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_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时间:2023-08-12

真如寺_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也叫九江真如寺,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云居山真如寺,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真如寺。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人称其:“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川”,“冠世绝境,天上云居”。云居山是江西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千年古刹-真如禅寺坐落在山顶“莲花城”内,它始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千百年来高僧辈出,现为国家重点开放寺庙,又有全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

云居山真如寺-历史

真如寺_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1)明清期间

  明清期间,在该寺正殿四周又陆续兴建了许多偏殿楼阁: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东有东岳行宫、忠显王殿;寺西有城隍行宫、地藏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阁、文昌阁、西方境等,形成规模颇大的寺庙建筑群。该寺正殿曾历经修葺,明洪武年间及弘治年间,僧道馨、法雷2次重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由真如镇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募钱1.5万缗(千文),将单檐3间改成双檐5间,原梁架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元代款式,两侧楹联:东为“佛日光辉崇盛世群生咸悟真如”,西为“皇风祥辑衍遐龄万姓同跻仁寿”。该寺韦驮殿,据洪复章《真如里志》载:“元至顺三年,平江路嘉定州僧嗣文创建,明正德八年僧法雷重建。清乾隆三年里人陆伟功重修,乾隆四十年陆伟功、陆茂功捐资同修。”殿内著名的铜弥勒佛系明代所制,铜佛背后镌有“明乙酉年住山比丘回闻募铸。”太平天国及抗日战争时期,几经战火,配殿及附属建筑大多被毁,仅存长、宽各20米的正殿(大雄宝殿)1座。

2)解放后

  解放后,正殿独存,殿内释迦牟尼佛像和寺前原韦驮殿的铜弥勒佛尚在。1950年10月,市政府曾拨款维修正殿佛像,并将钢弥勒佛设栏保护。1959年5月,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重修,正殿仍恢复元代单檐式样。“文化大革命”中,殿内檀木释迦牟尼等佛像和铜弥勒佛被毁,许多珍贵碑刻文物被砸。

  1979年,真如寺进行维修,正殿内额枋底部仍保留“大元岁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双钩阴刻墨字,为该寺建造年代的佐证。江南地区现存的元代建筑物极少,除真如寺外,仅有苏州三清殿,吴县轩辕宫和金华天宁寺3处。真如大殿共有木柱16根,每根木柱的地基,用黄土和铁渣分层夯筑而成,阔1.8米,长3米,深1.8~2米;各柱地基,以木相连,为古建筑所罕见,是宋元建筑的重要特征。在历次重修时,还发现柱子、梁枋、斗拱等各项构件的背面及接榫处,留有当时工匠用毛笔墨书的名称,多为江南工匠的习用俗语,有研究价值。为此,有关部门拟辟为古建筑展览馆,长期不作宗教场所开放。

  1991年后,为满足佛教徒活动需要,将真如寺恢复为宗教场所,成立真如寺修复委员会,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旸法师任名誉主任,市佛教协会会长真禅法师为主任。修复后的真如寺除大雄宝殿外,还兴建了卧佛殿、方丈室、后院、内院、外院、两廊、办公室等,面积由原来的800多平方米扩大到2000多平方米。1992年1月初,由新加坡法师林高僧性仁捐赠的3尊玉佛及一些经书,入寺供藏。其中释迦牟尼佛卧像长2.7米、重1.3吨,2尊坐像分别高2.2米和0.8米、重2.5吨和0.1吨。

真如寺_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3)真如寺修葺

  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云居山因其山峰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而得名,真如寺坐落在云居山之顶,周围群峰环绕,状如莲瓣攒簇,形成了“莲峰簇簇绕华台,一钵中央倚镜开。对寺面看云捧出,当湖直逼海浮来”的意境。

  抗日战争期间,真如寺毁于日军的炮火,只有卢舍那佛铜像在残瓦断壁中闪现,“草深三尺金身露,五老峰高挂夕阳”。

  “文化大革命”中真如寺和其他寺庙一样,佛像被毁,殿堂被占,经书被烧,僧众四散。直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复和贯彻落实,真如寺重新交由僧人管理,成为全国重点寺庙和佛教活动的场所。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真如寺1982年就修复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斋堂、钟楼、鼓楼、禅堂、虚怀楼、云海楼等建筑,占地面积达4764平方米。1982年9月又新建了“虚云和尚舍得塔”,塔高5.5米,直径3米,庄重朴实。到1986年底,又增建了山门、方丈、影堂和库房等殿舍,重塑佛像二百多尊,修复道容、道膺等历代祖师塔4l座,总建筑面积达8000 多平方米,耗资140余万元。1987年10月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典礼,“宝殿嵯峨开净域,法门鼎盛续心宗。”

  为了纪念虚云法师重建真如寺的功德,1990年9月,真如寺又兴建了“虚云纪念堂”。纪念堂坐落在虚云生前居室“云居茅蓬”遗址上,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外墙全用花岗石砌成,堂高12米,宽19.5米,深ll米,为木石结构仿宋宫殿式建筑,上覆褚色琉璃瓦,十分古朴庄重。殿中安放着高1米、重500公斤的虚云和尚铜坐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了“虚云纪念堂”五字匠额。殿内还展出虚云和尚生平事迹图片以及著作、遗物等。真如寺现有僧人70多名。现任住持一诚法师德高望重,团结僧众,按照国家法律和佛教丛林制度管理寺庙。整个寺庙清静整洁,规章制度完备,农禅并重,修行道风好,为海内外人士所赞扬。

云居山真如寺-地理

  江西省永修县西北隅,距南昌市约七十公里的云居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云居山气势雄伟,林壑清幽。登上山顶,却又是一番景色,这里群峰耸簇,中间是坦坦荡荡的小平原大坝子,遍布园林湖田,俨然似一大城郭,又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又称此地为莲花城。在云居山顶的莲花城内,有大片连绵不断的竹林,无论是赤曰当空,还是大雪压顶,这簇拥的根根翠竹,透着翡翠般晶莹。盛夏时节,步入竹林,仿佛空气也变成了透明的绿色,使人顿觉凉意透过心肺。在竹林的

  深处,掩映着一座盛名的禅宗胜地真如寺。真如寺始建于唐代,当时琳宫耸峙,禅院栉比。晚唐时曹洞宗的祖师良价的弟子道膺曾做住自持。一九五三年在虚云法师的住持下,对真如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遭严重破坏。一九八○年代,政府出巨资对真如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如今殿堂、佛像焕然一新,寺区建筑面积八千平方米。由四部分组成:前殿、正殿、藏经楼和偏房。寺旁(jìn)处,有历代高僧的墓塔数十座。

  出寺门,梯田节节,山坡绿草如茵、灌木成林,沿坡上有溪水环流,水色清碧,终年不涸,名为碧溪。佛印桥飞架碧溪,苏东坡曾为之写下诗句:“欲与白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听畔有巨石,莹洁平整,石下流水淙淙,石旁古树浓阴,相传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曾谈经论法于此,故名谈心石。

  登上云居山顶,一泓湖水,长平如镜,拱卫寺门,湖形似月,纹名明月湖。每当红曰初升,金光荡漾,寺殿生辉;入夜皓月当空,满湖明月,映出莲城古寺影像,显得无比恬静!寺僧元凤曾说:“澄湖高涌乱峰头,照澈睛空古镜湖;......天上云居真绝景,一泓收尽万山秋。”

  从明月湖侧转过山口,山坡上有虚云法师舍利塔。虚云(一八六○——一九五九年)(jìn)代著高僧,俗姓萧,晚年自号虚云,原籍湖南湘乡。少年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后依妙莲受具足戒并受衣钵,为临济宗第四十三代法嗣。曾在鼓山隐居岩洞多年,冬夏一衲,常以野菜充饥。二十七岁离开鼓山云游,四处拜师学禅。为报父母养育之恩,用三年时间三步一拜地从普陀山一直拜到五台山。又曾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朝礼佛迹。据说一次开水溅出,茶杯坠地,一声破碎,遂悟透禅关。曾在云南鸡足山、广东南华禅寺、云门寺当住持,一九五三年被礼请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主持振兴禅宗,提倡持戒,实行农禅并举,禅净并重。虚云弟子众多,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及美洲大陆均有其门徒。

云居山真如寺-景点

真如寺_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有景点、景观百余处。山之东怪石多姿,石屋藏仙;山之北,峰密峭削,下临柘林湖风景区。百花谷被誉为仙境,百花溪瀑奇潭碧,樱花、杜鹃、丹桂、红梅随季飘香吐艳。五龙潭瀑布落差80多米,平时素练飘逸,雨后倒海翻江,声震数里,极为壮观。

  真如寺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一片盆地中,四周群峰拱抱,中间一片平坦开阔之地,有良田,有湖泊,有小溪,有水坝,环山是修林茂竹,绿荫覆盖,真是一个人间仙境。进入山门,就是一个圆形的大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有许多大金鱼游来游去,怡然自得,还有不少乌龟,浮在水面,瞪着眼睛好奇的望着外面的世界。水池的左面和右面都有石块铺成的小路到达寺内,绕过水池,就是一片稻田,水稻绿中带黄,稻穗沉甸甸的,垂着头,看来水稻快要成熟了。路的边上还有小溪,水流淙淙,清澈透底。偶尔有两只翅膀艳丽的蝴蝶,翩翩飞舞。

  真如寺的正院门前,院门的两旁是两只威武的石狮子,寺门两边的厢房内塑着二尊彩色金刚,身高过丈,怒目紧睁,威严肃穆,令人敬畏。然后穿过院内的甬道,就是几十级台阶,台阶上面是一片平地,过了平地才是真如寺的大雄宝殿正门。宝殿正门前的平地上有三个铁铸的香炉,上面插满香烛,烟雾袅袅,香火正旺。大雄宝殿内的正面雕塑的是金身的佛像,手持佛珠,面带笑容,两面也塑着二尊彩色金刚。绕过佛像背面,塑着一尊观音菩萨,观音 菩萨与佛像相背而立,正对着大雄宝殿的后门,再往里走就又是寺院,院内清静幽雅。后面还有一个大殿,忘记叫什么名字,殿门紧闭,看不到里面。两面是寺院厢房,里面也是佛象和佛位。寺院的右面有走廊相连,还有不少院落,是寺内僧人吃住和打坐的地方,房内幽静,设施简单。寺院的左面外围,是一片开阔之地,有一棵高大古老的银杏树,树龄达几百年,直径达两米多,依然郁郁葱葱,见证着真如寺的兴衰起落。整个寺院静谧安详,僧人衣着朴素,各行其是,虽然游人如织,他们仍然故我。

  真如寺是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千余年来,香火缭绕,高僧辈出,白居易等众多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诗作画,目前仍保存着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及200多座历代高僧墓塔。五十年代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主席虚云长老主持真如禅寺,现任方丈一诚法师是中国佛协副会长,每年上山朝圣游览者(jìn)十万人次。

云居山真如寺-特色

真如寺_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真如寺最具特色之处是它的农禅并重的寺风。据介绍,早在宋朝时,住持法如禅师就提倡,“披蓑侧立于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前”。可见,宋朝的真如寺就有农禅并重的传统了。明朝时,住持颛愚法师艰苦朴素,与众同劳,深受众僧爱戴。

  真如寺是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第一批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周围有历代僧塔二十余座,寺前还保留着佛印与苏东坡的谈心石以及赵州关、明月湖等字样石刻多处。寺内还保留着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还有唐代的白果树和清康熙年问铸造的千僧大铁锅。

  1993年4月17日上午,久雨放晴的江西云居山阳光普照,春意盎然。真如禅寺天王殿前宽阔的月台上,藏香漫飘,梵乐阵阵。真如禅寺向河北赵州柏林禅寺赠送茶树苗法会在此举行。礼佛、洒净之后,一诚法师高诵法语:“春来杨柳正发芽,明月湖畔赵州茶。天上云居无心杏,戒根定树智慧花。”随之代表真如禅寺常任将茶树苗、银杏等赠给柏林寺住持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当即致词,在简述赵州茶缘与两祖庭问的千年法情之后,对江西省佛协、真如禅寺以及江西茶艺馆领导等深表谢意,并表示一定在赵州祖庭将茶树移栽好,让久有盛名的赵州茶雄姿再现,使两祖庭千年茶缘法情更奏新曲。

  1994年金秋九月,凉风送爽,丹桂飘香。著名禅宗道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为续佛慧命、绍隆佛种,隆重举行了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这是中国佛教协会正式颁布《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戒实施暂行办法》之后,按照传戒办法举行的首次传戒活动。在中国佛协副会长、真如寺方丈一诚的主持下,真如寺认真贯彻落实六届佛代会精神,在加强自身建设、如法如律传授戒法方面作出了榜样。

  真如寺聘请了戒坛三师、七证、开堂、陪堂、引礼、引赞、衣钵、侍者,他们均是多次参加开期传戒法会的大德法师,对戒坛律仪唱念,都有丰富经验,堪为新戒师承。得戒大和尚一诚法师、羯磨和尚圣一法师、教授和尚本智法师均为德高望重、戒行清净、通晓教理律仪的大德长老。320名新戒(其中台湾二十四名),基本符合传戒办法的规定条件。戒期自始至终按议定的日程如法如律进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农业发展

  目前,真如寺有山林3690余亩,盛产杉木、毛竹、茶叶、黄山松、栗子、山楂、猕猴桃以及人参、黄精等名贵药材,有水田136亩,旱地20亩,蔬菜地6亩,为了保护和经营这些山林和土地,真如寺成立了“僧伽林潮。1983年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后,真如寺也把水田和旱地承包给僧人,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制订了农业生产、茶叶生产、蔬菜生产、耕牛饲养和护林等各项规章制度,调动了僧人的劳动积极性,这一年农林牧业都喜获丰收。产粮6万多斤,茶叶300多斤,采伐木材200多立方米,寺内的粮食和蔬菜自给有余。年底,寺内还评出了12名劳动模范,受到政府的表彰。

云居山真如寺-高僧

真如寺_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真如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当时有位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云居禅院。道容建寺后,与弟子全庆、全诲等相继居住约70年之久。至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道膺禅师应邀住持,才使此寺闻名天下。

  道膺法师(835—902年),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传人。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创建后,传到六祖慧能时分南宗慧能,北宗神秀,其后又分化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派别。曹洞宗由良价(807—869年)和本寂(840—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主要是宣传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而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就断绝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一脉在云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绵延流传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禅宗五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后都失传了,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家保存下来。由此也可看到云居山真如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道膺到云居山弘法后,僧众云集,达1500多人。僖宗赐寺名为“龙昌禅院”。道膺住持龙昌禅院三十年,圆寂后谥弘觉禅师。在五代至宋这段时间里,先后有道简、道昌、怀岳、怀满、德缘、智深住持,仍提倡曹洞宗。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一1016年),宋真宗敕改名为“真如禅寺”,一直沿习至今。

  宋朝真如寺的历任住持是:清锡、道齐、义能、慧震、契环、佛英晓舜、自宝、守亿等人,先后倡导法眼宗和云门宗,其后是仗锡、元佑、蓬庵、圆悟、宗振、法如、顽庵、普云、蓬庵、梵琮、如山、一翁、即庵、掩室、呆庵、小隐、慈舟等法师任住持,他们都是临济宗的代表人物。宋朝时,多次对真如寺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当时有僧众500名。

  元朝末年,兴盛了三百多年的真如寺在火灾中化为灰烬。明初,寺院的殿堂房屋、湖田山产逐渐被当地豪右侵吞盘夺。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北京万佛堂住持洪断和尚到云居山重建真如寺。神宗母亲“慈圣皇太后”得知消息后,派使赐予紫衣等法物和一尊千华卢舍那佛铜像,铜像高达丈余,还赐了《大藏经》一部共678函。万历三十年(1602年)殿堂僧舍相次落成,神宗皇帝御书了匾额楹联。禅堂联云:“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匾曰:“寡过未能”。据史书记载,洪断法师把他重兴真如寺的经过,简记刻石,与前代渗金古释迦像、舍利磁瓶、梁公砚、古炉瓶等法宝文物一起,埋藏于大殿佛座下地宫石涵内,作为永久纪念。据说,此物至今尤存。其后的住持有颛愚、戒显、元鹏、明熙和尚等。直到清朝,真如寺一直兴盛不衰,成为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座千年古刹才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和尚主持了重建工作,虚云老和尚以百岁高龄率僧众开荒垦地,躬耕陇亩,打地抛砖,重建寺庙,再塑佛像。至1959年,殿堂僧舍相继落成,建筑面积约662l平方米,新塑寺内佛像50余尊,有120多名僧人住持。虚云法师圆寂后,性福、海灯法师相继担任真如寺住持。正如传印法师所述,僧人成立了僧伽大队,“耕云锄雾,打地抛砖,坐禅结七,讲经传戒,一派农禅景象,俨然百丈家风。”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长性福大和尚和全国政协委员海灯法师相继担任过该寺主持,现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执掌法席。真如寺历代主持均认真奉行“农禅并重”之祖训,并以“世界最大、最正统的禅学中心”而誉播四海,使该寺禅风鼎盛。

虚云老和尚与真知寺

真如寺_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
虚云法师

  中国佛教(jìn)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120岁的人生中,处处充满神奇的色彩----铁树开花、猛虎皈依、树神受戒、灵狐护法。重建南华寺、云门寺、云居山,整顿鸡足山、鼓山等名山古刹。一身肩挑五宗:传临济、曹洞,续云门、法眼、沩仰,创办佛学院培育僧才,组织建立中国佛教协会,为中国佛教呕心沥血,福慧天下苍生。正如他对自己百年的总结:“坐阅三朝五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虚云老和尚在1934年受李汉魂将军之请,在重修广东韶关南华寺期间,湖南沩仰宗祖庭沩山禅师来到南华寺,至诚礼请老和尚前去恢复满目沧夷的沩山寺,因老人正在重修南华寺无暇分身,更重要的是老人家已推算出因缘还没成熟,但对沩仰宗一脉隐没失传几百年实为痛心,应各大名山大寺诸山长老之请,续接为沩仰宗第八世传人,并着手整理沩仰宗理论资料,同时也在思索以后如何传承下去等重大深远问题。

  1953年虚云老和尚在江西庐山大林寺静养期间,云居山真如禅寺几位禅师来陈述云居山千年禅宗场,自1939年被日本侵略军炸毁以来庄严的大佛仍坐在废墟百草丛中,可怜的几个僧人在用生命守护着偌大的千人古道常老和尚悲从心起,不觉潸然泪下,当时就决定前去云居山礼祖。达到后见如此清净的莲花佛国,真正是禅家的世外桃源,就建了七间茅蓬住下,发愿重建云居山。在此过程中,关于沩仰宗法脉传承问题,又时刻呈现在老人的脑海之中,云居山在其历史上虽属曹洞宗道场,但一直是十方选贤的大丛林,临济、云门、法眼、沩仰四宗也曾经在此弘扬过,如今沩仰宗刚续起,需要有个大道场作为弘扬的本山基地,于是决定在云居山挂沩仰宗钟板,边重建边考察座下的学子,至圆寂前,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十多人被传为沩仰宗法子,其中著名的有:宣化上人、圣一老法师、性福大和尚、海灯法师、心明法师、传印法师、一诚长老(再传法子)、戒全老法师(再传法子)等等一批当代佛教界的精英骨干。

  但在老人的心目中,仍有些失落。因为沩仰宗的传承与弘扬,不能离开祖庭道常饮水思源,沩山密印禅寺、仰山栖隐禅寺皆为首选,而沩山远在湖南,有由于当时当地的政治影响等因素,老人深感力不从心;而仰山(jìn)在咫尺的宜春市,虽然(jìn)代随国运而香火凋零,但主体地势龙脉尚保存完好,恢复起来较容易些。于是计划前往宝峰寺、百丈寺、仰山栖隐禅寺礼祖。但事与愿违,因急需与云居山地方政府讨论山林土地问题,只到达宝峰寺礼祖之后,便返回云居山了,以后有因种种因缘,仰山之行一直未能如愿。

  在老人晚年之时,将修复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禅寺的心愿交付弟子们,希望以后因缘成熟,代老人完成一生中最后一个心愿,既续接沩仰宗法脉,要上对得起历代祖师先辈,下对得起众多沩仰宗子子孙孙,使他们有个栖心隐身之处。

  1959年九月,老和尚示寂于云居山真如禅寺,据老一辈师父们讲,老和尚分身舍利不计其数,时值社会动荡,除了后人收藏和流传海外的,当时也有僧人曾经将一些舍利子悄悄藏于云居山某处山坡上,但当事人相继于圆寂文革期间,地点也随之失传。所以留传下来的已不多,其中最大的一颗舍利子现保存于云居山真如禅寺,为镇寺之宝,有些被老和尚所恢复的各大丛林请去建塔供养。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落实了宗教政策,云居山真如寺得到全面恢复。1985年沩仰宗第十世传人一诚大和尚荣升为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云居山真如禅寺完好地保存了农禅并重、道风纯扑、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等因素,被中佛协评为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2005年秋,沩仰宗第十一世传人纯闻大和尚,众望所归,当选为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并举行了隆重的升座法会。

  1992年,地处宜春市靖安县的马祖道场---宝峰禅寺开始恢复,而此时宜春市袁州区的领导们也开始思索如何恢复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禅寺,待宝峰寺逐渐修复,当地人民也逐渐收益后,于1998年正式开展修复仰山栖隐禅寺各项准备工作。2002年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居士亲自带人来考察,但由于种种因素,或是因缘的不成熟等等,一直未能启动修复工程。

  2004年,由上海瀚森集团董事长黄新根先生发大愿心,带头首批布施净资人民币200万元,将开山祖师------慧寂禅师塔院修复。并于当年冬季举行了落成法会,一诚长老扶塔哽咽,香港圣一长老含泪无语。作为沩仰宗的传人,在耄耋之年能看到祖庭百年再起,一种叶落归根的感触,触动了人们内心人性的共鸣……

  2005年春,宜春市政府主要领导再次亲自出面,邀请中佛协会会长一诚长老来主持修复仰山栖隐禅寺的工作,一诚长老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时机因缘已到,决定委派沩仰宗第十一世传人养航法师前来代理负责修复仰山栖隐禅寺各项工作。经过一年的艰辛准备,决定于2006年5月17日举行大雄宝殿奠基典礼法会,全寺的修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恢复道场非常有功德,能让施主有修福培德的机会,能带来福报和消除宿世业障,是难得的殊胜之事。但对负责人员来说难度也不小,山民搬迁、征收山村土地、还有大量坟墓也需要提前移出;各项工程设计、合同、施工等等------真是百废待兴!

  虚云老和尚一生修复大小道场几十处,全凭一颗永不退转的愿心,现在修复仰山栖隐禅寺,不单单是圆成虚云老和尚的遗愿,我们后世弟子的心愿,也是为了全面弘扬中国佛教传统文化,为全社会、全世界更加和谐生存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