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参

时间:2023-08-10

简介

  《华严经》〈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故谓五十三参。依〈入法界品〉所载,善财遍历一百一十城,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此处称之为‘五十三参’,主因系善财曾两度听闻文殊菩萨说法,又于同一时间、地点请教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同一法门,故一般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此外,旧译《华严经》中,原先所列善知识仅四十六位,即缺天主光天女(第四十三位)以下九人,直到唐代,法藏等奉敕与日照三藏所传梵本相对校,才加以补足;智俨《华严孔目章》卷四仅列四十六位善知识,即依据补译前的经典所述。

释义

  (一) 参德云比丘

  (梵 Meghashrī-bhik?u,又称功德云比丘、吉祥云比丘),善财最初受文殊指教,往胜乐国妙峰山,参诣德云比丘,请教如何学菩萨行,及如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德云比丘乃为其解说“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

  (二) 参海云比丘

  (梵 Sāgara-megha),善财至海门国,参诣海云比丘,海云为其解说“诸佛菩萨行光明普眼法门”。

  (三) 参善住比丘

  (梵 Suprati?thita),善财至楞伽道边海岸聚落,参诣善住比丘,善住即为其解说“普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无碍解脱法门”。

  (四) 参弥伽大士

  (梵 Megha-dramida,又称弥伽良医),善财至达里鼻茶国自在城,参诣弥伽大士,弥伽为其解说“妙音陀罗尼光明法门”。

  (五) 参解脱长者

  (梵 Vimuktika-shre?thin),善财渐次游行十二年,至住林城,参诣解脱长者,长者为其解说“如来无碍庄严解脱法门”。

  (六) 参海幢比丘

  (梵 Sāgara-dhvaja),善财至阎浮提畔利伽罗国,参诣海幢比丘,海幢为其解说“般若波罗蜜三昧光明”。

  (七) 参休舍优婆夷

  (梵 Ashā),善财至海潮处普庄严国,参诣休舍优婆夷,休舍优婆夷为其解说“离忧安稳幢解脱法门”。

  (八) 参毗目瞿沙仙人

  (梵 Bhī?mottara-nirgho?a,又称毗目多罗仙人),善财至那罗素国,参诣毗目瞿沙仙人,仙人为其解说“菩萨无胜幢解脱”。

  (九) 参胜热婆罗门

  (梵 Jayo?māya,又称方便命婆罗门),善财至伊沙那聚落,参诣胜热婆罗门。胜热平素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善财承其教,于登刀山、投火聚时,证得菩萨善住三昧及菩萨寂静乐神通三昧。

  (十) 参慈行童女

  (梵 Maitreyanī,又称弥多罗尼童女),善财至狮子奋迅城,参诣慈行童女,慈行为其解说“般若波罗蜜普庄严法门”。

  (十一) 参善见比丘

  (梵 Su-darshana,又称善现比丘),善财至三眼国,参诣善见比丘,善见为其解说“菩萨随顺灯解脱法门”。

  (十二) 参自在主童子

  (梵 Indriyeshvara,又称释天主童子),善财至名闻国河渚中,参诣自在主童子,自在主为其解说“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门”。

  (十三) 参具足优婆夷

  (梵 Prabhūtā,又称自在优婆夷),善财至海住大城,参诣具足优婆夷,具足为其解说“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法门”。

  (十四) 参明智居士

  (梵 Vidvan,又称甘露顶长者),善财至大兴城,参诣明智居士,明智为其解说“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脱法门”。

  (十五) 参法宝髻长者

  (梵 Ratna-cūda,又称法宝周罗长者),善财至狮子大城,参诣法宝髻长者,法宝髻为其解说“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法门”。

  (十六) 参普眼长者

  (梵 Samanta-netra,又称普眼妙香长者),善财至藤根国普门城,参诣普眼长者,普眼为其解说“令一切众生普见诸佛欢喜法门”。

  (十七) 参无厌足王

  (梵 Anala,又称满足王),善财至多罗幢城,参诣无厌足王,无厌足王为其解说“菩萨如幻解脱”。

  (十八) 参大光王

  (梵 Mahāprabha),善财至妙光城,参诣大光王,大光王为其解说“菩萨大慈为首随顺世间三昧法门”。

  (十九) 参不动优婆夷

  (梵 Acalā),善财至安住国,参诣不动优婆夷,不动为其解说“求一切法无厌足三昧光明”。

  (二十) 参遍行外道

  (梵 Sarvagāmin,又称随顺一切众生外道),善财至都萨罗城,参诣遍行外道,遍行外道为其解说“至一切处菩萨行”。

  (二一) 参鬻香长者

  (梵 Utpalabhūti,又称青莲华香长者、优钵罗华香长者),善财至广大国,参诣鬻香长者,鬻香为其解说“调和一切香法”。

  (二二) 参婆施罗船师

  (梵 Vairocana,又称自在海师),善财至楼阁大城,参诣婆施罗船师,婆施罗为其解说“大悲幢行”。

  (二三) 参无上胜长者

  (梵 Jayottama),善财至可乐城,参诣无上胜长者,无上胜为其解说“至一切处修菩萨行清净法门”。

  (二四) 参狮子频申比丘尼

  (梵 Simha-vijrimbhitā,又称狮子奋迅比丘尼),善财至输那国迦陵迦林城,参诣狮子频申比丘尼,比丘尼为其解说“成就一切智解脱”。

  (二五) 参婆须蜜多女

  (梵 Vasumitrā,又称婆须弥多女),善财至险难国宝庄严城,参诣婆须蜜多女,婆须蜜多为其解说“菩萨离贪际解脱”。

  (二六) 参鞞瑟胝罗居士

  (梵 Ve?thila,又称安住长者),善财至善度城,参诣鞞瑟胝罗居士,鞞瑟胝罗为其解说“菩萨所得不般涅槃际解脱”。

  (二七) 参观自在菩萨

  (梵 Avalokiteshvara,又称观世音菩萨),善财至补怛洛迦山,参诣观自在菩萨,菩萨为其解说“大悲行法门”。

  (二八) 参正趣菩萨

  (梵 Ananyagāmin),善财于观自在菩萨处参诣正趣菩萨,正趣为其解说“菩萨普疾行解脱”。

  (二九) 参大天神

  (梵 Mahādeva),善财至墯罗钵底城,参诣大天神,大天神为其解说“菩萨云网解脱”。

  (三十) 参安住地神

  (梵 Sthāvarā),善财至摩竭提国菩提场,参诣安住地神,安住为其解说“不可坏智慧藏法门”。

  (三一) 参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梵 Vasantī,又称婆娑陀夜天、婆珊那演底主夜神),善财至摩竭提国迦毗罗城,参诣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主夜神为其解说“菩萨破一切众生暗法光明解脱法门”。

  (三二) 参普德净光主夜神

  (梵 Samanta-gambhīrashrī-vimala-prabhā,又称甚深妙德离垢光明夜天),善财至摩竭提国菩提场,参诣普德净光主夜神,普德净光为其解说“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法门”。

  (三三) 参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

  (梵 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ā,又称喜目观察众生夜天),善财于菩提场右边参诣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喜目为其解说“大势力普喜幢解脱法门”。

  (三四) 参普救众生妙德夜神

  (梵 Samanta-sattva-trānojah-shrī,又称妙德救护众生夜天),善财于会中参诣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夜神为其解说“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法门”。

  (三五) 参寂静音海主夜神

  (梵 Prashānta-ruta-sāgaravatī,又称寂静音夜天),善财参诣寂静音海主夜神,主夜神为其解说“念念出生广大喜庄严解脱法门”。

  (三六) 参守护一切众生主夜神

  (梵 Sarva-nagara-rak?ā-sambhava-tejah-shrī,又称妙德守护诸城夜天),善财于菩提场如来会中参诣守护一切众生主夜神,主夜神为其解说“甚深自在妙音解脱法门”。

  (三七) 参开敷一切树花主夜神

  (梵 Sarva-vrik?a-praphullana-sukha-samvāsā,又称开敷树华夜天),善财参诣开敷一切树花主夜神,主夜神为其解说“出生广大光明解脱法门”。

  (三八) 参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

  (梵 Sarva-jagad-rak?ī-pranidhāna-vīrya-prabhā,又称愿勇光明守护众生夜天),善财参诣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夜神为其解说“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法门”。

  (三九) 参妙德圆满神

  (梵 Sutejo-mandnalarati-shrī,又称妙德圆满天),善财至岚毗尼园,参诣妙德圆满神,妙德为其解说“菩萨于无量劫遍一切处示现受生自在解脱法门”。

  (四十) 参释迦瞿波女

  (梵 Gopā,又称瞿夷女),善财至迦毗罗城,参诣释迦瞿波女,瞿波女为其解说“观察菩萨三昧海解脱法门”。

  (四十一) 参摩耶夫人

  (梵 Māyā),善财于大宝莲华座上参诣摩耶夫人,摩耶为其解说“菩萨大愿智幻解脱法门”。

  (四十二) 参王女天主光

  (梵 Surendrābhā,又称天主光童女、正念光童女),善财往天宫参诣王女天主光,王女为其解说“无碍念清净庄严解脱”。

  (四十三) 参遍友童子师

  (梵 Vishvā-mitra,又称遍友童子),善财从天宫下,至迦毗罗城,参诣遍友童子师,别无指示,但言可参善知众艺童子。

  (四十四) 参善知众艺童子

  (梵 ?ilpābhijna),善财参诣善知众艺童子,童子为其解说“四十二字母法门”。

  (四十五) 参贤胜优婆夷

  (梵 Bhadrottamā),善财至摩竭提国婆怛那城,参诣贤胜优婆夷,贤胜为其解说“无依处道场解脱法门”。

  (四十六) 参坚固解脱长者

  (梵 Muktā-sāra,又称坚固长者),善财至沃田城,参诣坚固解脱长者,长者为其解说“无著念清净庄严解脱”。

  (四十七) 参妙月长者

  (梵 Sucandra),善财参诣妙月长者,妙月为其解说“净智光明解脱法门”。

  (四十八) 参无胜军长者

  (梵 Ajita-sena),善财至出生城,参诣无胜军长者,长者为其解说“菩萨无尽相解脱”。

  (四十九) 参最寂静婆罗门

  (梵 ?iva-rāgra,又称尸毗最胜婆罗门),善财至城南法聚落,参诣最寂静婆罗门,最寂静为其解说“菩萨诚愿语解脱”。

  (五十) 参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

  (梵 ?rī-sambhava, ?rī-matī),善财至妙意华门城,参诣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二人,二人为其解说“菩萨幻住解脱”。

  (五十一) 参弥勒菩萨

  (梵 Maitreya),善财至海岸国大庄严园中,于毗卢遮那庄严藏楼阁前参诣弥勒菩萨,弥勒为其解说种种法要,复开楼阁门,命善财入内。此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善财于此闻不可思议微妙法音,即得无量诸总持门,住菩萨不可思议自在解脱,弥勒复令其参文殊师利菩萨。

  (五十二) 参文殊师利菩萨

  (梵 Manjushrī),善财至普门国苏摩那城时,文殊师利遥伸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为其解说妙法,令得成就阿僧祇法门,具足无量大光明,复令入普贤行道场,于是善财渴仰欲参普贤菩萨。

  (五十三)参普贤菩萨

  (梵 Samantabhadra),善财于文殊师利所得三昧已,普摄诸根,一心求见普贤菩萨,于如来前众会之中,见普贤菩萨坐宝莲花狮子之座,身上诸毛孔出光明云,普贤菩萨即伸右手摩触其顶,为其解说诸法,善财即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