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龙泉寺

时间:2023-08-12

  崇信龙泉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芮河北岸,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崇信县城1公里,背依风翥山,山高300多米,沟壑纵横,松柏成荫, 山涧有一雕塑飞龙,口吐喷泉,声震四野,雾起山谷,阳光一照,成彩虹挂与山腰,映与龙侧,使人大有身临仙境之感,这就是著名的龙吐彩虹奇观。

平凉市龙泉寺-景点

  古柏龙蟠:在龙泉寺的“芮谷深处”,古柏颇有飞龙腾空之势。树冠倒悬扑地,形似渴蛟饮涧,瞰视着“贯珠泉”垂濂,凌空流烟飞雨,犹如游龙吐水。弯曲而盘旋的苍枝老杆,横攀悬岩,恰如虬龙蜿蜒于峭壁,鳞甲森然。

  早在三百四十多年前,它就以“古柏龙蟠”被誉为芮谷八景之一。《韶山文抄》记载:“岩上有柏,形似龙,岩下有泉,故曰龙泉。”龙泉寺之名源出此柏。

  这棵树盘踞悬岩,不沾沃土,默藏芮谷,清幽拔俗,傲然倒卧,如逸仙细听“贯珠泉”流水之琴音,似隐士静观“筛子湫”芦丛之游鱼。每当严冬骤降,群芳逃遁的时候,它更显示出老而不僵、干而不枯的特性。

  古柏的龙态神姿,拨动了历代游人墨客的吟咏雅兴,许多人为之写下了赞颂的诗词歌赋。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崇信知县唐受桐在《游龙泉寺》诗里就有“柏龙竹凤今犹在,玉洞冰壶候已赊”的描写。民国11年(1922年),崇信知事曹英所写的“霜皮黛色已忘形,蟠石孥云拂紫冥,破壁应知飞有日,微将鳞爪示山灵”(《龙泉古柏》)诗句也是对这棵古柏的绝妙写照。而古老的民间传说,对龙柏则有更形象的诠释:传说唐朝魏征梦斩泾河老龙之后,老龙得助于王母娘娘的点化,化柏伏于龙泉寺的悬崖峭壁之上,而崖下的泉水,便是老龙流下的悔恨的眼泪。

  灵沼鱼化:沼深五尺许,水从石缝出。蓄养五色鱼于沼中,欣游浅底,活泼可爱,堪称一景。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年),崇信知县武全文题为“化鱼沼”。

  瀑珠听雨:西崖高百尺,势如倒悬,百泉注泻,水似贯珠声,故曰“贯珠泉”。

  双桥步月:桥长三丈许,横挂于山腰,南接灵官楼,北通三清洞,原名遇仙桥,后更名双桥,取慈航普渡之意。

  莲台晓日:台在寺东1里处,层峦叠翠,望之如莲形,登台观晓日之出,霞光映辉,气象万千。圣母灵湫在此。原有三台,今存其一。

  高原秋风:寺东西各一原,势如左右掌,俯视汭川,一览无遗。崇山红叶,汭川白芦尽收眼底。西有纵游原、观汭峰,东有望远陵、登高坪,俱为远眺之基。

  湫池霖雨:池在坡下,面积不广,池水明空如镜,终年满而不溢。据传,乡人祈雨辄应,知县武全文感其恩题曰“灵应湫”。

  芮谷烟霞:寺东建公刘庙,西为芮谷庄,石崖刻有“芮谷深处”四字,字大如斗,笔势遒劲。夏秋之晨,常有薄雾从芮谷漫出,流烟飞霞,气象壮观。

  (jìn)年来,经过不断修葺重建,龙泉寺渐具规模,景观何止八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崇信县按照“生态旅游县”的定位,确定了数条以龙泉寺为中心的旅游线路,这座陇上名胜以她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