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台南法华寺
时间:2023-08-12
台南法华寺-简介
台湾省台南寺庙
台南法华寺位于台南市中西区的竹溪北岸,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亦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它的前身是明朝末年随郑经来台湾的逸士李茂春的住所,因其无心名位,遂于此栽梅种竹,建园修行念佛,人称李菩萨。李茂春去世后,其僧友将其故居改建为“准提庵”,供奉准提菩萨。进入清朝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知府蒋毓英集资在此建佛寺,供奉如来佛,并将寺名改为法华寺,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法华寺坐北朝南,共五条轴线。主体第一进为天王殿,中央前面供奉弥勒佛,后方供奉韦驮,两侧则为四大天王;第二进为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两侧又各有五尊菩萨;第三进为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寺庙左边由山门、内庭、关帝殿及旧斋堂组成,右边则由山门、供奉南极大帝的南极殿与聚贤堂组成。此外,台南法华寺内还有如“庄周梦蝶”、“达摩面壁”和“虎溪三笑”等多处壁画,乃府城名师潘丽水之作,许多游客都是专程到此欣赏的。
台南法华寺-建筑
法华寺座北朝南,共五条轴线。主体第一进为天王殿,中央前面供奉弥勒佛,后方供奉韦驮,两侧则为四大天王;其第二进为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两侧又各有五尊菩萨;第三进为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寺左由山门、内庭、关帝殿及旧斋堂组成,于关帝殿中供奉文衡大帝,且陪祀马使爷,而再往东则是山门与灵骨塔,庭中有数块碑记,“梦蝶园记”亦安放于此。寺右由山门、供奉南极大帝的南极殿与聚贤堂组成,在南极殿与聚贤堂间还有延寿桥相连,而再向西去,则有功德堂与祖堂,其中功德堂为木构造,为该寺中最古老的部分。
在该寺之中有多处壁画如“庄周梦蝶”、“达摩面壁”和“虎溪三笑”等,乃府城名师潘丽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