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教寺

时间:2023-08-12

七宝教寺
七宝教寺-

  七宝教寺第一掀土已经无从考究,根据闵行图书馆记载,大约在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936-946年),最早的文字记录始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所撰《重修七宝寺大雄宝殿碑记》。七宝教寺,最初位于松江陆宝山,现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俗称陆宝庵、陆宝院。据传五代十国时此庵迁往淞江,吴越王钱镠赐以金宝莲花经,并云“此亦一宝也”。庵遂改名七宝寺。因江水啮岸,宋初再迁,移今七宝地。

七宝教寺-历史

修筑史

  七宝寺始建确切年代已不可考,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所撰《重修七宝寺大雄宝殿碑记》文中说“溯其创始之代邈不可稽矣”,只知其从吴淞江迁徙至本地。另有一种说法是:西晋松江著名的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人称“云间二陆”),被晋成都王司马颖杀害,后裔修建了祭祀他们的香火祠,名为“陆宝祠”,后更名为“陆宝庵”,距今(jìn)1700年。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曾驻跸其中,将“陆宝”误为“六宝”,赐王妃手书“金宝莲花经”为七宝之一,说“此亦一宝也”。遂改名为“七宝寺”。在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

  后因吴淞江潮水损坏寺基,三度搬迁,最终移到了七宝镇。宋代初,七宝教寺迁到蒲汇塘北横沥港西,今七宝镇所在地。志云:“镇无旧名,因寺得名,寺无它重,因镇推重。”可见,七宝镇乃又一因寺得名的古镇,故名为“七宝镇”。七宝教寺名声显赫,七宝镇随之繁荣。宋代初年,七宝里人张泽舍宅拓寺,寺僧僧信合力重建。七宝教寺的伽蓝就是七宝这位张泽。宋真宗皇帝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赐[七宝教寺]匾额、遂为正宗禅林。

  元朝七宝教寺高僧敬公、曾被皇帝召赴京城,袁凯、屠垄陈眉公等,均有七宝诗文传世。赵孟畹腫七宝寺]一诗,是其中现存最早的诗,诗曰:[探奇来宝地,名刹冠丛林。院设机云代,经描吴越金。霜钟清惊鹤,池竹绿浮琴。投绶堪元论,桃源莫浪寻]。诗中反映了七八百年前的七宝教寺,梵音缭绕,钟声清越,导人心灵净化的气氛十分感人!后数百年间逐渐毁圮。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有里人徐三重筹资重建,山门正对北大街。后寺僧承业又募修了大殿和东、西、中3座香花桥。就此,教寺占地达到40余亩,另有寺河约6亩,各种建筑千余间。寺内有荷花池、竹林、梅园及五代桧、罗汉松等名贵树木。在这里,“往来息节必趋,岁时期报必赴,公私会议必集,朔望钟鼓必闻”。嘉靖年间进士王会撰写的《重修七宝教寺记》里,描述了当时寺内宝殿、僧人精舍、画轿石径、花堤烟柳的壮观景象。此时,应该是七宝教寺最繁盛的时期,也使七宝镇区得以迅猛发展,成为地方重镇。

  此后,七宝寺屡遭兵祸,逐渐衰落。尤其是1860至1862年间,七宝地区发生多次太平军与清兵及洋枪队的恶战,众多胜迹被毁。至抗日战争结束时,被誉为[郡东第一刹]的七宝教寺,损毁得只剩一座山门和莲涌堂及庭中的梓树。1946年起,这里被改建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学七宝分校,解放后改为七宝中学,目前为七宝二中。

  现在,幸逢人民政府英明领导,国运昌隆,七宝教寺得以重建。今天的七宝教寺,为香港著名设计师俞宗翘先生设计,其特点是柔合汉唐以来早期古寺建筑为基础,充分使用现代工艺和材料,继往开来,建成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佛寺,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建山门,钟鼓楼,天王庙,大殿,讲经堂,法堂,藏经楼,僧寮,客房等,并配以七层宝塔,庄严雄伟。整个塔寺处于精美秀丽的百花园中。在这庄严清净的佛国中, 宏扬佛法,净化心灵,祝福社会,国富民安。信步园中,心旷神怡,静坐石墩,杂念俱消。七宝教寺是讲经说法,念佛参禅的最胜道场之一。

七宝教寺-传说

  传说七宝教寺曾有位著名僧人有敬公,常年在寺内诵经,座榻皆被其坐穿。还经常为寺僧们讲经,人皆呼其为敬讲主。他善作诗词,有《青松集》行世。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朝廷召集天下高僧,敬公亦应召赴京城。当时,松江城内已告老还乡的监察御史袁凯特赠诗一首《送七宝寺僧敬公往金陵》,成为名篇。现存教寺铜钟上残留的铭文中,尚有“明七宝教寺僧……敬公讲主”等字可辨,让后人似见其当年的身影。

  在1995年时,在此修建了七宝公园,园内陈列七宝(和目前七宝寺院内聚宝莲池里的七宝有所不同),当时人们可以随意出入休憩。

七宝教寺-景物

  著名景点:七宝塔,四大天王像,大雄宝殿,元辰长廊六十本命太岁像,十大星君像,四面观音像

七宝教寺
七宝琉璃玲珑塔

七宝塔

  七宝塔全名叫做七宝琉璃玲珑塔。始建于2002年。塔高47米,共7层。塔体采用了底层为四大天王中的北天王多闻天王毗沙门,护财守富;宝塔第二层供奉的是最熟悉的南海观音菩萨;第三层供奉的是消灾延寿药师佛;第四层为阿弥陀佛(应该是法力最强的如来佛祖吧);第五层为地藏王菩萨;第六层为文珠师利菩萨;第七层为文曲星君。另外塔内每一层都有上千个相应的微型神位,以供善信们托名供奉。每到晚上,七宝塔上华灯四放,佛音袅袅,周围的居民们站在阳台上可以随时遥奉,可谓祛灾避祸,心想事成。

四大天王

  天王殿是进入圣殿的第一关,入口处供奉了观世音,出口处供奉了韦陀。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四大天王(也称为四大金刚,在封神榜里为魔家4将)陈列大殿的两侧护法。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相传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也被称为“风调雨顺”。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

七宝教寺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如来佛祖承奉香火之地。宝殿内有如来佛像,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和十六罗汉[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两侧的厢房里,供奉了飞来佛等。另外提供了善信们作道场的房间。

元辰长廊六十本命太岁

  进入上海闵行古镇七宝的七宝教寺山门,在左侧便可见元辰长廊,里面供奉着六十甲子元辰星神的塑像。在佛教的寺庙里,供奉道教信奉的六十位星宿神,这可是不常能看到的。 元辰保护神,为道教信奉的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而得,称为六十甲子神,亦称六十元辰。人的出生年,称为本命年,每年都有一位星宿神——太岁值年,太岁每年一换,六十年一个大循环。本命年里那位太岁,便是自己的本命太岁或本命星君或本命星宿神。本命星君也就是自己的“保护神”。

  旧时,在立春这一天,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祈求吉祥如意,名为“求顺得”或“迎顺星”或“祭顺星”。现在,礼拜本命元辰的星宿神——本命星君,以获得其庇佑之信仰,仍很盛行。

十大星君

  木星:东方木德真君,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

  金星:西方金德真君,主就敛万物,告成功肃。

  火星:南方火德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

  水星:北方水德真君,通利万物,含真娠灵。

  土星:中央土德真君,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

  月孛星:月孛为星命家所说的十一嚯之一。太阴即月神,道教以月为夜明之神。道教称为月孛星君。

  日曜星:太阳星君

  月曜星:月亮星君

  计都星(罗睺星):罗睺星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体则化为计都星(彗星),罗睺与计都合称罗计,因与日月等反向而行,故称蚀神。

七宝教寺
四面观音

四面观音

  七宝教寺四面观音圣像,采用镍白铜铸造,整体高度约5米,呈现多媒体动态之状。金衣袈裟的观音造型,利用数字化三维成像、远程控制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多媒体雕塑,体现了观音菩萨普度人生,寻声救苦的大悲愿力。

  四面金衣袈裟观音圣像,即东、西、南、北四方。东面圣像手把水瓶,象征福音;西面圣像手持佛珠,象征慈悲;南面圣像手握莲花,象征和平;北面圣像手托经箧,象征智慧,整体金衣观音圣像显得庄重而慈悲。免征[慈悲、智慧、和平、福音]的观音圣像,体现了千手护持千眼照风、寻声救难的寓意。[金色袈裟]则是为了让观音圣像在天水相间的紫色氤氲之中衬映出凌波伫立,衣袂飘飘的金像圣影,从而突出观音菩萨有灵空感悟的视觉效果。

  於2008年阳历11月8日至14日 隆重启建冥阳两利水陆空大法会七永日,并於11月15日上午十时举行四面观音菩萨开光典

七宝教寺-现状

七宝教寺
七宝教寺

  今天的七宝寺乃移址重建于2002年,汉唐建筑风格,朴素大方,庄严肃穆,总体上分寺、园两部分,占地43亩。有教寺桥、正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法堂、藏经楼、六十星宿长廊、宝塔。寺院内东有牡丹花园和聚宝莲池。牡丹花园有牡丹亭。聚宝莲池汇聚了镇寺六宝铸铜雕塑,飞来佛铸铜佛像现在飞来佛殿里供奉。聚宝莲池周围设有画廊和诗廊,美其名曰“古风长廊”。寺院西设慧心花园。花园里树木、绿草、繁花丛生,另有听松亭、丰日亭、经幢台,经幢台雕刻精细,颇具观赏价值。在原西南角为垒巉崖,含"河梁栈道"、"崖上桃红"、"孤山云台"、"弈林风云"四景,天王殿前设广场,信奉可在广场上燃香供奉许愿。寺临蒲汇塘河与横沥泾河交汇处,别有景致。2003年1月23日举行了开光大典。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