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报国寺
时间:2023-08-12
安康报国寺-历史沿革
安康报国寺
安康报国寺,亦名五峰寺。据清康熙《兴安州志》云:“南五十里曰五峰山,五峰如掌,报国寺在焉。有巨钟,声闻数十里,昔人朝贺习仪之所也。”传唐贞观年间所建,历有修葺,明成化戊戌(1478年)太守郑福创修《金州志》,“五峰梵钟”列入金州八景之一。迨至明嘉靖丁亥年(1527年),知州郑琦《补修金州志》,学正李正芳亦题八景诗附之,据此,五峰寺当毁于明末。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知州王希舜纂《兴安州志·古迹志》附八景云:“五峰梵钟,钟声清远,今无。”《山川志》亦云:“今寺与钟俱乌有矣”。
安康报国寺题诗
白河县令普晖参与编修《金州志》,为八景作诗云:“五峰楼阁渺氤氲,时有孤钟四远闻。惊起龙眠行法雨,换回鸠梦绕禅云。传来斋后儒生苦,扣到师前弟子勤。记得凤楼更漏尽,千官喜听觐明君”。其时寺庙尤在,钟声可闻。
明嘉靖丁亥年(1527年),知州郑琦《补修金州志》,学正李正芳亦题八景诗附之,其中《五峰梵钟》诗云:“神物遥传不记年,数声风送自遐天。星残万壑流遗响,月落千门散晓烟。雷鼓远闻惊鹤舞,丰山灵应起龙眠。姑苏曾记寒山夜,又伴清音到汉川”。从诗中可知,嘉靖间寺院钟声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