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仙游碧云寺

时间:2023-08-12

莆田仙游碧云寺
莆田仙游碧云寺

  莆田仙游碧云寺位于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海拔四百多米的碧云山中,始建于蜀汉建兴年间,几经兴废,于1992年重修。该寺周围山清水秀,林深树茂,空气清新,景色迷人。碧云山景区主要有以该寺为中心的“十景”;“慈航圣泉”、“凤冠石观瀑”、“仙家乐”、“仙妈渠”、“仙螺潭”、“溪桥夕照”、“三阁晨钟”、“三十六弯春色”、“水天风月”、“花香鱼跃”。因奇峰异石,四季美景如画,风物壮丽,密泉飞瀑吸引了众多香客来此地观光。

仙游碧云寺-十景

第一景

航圣泉

  碧云寺后,顶峰峦百米,有清泉从巨石窍中涌出,冰凉爽口,令人神清气爽。因其山峦巨石状似扶牛头,喷泉的石窍形同“牛鼻孔”,故称“牛鼻泉”。泉水从石窍中流出时,湍湍有声。传说,南海观音视碧云寺缺水,特赐甘泉滋润此方黎民。经有关部门勘察鉴定,“慈航圣泉”含有许多微量元数,乃国家级优质矿泉水。

  

第二景凤冠石观瀑

  沿碧云寺山道曲径蜿蜒而下,有石丛状如凤冠,突起峡谷涧畔,俗称凤冠石,凤冠石前一石平坦如砥,坐观如上游三道飞瀑直泻深涧,溅成碧潭;大者瀑布急湍直下,飞珠喷玉,,十分壮观;小者双流并挂,如玉筷双悬于翠峦崖谷之上。

第三景仙家乐

  在“凤冠石观瀑”上游涧道转弯处,有一条宽五尺长十尺的“仙人石”,嵌进一片平面如削的大石板上,似席铺床,花纹如织似绣,图案美妙费人猜想。仙席石旁,一条激流穿石而过,把偌大的巨石穿成深达丈余的的水渠,碧水湍急,蜿蜒滚动,人称为“蛟龙过涧”,又称是“一线穿石”、“仙女玉带”、“人间银河”。此渠两岸,峡谷耸立,如屏如障,如“天兵保门”,势如巍峨,“仙人石”旁有“棋盘”尚在,传说是何氏九仙常来此与仙女对弈。四周石上,“仙脚颖、“仙脚桶”、“仙靠背椅”,“鬼斧神工”,奇迹似真,组成了一幅仙人娱乐活动的画图,使人如见人间天上“仙家乐”。

第四景仙妈渠

  在碧云山下悬崖峭壁间有座“仙妈坝”,有条仙妈石渠,长达十几华里,常年引水灌溉数百亩农田。传说,很早以前,碧云寺毗邻的凤凰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只有姑嫂二人结茅为庐,耕樵度日。每次挑柴草上市见山下大片土地受旱,禾苗枯焦,农夫辛劳欠收或无收,心里十分同情,姑嫂二人决心引山北之水灌溉山南之旱地。二人靠自已的双手,一锤一钎开凿,春去秋来,工程进展很慢。有一日姑嫂二人在碧云寺“仙阁”求梦,经神仙显灵指点,姑嫂二人不畏艰险长途跋涉攀登了三百六十个山谷,来到仙山,向神仙求助,借回了仙犁、仙狗,从凤凰山下一直犁石成渠,一夜犁穿石渠十多华里,当犁到岭南仙门坑时(坑北山门坑水库)晨鸡已唱,东方发白,被人惊觉呼唤,一时仙犁失去神力,即收犁归去,当天早晨人们发现清澈的渠水华华流入旱地,纷纷跪地拜谢,以为是仙人相助。后来,农民们就根据那天凌晨有人看见姑嫂二人扶犁犁渠的情景。说是凤凰山下住的赵姑柳嫂,后来农民们就雕塑赵姑柳嫂的神像,在碧云山立庙,四时祭礼纪念,并把这条石渠命名为“仙妈渠”,又称姑嫂渠。并立“仙妈田”二亩,轮流耕作,收成谷物作为祭祀费用。每逢春秋二季修渠。以吹螺为号,备办“大饭丸”(每丸一斤米)上山,先敬祭赵柳仙祀,后为修渠民工干粮,以表对赵姑柳嫂的永远纪念。

第五景仙螺潭

  仙螺潭,位于碧云山涧之中,因特产“仙螺”而得名。此潭碧波荡漾,清澈如镜,四面山峰叠翠,林荫树茂,景色清幽喜人。传说,仙人曾经在此游玩,把尝过的螺壳丢入潭中,化成螺状的石潭,形似潭中所生长的“仙螺”无异,甚为奇特。

第六景溪桥夕照

  碧云山下,一弯溪涧从双峰峡谷中奔流而出,切断深山内行通道。古人在此建造一座小桥,名曰“溪桥”,今尚余两座桥墩于溪涧两侧。此处自古是山区通行要道,郑纪歌中所咏“破帽蹇驴兮溪桥”便是此处。溪桥横架双峰通道之间,高山流水潺潺,穿越滩石回流成潭,落涧成瀑,千年刷石成景,有“日月恋湖”、“金鱼戏水”等景观。每当日暮西山,夕阳斜照,人立溪桥之上,山光、水影、晚霞、云烟,构成一幅难得的“溪桥夕照”图。

第七景三阁晨钟

  三阁即“文阁”(碧云书院)、“仙阁”(碧云洞)、“佛阁”(碧云寺),“三阁”聚“儒”、“道”“释”为一家。诗文吟唱与讲经论道同堂共处,神仙遗址与古刹神钟相映成趣,确是独有特色。这里正是宋傅少帅(傅楫)讲学的书院,霍步韫与傅孝元、黄继祖等师生吟诗唱和处,有赵姑柳嫂纪念堂、“尔期山”、“金龟石”等景物。那只伏在碧云洞旁的“金龟”历尽千年风雨,默然翘首,若有所思。人立金龟石上,放眼远眺。群山垒垒,天宇茫茫,云烟滚滚,碧树滔滔,暮鼓晨钟,山谷回音,神思遐迩,不胜其情。

第八景三十六弯春色

  碧云山由尔期山(又名牛鼻山亦名火云车)、凤凰山、碧云山、三山组成。层峦叠翠,山林尽染,四时景色美不胜收,从坑北(今坑北村)奎山登山而上,柑桔成林,杉木遮天,苍松蔽日,山花烂漫,沿途三十六弯,弯弯烟云鸟语,涧泉横流,“树偃蹇兮龙飞”,“草萋萋兮云湿”,晨起山花与朝霞争艳,暮来归鸟与行云齐飞。其情其景,比作王维之诗画、陶潜之桃源,不为过誉。

第九景水天风月

  寺左的旱岭大水库水源来自长远青山,常年储水库满,四面高山石岩迭出,时逢明月清风之夜,坐在山岩石级上观看碧绿库水如镜与明月相映,水天风月如画,正如郑纪诗“濯沧浪兮水天碧”。

第十景花香鱼跃

  寺前一脉梯山花圃培植百花,百花盛开时,花圃中的放生池里又有鱼跃相随,乌龟伴舞。鸟语花香,池塘鱼跃,郑纪以“花满篱笆,陶潜之彭泽赞之。”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