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场

时间:2023-08-10

道场(佛教解释)

  梵文Bodhimanda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曼拏罗。如《大唐西域记》卷八称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常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的道常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尝慈悲道尝天师道场等。

道场释义

原指佛成道之所

佛教道场
道场

  作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尝慈悲道尝天师道场等。佛教徒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超度亡人的法会等等。

  佛、道二教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佛教徒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远大师修明要奥,得以观佛,浩入情海,洞开真源,道场专精。”

  另外,道场亦被用作寺院的别称。在寺院里做佛事做法事也是做道常简言之,修法行道之处即是道常把修法行道之功德回向某人,即是为人做道常

专用的场所

  晋支遁《五月长斋诗》:“腾波济漂客,玄归会道常”《魏书.释老志》:“[始光间]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遂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齐肃祈请,六时礼拜,月设厨会数千人。”唐王昌龄《诸官游招隐寺》诗:“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宋史.真宗纪三》:“秋七月癸巳,上清宫道场获龙于香合中。”如由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所建河南睢县的袁家山道场就是这类道常清《睢州志·浮香阁轶闻绝句·袁氏(袁可立)陆园》:“晚相园地建道场,名‘小蓬莱’。”

佛教徒

  僧尼诵经超度亡人的法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常”《水浒传》第三回:“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红楼梦》第十五回:“只有几个(jìn)亲本族,等做过三日道场方去的。”

道教的道场

  又称法事,即道教宫观中一种为善男信女祈福消灾,超度亡灵而设坛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其方法主要由高功、经师诵经、掐诀、踏罡、存神,把信众的美好心愿传达给神灵,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实现一切美好的愿望。

道场分类

  道场分为:“祈福道潮(阳事道场)和“度亡道潮(阴事道场)两大类。

祈福道场

  大则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禳解灾疫;小则祈祷为人们祈福迎祥、驱邪伏魔、消灾解厄,保佑人们事业有成,生活幸福,财运亨通,灾消祸散,身体康健,运程改变……通过做这种道场,能够使人们的一切善良美好愿望得以实现。1、祈求祈福转运,消灾解厄,化解小人、化解太岁、以趋吉避凶、防止事故、牢狱官非无侵、诸厄消除万灾化解。

  2、祈求事业兴旺发达,生意兴隆通四海,秘法开五路财门财源茂盛达三江,运和亨通,万事吉祥顺利如愿。

  3、祈求婚姻美满,夫妇和合,求爱求婚求子求女,家庭和睦幸福快乐,求福求禄求寿。

  4、祈求家宅公司厂矿平安顺利,道法驱邪镇煞,洒净安神谢土,。

  5、祈求病愈灾消,防病避祸,愈顽疾。

  6、悔罪祈福法会:化解久病不愈,服药无效,病情反复之类病患灾难。:

  7、放生大法会:代信众放生,广积阴德,延年延寿,荫泽子孙后代,福寿康乐,平安吉祥。

  9、祈求子女身体健康,开智增慧,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10、祈求官运亨通:文昌帝君护佑,小人远避,贵人扶持,官运亨通如意。

度亡道场

  是为去世的亲人所做的追思度亡道常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阴阳二气”而生,一旦阴阳气衰,人则气散神衰而亡。人亡阳神上升阴魄滞地,魂飞魄散,各不相依,若有所滞,则魂被锁入丰都地狱,魄化为骷髅,沦于昏暗之中。于是设坛建醮,追摄亡灵,使已散之气得以凝 聚,永离丰都地狱之苦,同时寄托阳眷哀思之情和孝敬之心。

  1、祈求超度先亡(九玄七祖)及亲友师长。

  2、祈求超度误杀误伤的各类有情有灵生灵,死者安息而往生,生者安宁而延生,阴安阳乐。

  3、祈求超改前世今生所造业障解冤释结大吉祥。

  4、超度灵婴。怀孕后不能顺产成人而夭折的婴儿(不论成形与否,含流产打胎等)称之为灵婴,它们会因不能成人而怨气特大,而且会特别想念爸爸、妈妈以及兄弟姐妹等亲人,会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

  做超度道场,能获解冤释结,消灾转运,吉祥如意,贵人扶持,工作顺利,事业兴旺,婚姻圆满,家道兴拢

修道的场所

  梵文Bodhimanda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曼拏罗。如《大唐西域记》卷八称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常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的道常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