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
法华寺介绍
法华寺
法华寺是一座由庭园改建成的禅寺,原是明末随郑军入台的名士李茂春息居的庭园。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改为法华寺,几经毁修,现为三进三开式佛寺,前殿奉弥陀佛,正殿奉释迦牟尼佛,左殿奉文衡圣帝,右殿奉南极大帝,为台湾独特的释、道合流的“通俗佛教”之显例。寺中花园内有古碑数座,并建有七层高塔。寺前修一水池,名南湖。湖旁筑楼,梵宇增辉。法华寺是中国寺庙常用的一个称呼,在中国湖州、北京、杭州、陕西岐山县和中国台湾等地都有法华寺。
各地法华寺
浙江省温州市法华寺
浙江省温州市法华寺
浙江省温州市法华寺在乐清市南岳镇崧山南麓,始建于唐代,“崧山方氏始祖唐银青光禄大夫讳绮公施舍创置,昭宗光化间赐额”,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曾二度重建。
山东省威海石岛法华寺
山东省威海石岛法华寺
山东省威海石岛法华寺风景名胜区是我国AAAA级旅游景区,石岛赤山是威海三大景区之一,石岛赤山地处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港西北。石岛赤山,早在春秋时期就以雄峙黄海之滨,踞守石岛要港,沟通韩日南亚,商贾云集汇聚而成为我国北方名山。
浙江省湖州法华寺
浙江省湖州法华寺
浙江省湖州法华寺位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南端,也是南太湖主峰弁山的东麓,又名“白雀寺”。是太湖沿岸地区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佛教名刹之一。传说弁山是一座神山,原名凤凰山,山中有王气。秦朝初年,湖州城区归属乌程县,秦始皇不知从哪里听到有“乌程乌山王天子”之说,因为凤凰属于鸟类,就下令将这座山的颈脉切断,硬是从山中开出一条河,破掉山中的王气。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十年以后,楚霸王项羽正是在这弁山中避难,而后又在这里起兵反秦、推翻了秦王朝。项羽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是时隔770年以后,在弁山的西麓下箬寺,终于冒出了一个皇帝陈武帝陈霸先,这是秦始皇怎么也想不到的。他更不会想到,就在陈霸先称帝的70年前,被他凿断颈脉的弁东麓,因为出了一个比丘尼道迹,而引出了一座白雀山。正好应了“鸟山出天子”的征兆。
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寺
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寺
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寺位于崇文区法华寺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及同治年间重修,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其建筑有山门,三层大殿和东、西配殿。山门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山门两次间为棂窗,正间券门上有匾额“大兴法华寺”。其后三进大殿均面阔三开间,并有前廊。东、西两侧配殿亦为三开间。除主要建筑外,东、西还有跨院,房屋数十间,民国年间多已辟为临时停灵的灵房。现钟、鼓楼已无存,仅存山门、三进大殿和部分配房。清代法华寺一带是驻扎八 旗军队的地方,称营房,顺治十八年(1661)改设正蓝旗教常该寺为崇文区重点保护文物。
浙江省杭州法华寺
浙江省杭州法华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高峰下。 据《西溪梵隐志》,法华寺是“西山一支,其阳为竺国鹫岭,其阴为法华。” 阴,即西湖北高峰的北面,峰南便是著名的灵隐寺,它与法华寺正是在一峰南北的两面。 在西溪之东,法华山下的法华寺约有1700年的历史。东晋时,昙翼法师开山。
江苏省泰州法华寺
江苏省泰州法华寺
江苏省泰州法华寺古名法华庵。姜堰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泰州姜堰市淤溪镇马庄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嘉道年间重修。其第十三代传人了中法师为玄奘大学创办人,现任玄奘大学董事长,台北善道寺住持、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二零零一年二月五日,法华寺被泰州姜堰市政府批准为佛事活动点,成为泰州北郊佛事活动中心、旅游观光景点。原有佛殿三座,房屋二十余间,占地(jìn)两千平方米。二零零八年,了中法师捐助重修法华寺。现法华寺占地面积约三千三百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一千三百平方米,形成南北两条轴线。东部为纪念堂、敬善坛(玉佛堂)、义校讲堂、东河花园。西部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西厢走廊。整座建筑清代风格,存有缅玉精雕而成的主祀佛光观音。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三日,了中长老返乡出席庆典,为法华寺大雄宝殿落成剪彩,为殿内三尊贴金大佛开光。
陕西省岐山寺庙
陕西省岐山法华寺
陕西省岐山法华寺位于岐山县国有崛山林场中心西崛山(蒲村镇崛山村北),依托历史渊源极深的“崛山名刹”建设是一个集森林景观、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生物种类繁多,东、西崛山龙风相望,挺拔峻秀,古洞奇石各异:有国内首次记载的大地震遗迹“地域殊深的佛教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游览、休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理想之地。
台湾省台南法华寺
台湾省台南法华寺位于台南市中西区的竹溪北岸,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亦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它的前身是明朝末年随郑经来台湾的逸士李茂春的住所,因其无心名位,遂于此栽梅种竹,建园修行念佛,人称李菩萨。李茂春去世后,其僧友将其故居改建为“准提庵”,供奉准提菩萨。进入清朝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知府蒋毓英集资在此建佛寺,供奉如来佛,并将寺名改为法华寺,此后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