,总是能带...
2024-11-11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只有具足四对治力,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2024-11-08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