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口千佛寺
山西交口千佛寺
千佛寺位居山西省交口县石口乡山神峪村内,国道209线边。因洞中1055尊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石刻佛像而得名。
千佛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考古专家考证,千佛寺始建于元代,是印度婆罗门教传入中国的唯一最早寺庙。东汉明帝夜梦金人,乃遣秦景使於天竺,写浮屠遗范,在“ 竺月氏国遇释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白马驮经”,将佛教经典引入汉地中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有印度释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白马驮经,在隰州温阳县(山西交口县)创建皇家寺院白马寺、兴教寺、西明寺,建立梵宫翻译梵文经典传授佛教;同时,有印度大德檀那,在温阳山神峪千佛洞,传授婆罗门教(印度教)”“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钦差迎接印度释摩腾竺法兰在今交口县、石楼县创建皇家寺院的大臣,是今山西柳林县穆村人大将军晋大司农迁司徒公的王敏,字叔公。”
千佛洞石窟四壁雕有佛像1055尊,洞内佛像最高的1.5米,最小的仅14厘米,雕工精细形象逼真,体躯比例合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造像主佛居中,两侧二侍者、二菩萨。释迦佛结跏趺坐,帛带斜绕肩搭帔帛,右手两指上竖,此手印举世罕见,佛像基座为莲台。两侧侍立似为护法梵天。菩萨皆结跏趺坐,发髻高耸头戴宝冠,周身严饰璎珞。四壁龛内雕像姿态各异,有的盘膝端坐,手结定印;有的双手合什,虔诚供养;有的足踏莲花,超世脱尘。1055尊造像历经岁月沧桑完好保存至今,是历史馈赠于今人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其潜在的研究、教育、文化价值难以估量。寺内为数不多的砖雕、木雕及彩绘泥塑艺术品,亦精雕细琢臻于至美,与石刻相形益彰,更增强了千佛寺的艺术感染力。
孝定皇太后,建千佛寺于万历九年。殿供毗卢舍那佛,座绕千莲,莲生千佛,分面合依,金光千朵。时朝鲜国王贡到尊天二十四身、阿罗汉一十八身,诏供寺中。其像铜也,而光如漆非漆也。尊天二十四像,穆肃慈猛,相具神足,衣冠法故,范镏质良。所执持器,乘海脱失,筑氏补之,非其国制也,厥工逊焉。阿罗汉一十八像,梵相,非东土形模,而与天人示现威仪又别。而十八表异,非一意一手为之,努即怒色,瞑即定神,披卷若诵,听物若审也。时西蜀遍融和尚,以诬受讯,讯次,师称华严佛号一声,刑具断裂,飞掷屋端,讯者惊沮,诬乃得白。乃延请住寺,法席大振。寺在德胜门北八步口。寺南一里,有小千佛寺焉。
固始余延吉游千佛寺○城北天开选佛场,松涛声合梵音长。千层瓣涌毗卢座,万里函来舍利光。紫极有祥香出内,黄昏无爽课随堂。蒲团一息何年得,暂过僧房世虑忘。
蕲水官抚辰千佛寺○春鸟声声佛,莲华朵朵灯。瞻听惟畏爱,久此即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