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大觉寺

时间:2023-08-12

北京西山大觉寺
北京西山大觉寺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寺庙坐西朝东,殿宇依山而建,自东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等四进院落组成。此外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贵文物。

  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一股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绕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00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

西山大觉寺-历史

  * 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善人邓从贵出资修庙。并刻《大藏经》,始称清水院。

  *金代成为皇家行宫,金章宗时成为西山八大水院之一。

  * 明宣德三年(1428年)重修,并改名大觉寺。

  *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大修。

  *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大修。

  * 明末,寺庙被毁。

  *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雍亲王对大觉寺进行了修建,增建四宜堂、领要亭等。完工后,推荐迦陵性音出任大觉寺住持。

  *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并赐建迦陵舍利塔。渐成现有格局。

  * 1930年代,山门遭雷击,被毁。

  * 解放初期,寺院荒芜,部分殿宇圮毁。

  * 1952年,北京林业学院在此筹建,并以此为临时校舍。

  * 1972年,北京智化寺三世佛移到大觉寺。

  * 1979年8月,大觉寺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 1988年,大觉寺移交给北京市文物局。

  * 1992年4月10日,正式开放。

  * 2003年11月,修缮了无量寿佛殿背面的南海观音大型悬塑, 并复原了包括四大天王,韦驮在内的24尊佛像。

  * 2006年5月25日,大觉寺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西山大觉寺-景观

北京西山大觉寺
北京西山大觉寺

  寺院建筑寺院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体现了辽国时期契丹人朝日的建筑格局。寺依山势而建,主要由中路寺庙建筑,南路行宫和北路僧房所组成,总占地6000平方米。中路自山门向上到龙王堂分别建有山门,碑亭,放生池/桥,钟楼和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南路有四宜堂,憩云轩;北路有方丈院,玉兰院。寺院后部,也是最高处有寺庙园林,包括迦陵和尚塔,灵泉池,龙王堂和领要亭等。寺院西北李子峪有清泉,汇入灵泉池,并从灵泉池分两路出发流经整个寺院,最后汇集于天王殿前的放生池。中路大觉寺的山门为一三间歇山式建筑,下面是砖石结构,开拱门一,上有匾额“敕建大觉禅寺”,上面是木结构的斗拱和屋顶。

  山门左右有撇子墙。进了山门,对着第一殿,天王殿,院子很大,从东到西分别是左右碑亭各一,西面是公德池,又称放生池,公德桥,在向西是钟楼和鼓楼。天王殿,因内有弥勒佛,所以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正中是弥勒佛雕像,殿两侧是四大天王雕像。穿过天王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供的是三世佛,大觉寺现在的三世佛像是1972年从智化寺移来的。大雄宝殿北是无量寿佛殿。

  无量寿佛殿上悬有“动静等观”的匾,是乾隆御笔。殿内正中供奉着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坐像,左右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背面供奉着南海观音,又称海岛观音。无量寿殿前左右各有一块碑,南面一块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所建,刻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北面一块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为明孝宗所建,刻有《大明敕谕》,记载了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奉周太后之命重修大觉寺的历史,又称为大明敕谕碑。大悲堂,又称大悲坛,位于中路建筑北端,悬有大匾“最上法门”,其北面坡上有迦陵舍利塔,灵泉池,和龙王堂。现在里面的佛像已不存在,在这里进行《大觉寺历史沿革展览》。南路四宜堂,俗称南玉兰院,位于寺院的南路,修建于康熙年间,是雍正皇帝以自己斋号命名建筑。四宜堂北是乾隆皇帝题名的憩云轩。北路大觉寺的北院为僧人居住,有方丈前院、方丈后院、北玉兰院等建筑。

  后院龙王堂位于全寺最高处,是一座两层建筑,在龙王堂前有一水池,称为灵泉。龙王堂的建筑是新修复的。领要亭位于寺院的西南角坡上,是一六角攒尖顶的亭子,名字来自“山寺之趣此领要,付与山僧阅小年”诗,据说是乾隆或雍正所做,旁边还有一石,上刻有乾隆于丙戌年的一首题诗。迦陵舍利塔又称迦陵和尚塔、大觉寺塔,是清代雍正年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迦陵舍利塔矗立在大悲堂北侧全寺的最高点,高12米,是覆钵式塔,与北海永安寺白塔的形制相仿。迦陵舍利塔塔基是两层须弥座,下面的八角须弥座刻有仰莲和伏莲纹样,在八个面中心和四周都镶嵌有砖雕,转角处的角柱上有连珠、如意等纹样,其上的圆形须弥座上刻有仰莲和伏莲,束腰处有花草图案。须弥座之上是三层叠涩金刚圈,在上是塔肚,塔肚正面开有壶门,壶门下方有一个由连珠纹装饰的座,壶门周围装饰有火焰纹样,假门上还有石刻的窗棂。塔肚上是十三层相轮,没有基座,相轮上是由伞盖和宝珠组成的塔刹,伞盖上刻有流云纹和佛字,并挂有铜铎。刹顶的宝珠上有蕉叶纹装饰。在白塔的左右,有一棵松树和柏树,松柏的枝条向白塔伸出,似将白塔抱住,因此称为松柏抱塔。春天清明前后去大觉寺,寺中百年玉兰开花,这是北京地区有名的古玉兰,观之不易。秋天去,寺内那株古银杏,黄叶铺天盖地,别有一韵。

西山大觉寺-八绝

  大觉寺的风景以大觉寺八绝为主,分别是: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古寺兰香:古寺兰香是指四宜堂内的高10多米的白玉兰树,相传为清雍正年间的迦陵禅师亲手从四川移种,树龄超过300岁。玉兰树冠庞大,花大如拳,为白色重瓣,花瓣洁白,香气袭人。

  玉兰花于每年的清明前后绽放,持续到谷雨,因此大觉寺玉兰是北京春天踏青的胜景。

  千年银杏:在无量寿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称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银杏树高25米左右,胸径7.5米。乾隆曾写诗赞誉:“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缘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媳

  老藤寄柏:大觉寺山门内的功德池桥边,有一古柏,上有老藤从下部树干分支出长出。

  鼠李寄柏:四宜堂院内,古玉兰的西面,有一颗大柏树,在1米多高分成两个主干,在分叉处长出一颗鼠李树,故称鼠李寄柏

  灵泉泉水:寺院最高处的龙湾堂前有一方兴水池山后的灵泉汇集到水池的龙首散水上,喷入池中。

  辽代古碑:在大悲堂的西北侧有一辽代古碑,刻有天王寺志延撰写的《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据碑上文字记载是奉辽朝道宗皇帝及萧太后之旨意于戊申年(1068年)三月所立。

  松柏抱塔:迦陵舍利塔为松柏环绕,南面一棵松树,北面一棵柏树,松树和柏树的枝条向白塔生长,似乎是要伸手将白塔抱住,因此得名松柏抱塔。

  碧韵清池:在北玉兰院中有一用整块黑色大理石雕刻出的水池,上面流下的泉水蓄在池中,又从池中顺水道向下流淌。石头上刻有“碧韵清”三个大字。

  除了八绝以外,寺内还有其他独特的风景,如独木成林的银杏树,树龄达500年的娑罗树,从龙王堂前分两路流下的泉水等。九子抱母也非常著名。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