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法华三昧
时间:2023-08-11
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妙悟皆满,二行永绝,达无相法……
《离世间品》
如果回到2500年前佛陀成道的时候,佛陀正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为诸菩萨、天龙讲说华藏世界的庄严圆满。
但如果那一刻,穿透空间抵达恒河中的普光明殿,会惊讶地发现,佛陀也在那里,对大众讲十信法门。
如果再去他化自在天,也会恰好看到佛陀正在诠释十地法门。下本为十万偈颂,上本为微尘数偈颂的《华严经》,并不是佛陀在成道后二七日中轮流依次讲下来的,而是同时宣讲。
类似的例子出现在隋朝,著名的僧人智者大师,在一次禅定中惊讶地发现自己出现在灵鹫山,而佛陀仍在宣讲《法华经》。
他完整地听完一次才出定,彼时,离佛陀圆寂已有一千七百年左右。这类的现象,被称为“法华三昧”。
时空观,有时候会非常不可思议,非但能打破空间的局限,也能打破时间的界限。
按现代物理学的说法,并不是三维时空,而是四维乃至多维。因此,所有佛经中打头的“一时”,也就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七次讲法在普光明殿,这次集会的隐喻是:佛陀成等正觉是在普光明殿附近的金刚座,而他初发心是依据普光明的本觉智慧而兴起了信心。
在信心生起后,佛陀劝导大众将之实践在行动上,也就是通过“十住”、“十行”和“十回向”,最后在“十地”阶位上到达了等觉,这样地层层递进,逐渐令佛陀的果位圆满。
但这一切的行为,却并没有一刻偏离于本体的智慧光明。因此,最终又回到这个地方讲法,证明“因”的彻底,带来“果”的圆满。
第八次讲法在普光明殿,这一次集会所讲的内容,开初属于“华严宗”判教分法中的“圆融”,因此,后来的“顿悟”就显得非常自然。
这次集会再次表示修行不能离开“普光明智”,因此三次普光之会,前中后都没有丝毫隔阂,内容是息息相关和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