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寺
皇姑寺
皇姑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皇姑寺始建于明天顺初年,其开山始祖吕牛据传曾救过明英宗朱祁镇,英宗复辟后诏封吕牛为“皇姑”,故俗称皇姑寺,又赐额“顺天保明寺”。 明山村卜鱼沟西北侧的上宫寺山上,地处山峦重叠,森林茂密之深山老林之中。上宫寺主峰海拔1365米,寺院坐东北向西南,坐落于半山腰上,占地约5亩左右。寺院分东西两所宅院,西院为佛寺,正殿除铁铸佛像坐于正堂外,还有铁铸十八罗汉依次排列两旁,众和尚居于东西僧房。佛寺西侧紧接建偏房三间,为仓房与膳间。东院为皇姑寺,有正殿与东西廊房。正殿供木雕皇姑遗像,稳坐楠木大雕栏暖阁之中,布置相当豪华美观,揭起阁帘才能目睹皇姑芳容。皇姑寺东侧十米左右有并排三座皇姑坟,真假难辩。当初为防不测,故设此疑。皇姑坟再往北200多米处,有皇姑庵遗址,仍隐于密林之中,是皇姑生前住地。这里山高林密,整个寺庙掩映于郁郁葱葱的绿荫之中,往下看雾雾腾腾,祥云缭绕,望不到底,形势十分险要。
皇姑寺-由来
皇姑寺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名为“顺天保明寺”。 相传其开山始祖吕牛曾救过明英宗朱祁镇,英宗复辟后诏封吕牛为“皇姑”,故俗称皇姑寺。 清康熙时毁于大火,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改称“显应寺”,俗称皇姑寺。
皇姑寺-传说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40年代初,有人预谋赖账,偷偷将界约石有关部分文字砸没,毁 掉字据,企图争当山主,庙内十八铁罗汉也被强行掠走。据传说,十八铁罗汉当初来自白马 寺。
常言说:“皇帝女儿不愁嫁”,此话也不尽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玄宗之女、肃宗之 妹,堂堂千金小姐出家明山上宫寺就是一例。
传说玄宗李隆基君临天下,因操劳过度得了一种严重的健忘症,致使无法临朝。遍请名 医,医治无效。
御医曰:“吾有一绝方,尚缺一味,未知可否”?
玄宗道:“除之月桂,别无难哉,卿尽施之。”
御医无可奈何地说:“仅欠至亲明珠一味,何取也”?玄宗面有难色,沉默不语。皇子、 公主们面面相觑,愁眉紧锁。肃宗小妹知书达理,孝顺父母,从小就是个烈性女子,说一不 二,皇帝也十分宠爱。她自报奋勇,献出眼球为父皇治玻父皇不忍心割取爱女眼珠,但他 执拗不过烈性公主,只好默认。
公主五官被毁,面容丑陋,自觉成了丑八怪,羞于见人。父母好说歹说劝她嫁人,她却果 断地说:“我今生今世难于见人,也不会被人所爱,女儿决心出家修行”。父母理解女儿 的心情,深知她的倔强性格,只好答应出家修行。中国名山名刹知多少,她一概无意选择, 一心到明山这个整日不见人影的白云深处遁入空门。
皇姑寺-历史
皇姑寺有天顺六年(1462年)铸造的铜钟。嘉靖十二年(1533年)将天顺六年(1470年)的铜钟重新翻铸,现存大钟寺。明万历元年(1573年),慈圣皇太后又率众捐一口铜钟。清康熙十六年至五十年之间,皇姑寺毁于火。明代人蒋一葵著《长安客话》一书载:“自平坡东转,望都城,平沙数十里。中经黄村,有保明寺,是女道尼修道处。凡贵家女缁髡皆居其中,人不易入。”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康熙皇帝御制碑文,以纪其事,同时易名显应寺。
皇姑寺-修缮
皇姑庙
皇姑寺是石景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寺内建筑破损严重。2007年,作为北京市“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项目之一的皇姑寺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这也是皇姑寺百余年来最大的一次修缮。
一期修缮工程主要范围包括天王殿、观音殿等,修缮面积1124.35平方米。经两年施工,一期修缮全部完成,并通过市文物局文物工程监督站的质量评估,通过了相关验收。接下来,市文物局将投资500余万元对皇姑寺进行二期修缮,主要复建药师阁、吕祖殿东配殿,修缮观音殿东西配殿,以恢复该寺明清时期的格局。
皇姑寺-规模
现存皇姑寺是康熙重修时的规模。寺庙坐北朝南,山门、天王殿已无存。第二进院落观音殿,第三进院落老祖殿。第四进院落药师阁无存,西配殿尚存。石景山文物部门准备在对该寺修缮完毕后,建成石景山区文物博物馆。
皇姑寺-景色
皇姑庙
皇姑寺位于宫前西部,明山村卜鱼沟西北侧的上宫寺山上,地处山峦重叠,森林茂密之 深山老林之中。上宫寺主峰海拔1365米,寺院坐东北向西南,坐落于半山腰上,占地约5亩 左右。寺院分东西两所宅院,西院为佛寺,正殿除铁铸佛像坐于正堂外,还有铁铸十八罗汉 依次排列两旁,众和尚居于东西僧房。佛寺西侧紧接建偏房三间,为仓房与膳间。东院为皇 姑寺,有正殿与东西廊房。正殿供木雕皇姑遗像,稳坐楠木大雕栏暖阁之中,布置相当豪华 美观,揭起阁帘才能目睹皇姑芳容。皇姑寺东侧十米左右有并排三座皇姑坟,真假难辨。当初为防不测,故设此疑。皇姑坟再往北200多米处,有皇姑庵遗址,仍隐于密林之中,是皇姑生前住地。这里山高林密,整个寺庙掩映于郁郁葱葱的绿荫之中,往下看雾雾腾腾,祥云 缭绕,望不到底,形势十分险要。
皇姑寺附(jìn)有下宫寺、大小土门和明山寺,这里古森林、次生林覆盖全境,森林资源相 当丰富。山沟土地肥沃,曾引起山外财主的注意,先后有南阳村水玉秀、下庄村的张小平, 田家庄一赵姓来此争山霸地,收租子,瓜分山林纠纷不断发生。皇姑出家上宫寺以后,皇封 诸山属皇姑寺,为绝后患,铭刻契约于山石之上。界约石明示:寺是皇姑寺,山是带罗山, 东至二郎山,西至草地山,南至郭盔山,北至扁担树,四至分明,以界约石为证,不许无故 占用。至今,峭壁之上,字迹仍隐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