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山寺

时间:2023-08-12

胶山寺
胶山寺

  胶山寺位于无锡张泾、安镇、查桥三镇交界处的胶山。胶山绵延东西长3公里,占地15平方公里,主峰高程126米。山上古迹众多,是无锡东乡的一座名山。在宋代称“崇亲报德禅院”,是李纲奏请朝廷后赐与的家祠,由当时的胶山寺改建而成。到明代在原废址上重建了李忠定公祠。

胶山寺-历史

  胶山寺,在胶山西山坡,始建于梁太清初年,距今已有1450年历史,这里原为萧庄,梁萧侍郎(佚其名)故宅,内有一泉,侍郎以此涤砚,名“涤砚池”(宋天圣邑令苏绅建有砚水亭)。梁天监六年(507)舍宅建佛寺,名胶山寺,太清间名“胶山弥勒寺”。

  隋大业五年(609)重建。唐代佛教天台宗第九祖高僧湛然(711~782),号荆溪,宜兴人,曾至胶山寺居住说法讲经。湛然圆寂后,寺中住持名其讲经处为“湛然堂”。唐咸通中,寺经大规模改建,寺院西向依东峰,与惠山寺相对,神奇巧合。

  北宋至道年间,改称胶山兴化寺。南宋建炎中,无锡人抗金名相李纲请奉祀先祖,改额“崇亲报德禅院”。

  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8),僧演古重建,重额“胶山寺”。

  寺中有窦乳泉、香花桥、萧卿墓。碎石坞、砺剑石,及后人重建的湛然堂。明桂坡公安国在寺左重整李忠定公祠,割田岁供春秋二祭,并复浚窦乳泉,葺其亭,额“蒙斋”,泉左有湛然讲堂,堂前有万玉亭,皆有诗铭碑刻。二泉邵文庄公也为李纲祠写了碑记。

  至正统又陆续修建,嘉靖十三年(1534),建梵王宫,塑金像。二十九年(1550),又构轩堂楼阁于寺左,分别题额为翠屏、环翠、分翠、听松。后又有僧静安迁造大佛殿、十笏堂、金刚殿。此时胶山寺已十分壮观。寺坐南朝北,前有溪水,香花桥横跨其上。过桥有广场,后立山门,大雄宝殿居中,两旁配殿,大殿塑释迦牟尼、弥陀、药师佛三尊金像,高螺发髻跌坐,慧眼含笑,寺内有听松轩、环翠轩、秀峰轩、涤砚泉、窦乳泉。山麓旧有萧卿墓、碎石坞、砺剑石、金牛迹等古迹。

  现胶山寺已重建,寺东西山麓环植翠竹千竿,寺前有山门,内为大院,两旁配殿。大殿居中,五楹歇山顶,中悬茗山大师书写的“西方三圣殿”大匾,塑释迦牟尼、弥陀、药师佛。西侧有窦乳泉、李纲祠、关帝殿。关帝殿,祀关公、陈杲仁、张巡。

胶山寺-文献

  宋蔡载题胶山寺绣佛诗云:

  妙相夺天真,针针巧入神;

  几多赡佛者,还想用心人。

  宋无锡知县苏绅胶山寺诗云:

  驱马款禅扉,松风冷拂衣,

  红尘不到处,青嶂此忘归。

  鸟望生台下,云侵讲座飞,

  楞伽味真趣,转觉俗缘希

  关帝殿原有楹联;

  洗心割股,忠孝两全;

  荡寇除氛,江淮一靖。

  1995年,茗山大师也书一联:

  愿将东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

胶山寺-附录

窦乳泉

  在胶山寺。寺后大山坡下有泉,此地在梁天监六年(507)为僧庐,建佛寺,踞山北向而有泉出寺背。唐咸通中,佛寺大加修葺,泉居寺左庑之南,古人以山泉的色与味而命名窦乳。”南宋建炎二年(1128),闽人翁挺罢尚书郎,自建康归里,过无锡胶山避暑,欲饮山泉而不见窦乳泉,决定以金钱十万资助挖旧泉,并得胶山寺住山益公赞同。益公言,寺有泉,历数百载,较其色味,与惠泉相似,今己湮没矣。遂派其徒元净、庆殊、又冲三人按旧址挖泉,当即坎其山入丈余,得泉眼于岩窦间,且清洌。当即凿岩石成池,广四尺、深三尺,蓄泉成池。泉上结宇,榜曰“蒙斋”,池北泻为伏流,五丈处出于庭,建屋四楹,榜曰“窦乳之门”,庭中凿大井,便众汲取,可供百千人饮用,沛然而不竭。泉左有湛然堂、东泉书院、翠屏阁。今存围以石栏的四方井一眼,2米长、1米宽、0.70米深,这就是当年保存至今的窦乳泉,遗处在胶山寺院的西南角峭岩之下,泉清沏甘例,大旱不竭。

涤砚池(泉)

  因萧侍郎用此池涤砚而驰名,后湮没。北宋明道年间,无锡知县苏绅建“砚水”亭于泉上,后任无锡知县焦千之诗云:

  萧公事迹久尘泥,犹有当年洗砚池。

  世俗所传应仿佛,僧人独得耻颓隳。

  小亭新构藏幽趣,一水中分叠旧基。

  遗泽泯然无处问,清风缅邈竹阴垂。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