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般若寺
吉林省长春市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清明街,现为吉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是长春市主要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院确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庙。
1923年临济宗第四十四代弟子倓虚法师及澍培法师创建此寺。因长春市佛教界迎请倓虚法师在这里开讲《金刚经》,遂取“般若寺”为寺名。当天王殿、大雄宝殿堂等相继建成,佛像也塑造完毕,正准备举行开光典礼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军队侵略者占领长春后,为了修路程,刚刚建成的寺庙被迫全部拆除,搬迁到现址重建。
1932年,澍培法师来到般若寺,接替倓虚法师主持建寺工程,到1936年,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殿堂相继完工,当年举行了开光典礼,倓虚法师任首任主持。同年般若寺还举行了首次传戒法会,有1300多人受戒,当时在东北佛教界产生很大影响。
长春市般若寺-建筑
般若寺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是长春市最大的华教庙宇。进入山门,东有钟楼,西有鼓楼,这两座建筑设计奇特、工艺精巧,遇重要节日,这里就会钟鼓动齐鸣。
整个庙宇进深三层。
第一层是弥勒殿,殿内供奉弥勒佛坐像,殿前有一座汉白玉石碑,碑文记载着建庙的详细经过;
第二层是大雄宝殿,这是整个庙宇的中心,也是最大的一座建筑;
第三层是西方三圣殿,该殿为二层歇山式建筑,楼上为藏经楼,楼下供奉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三圣像。
西方三圣殿的两侧是大雄宝殿的后院配殿,其中东配殿是观世音菩萨殿,西配殿是地藏王菩萨殿。与前两个院落相比,这里松柏参天。鸟语绕梁,营造出一种古朴、玄远的宗教氛围。
西方三圣殿的后院,是般若寺的尽头,墙外就是纷扰的马路和街市。这个小院内有三座塔型建筑物:前面一座是倓虚法师七十寿辰的纪念幢;后面两座分别是倓虚法师和本寺首任住持澍培法师的舍利塔。
寺内有左、中、右三门,门楼翘角飞檐,错落有致,技艺精巧,宏伟壮观。门侧红墙上书有六个黄底黑字“南无阿弥陀佛”大字,一字占一堵墙面,气势恢宏。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居中,东西数十间厢房,为禅堂、斋堂、藏经楼等。天王殿前伫立着一块汉白玉石碑,记载般若寺建筑的始末。石碑两侧的鼓楼钟楼,略显沉静。在天王殿内,金色的弥勒佛坐像慈光四照。漫步走出天王殿北门,只见庄严的大雄宝殿斗拱交错,檐牙高啄。进入殿内,画栋雕梁,壁画重彩,令人称绝。最引人注目的是高约二米的释迦牟尼塑像,两侧群列着十八罗汉。在释迦牟尼塑像背后,是面朝大殿北门的露天观世音菩萨像,取材于天然汉白玉石,高达12米,做工精细,表情生动,光润洁白,为般若寺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象。寺中现供有僧舍利32颗。般若寺周围环境甚佳,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与苍松翠柏相辉映,格外引人入胜。
长春市般若寺-方丈
1986年,澍培法师圆寂后,由徒弟释成刚任方丈。成刚法师于1981年在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学习深造,毕业后回般若寺,现任般若寺方丈、吉林省佛教协会会长。
1989年12月,般若寺举行了澍培法师灵塔落成典礼和超度法会。灵塔为汉白玉质地,塔高3.5米,基座1.8米,四周为莲花基座,位于般若寺藏经楼后。成刚方丈主持法会,诸山长老及四众弟子约800人参加。1991年9月7日至22日,吉林省佛教协会在般若寺举办了传戒法会。
般若寺现任住持是成刚法师,山东人,现任吉林省佛教协会会长。现任监院佛智法师,吉林省德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