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从容】的意思

时间:2023-08-10

从容

  从容,指人处事不慌张,很镇定;舒缓悠闲的样子;充裕、不紧迫。见《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基本解释

  1. [calm]∶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plentiful]∶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rest]∶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1]

  4.[in private]:私下。

  上从容谓曰——《资治通鉴》

引证解释

佛教里【从容】的意思
从容

  1. 举动。

  《礼记·缁衣》:“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孔颖达 疏:“从容有常者,从容,谓举动有其常度。”《楚辞·九章·怀沙》:“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1 王逸 注:“从容,举动也。”《文绚枚乘<七发>》:“众芳芬郁,乱於五风,从容猗靡,消息阳阴。” 吕延济 注:“从容,犹举动也。”参阅 清 王念孙 《广雅疏证》卷六上。

  2. 悠闲舒缓,不慌不忙。

  《书·君陈》:“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於深宫。”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从容闲雅,本自天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文献黄公神道碑》:“俯仰从容,不大声色。”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若是限时限日,老身决难奉命。”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死罪勿怪!情势已急,不得从容也。”清 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辇金激众,指挥从容。群力竞奋,积尸齐墉。”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布库里雍顺从容对答,说是天女所生,由长白山下至此。”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他的神情很从容,象是睡觉。”

  3. 以形容声响,谓浑厚而舒缓。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钟磬之器愈厚者,则声愈从容;薄者反是。”

  4. 盘桓逗留。

  《楚辞·九章·悲回风》:“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唐 白行简 《三梦记》:“夜已久,恐不得从容,即当睽索。” 元 孙叔顺 《粉蝶儿》套曲:“停立在曲槛边,从容在芳径里。” 清 恽敬 《舟经丹霞山记》:“舟人放溜恐触壁,以纤逆挽其舟,逶迤投壁下,故得从容其境。”

  5. 斡旋;周旋。

  《汉书·郦食其陆贾等传赞》:“陆贾位止大夫,致仕诸吕,不受忧责,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以彊社稷,身名俱荣,其最优乎1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宣宗﹞每上殿与学士从容,未尝不论儒学。” 宋 曾巩 《金山寺水陆堂记》:“盖新(瑞新)者,余尝与之从容。彼其材且辨,有以动人者,故成此不难也。”《宋史·辛仲甫传》:“时吕蒙正以长厚居相位,王沔任事,仲甫从容其间而已。”

  6. 宽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若急须者,麴乾则得。从容者,经二十日许,受霜露,弥令酒香。”《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是妻弟已将此一项用去了,须老夫赔偿。且从容两日,必当处补。”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五》:“还是‘人之患’较为从容,即使有时逼上午门,也不过费两三个钟头而已。”

  7. 谓经济宽裕。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是居镇江吕城,以耕种为业。家道从容。”《红楼梦》第六十回:“我添了月钱,家里又从容些。”

  8. 谓顺利,顺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江老虽不怎的富,别人看见他生意从容,衣食不缺,便传说了千金、几百金家事。”

  9. 指中药肉苁蓉。

  唐 张贲 《药名联句》:“从容犀局静,断续玉琴哀。”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肉苁蓉》﹝释名﹞:“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从容,和缓之貌。”

  10. 怂恿;劝诱。从,通“怂”。

  《史记·吴王濞列传》:“鼂错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数从容,言吴过可削。”《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衡山王以此恚,与奚慈、张广昌谋,求能为兵法候星气者,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 清 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训》“从容,举动也”:“自动谓之从容,动人谓之怂慂,声义竝相(jìn),故怂慂或作从容。”

  11.私下,主要强调非正式的。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