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般若寺
辽宁省沈阳市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河区大南街若寺巷8号。高僧古林禅师于清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建,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两次重修。20世纪60年代中期遭到破坏,1979年后进行了维修,重塑佛像。1984年10月为建寺三百年纪念,又进行了修缮,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198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市般若寺-由来
什么是般若?般若就是法界实相的智慧——行者亲证如来藏,并且能去体验领受它的自性而发起的智慧,这就是般若。般若并不是讲无常空与缘起性空,如果用无常空、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那表示这个人没有开悟,没有般若。般若有三种层次——般若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总相智,就是参禅破初参明心,找到自己的真如,而也可以从别人身上看到他的真如。知道真如是什么、以及它的体性,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称之为大乘“真见道”。2别相智,就是在证得真如,有了总相智以后,要从真如的各种法相上面去加以观察、现观,从三界九地来看这个真如,从自己、别人、天主、蚂蚁蟑螂乃至地狱众生来看这个真如,这就是别相智,称之为“相见道”。
这个别相智是相见道位的菩萨所作的悟后思维修。真如的总相智和别相智就是二转法轮般若经所说的般若智慧。3种智,也就是菩萨证得般若之后,佛再为他开示我们这个真如之中有无量无数的种子,证知一切种子的智慧,名为种智。因为种子有功能差别,所以种子又称为“界”。譬如眼识能看色尘但不能听声音、触知冷暖,所以眼识的功能差别叫做眼识界,只能对色尘有用。我们所证的真如里面有无量无数的种子,这一切的种子称为一切种;对一切种具足了知,就是一切种的智慧,称“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只有佛才有,初地到十地的菩萨也分证这种智慧,因为只有知道部分种子,所以名为“道种智”。道种智与一切种智都称为种智,也就是了知如来藏中的种子功能差别的智慧,这也是般若;这就是三转法轮唯识诸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同性经》《无上依经》……等三转法轮所讲的经,统统属于种智的唯识学。
唯识即增上慧学,唯识种智是实际上可以修证的法,是证悟的人才能修学的。换言之,尚未证悟第八识真如的人,没有办法如实亲证般若经的空性总相与别相,便无法如实证解唯识增上慧学.这三种智慧: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以及种智,这三种智慧不共二乘,所以称为别教;前两智是人无我智。后面的百法明门种智就是法无我智,是禅宗证悟者悟后所应修学的。总相智是根本基础,没有总相智就不能证得别相智,没有别相智就不能证得种智;证得种智能知别相智,证得别相智能知总相智,这是三智之间的差别相。
沈阳市般若寺-建筑
般若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2289平方米。主要建筑为木结构硬山式建筑,青砖灰瓦顶,外檐和殿内梁柱均施彩画,是沈阳市保存较好的佛教建筑群。
该寺具有布局严谨、中轴明显的特点,在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的配房,是住持室、僧舍、厨房、齐堂及接待室等。东院是祖师堂,东西配房是僧舍。天王殿正中供奉泥塑贴金弥勒菩萨(又称布袋和尚),弥勒背后有手持降魔宝杵的护法韦驮菩萨。两侧有四大天王塑像。大殿后院正中,屹立着铁铸宝鼎一尊,是1984年般若寺住持和众弟子所铸,上面铸有“般若讲寺”四个大字。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之后,殿内透雕刻花,供奉泥塑贴金的三尊佛坐像,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右侧是药师佛,左侧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像前,左右站立着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佛前灯、花、幡罗列庄严。殿内东西两侧山墙上绘有十六尊者的画像。佛像后面的迎风屏上,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彩绘画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藏经楼收藏《大藏经》一部。
祖师堂位于寺院东边,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76年)。堂内有历史悠久的祖师传法图,从第一代祖师摩托车诃迦叶到三十三代祖师慧能大师,维妙维肖。殿内曾埋有唐朝面釉瓷坛,上绘绿叶红牡丹,内装般若寺创始人古林禅师之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