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不当,会破坏生态平衡
许多动物爱好者往往选择春暖花开之时到景区去放生,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专家对此特别提醒:别好心办坏事。
眼下,正值野外踏青好时节。很多团体和个人,也习惯乘万物复苏之机放生动物。专家特别指出,不规范的放生行为,将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现象:
经常有人去景区放生
4月21日上午10时,太原市民张女士将5条观赏鱼放生,观赏鱼是张女士从鱼市上买来的。在省城亲贤街附(jìn)一家花鸟鱼市,记者看到,大多数水族店都卖巴西龟。一位前来买龟的先生说,他经常会买些巴西龟到汾河景区去放生。一家水族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一只巴西龟按大小从一百元到五元不等,每次赶上假期,来买巴西龟的人特别多,很多人都是买了以后去放生。
景区:
放生生物很难适应新环境
“一年四季都会有人来放生,但最(jìn)一段时间尤其多!”太原汾河景区管委会卫生管理科张科长告诉记者,放生生物在景区的水中随处可见,漪汾桥下最多,平均每日能打捞到十余只乌龟,他们还曾捞出过一条价格不菲的热带鱼“银龙”。
张科长介绍,目前景区除鲤鱼外,还投放了大量适应本地环境的草鱼、鲢鱼、鲶鱼等。目的是通过食物链手段除掉水草,净化水质。但是市民放生的这些水生动物要么是两栖类、热带类,不适合在景区水中生存,要么是从外地带回来或者从市场上买来,放生入水之前,大多在运输途中已缺水缺氧,投入水温较低的汾河水中很快便会死去。这些放生生物的尸体,对水质造成了新的威胁。
记者致电汾河二库等多家太原周边水域的管理部门,这种来自民间的放生行为,对景区管理部门已经造成很大困扰。
专家:
盲目放生破坏生态平衡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王应刚,多年从事恢复生态和城市生态方向的研究。“盲目放生对自然界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本身蕴含了许多风险。一方面放生的动物有可能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另一方面,这些动物身上携带的疾病也很容易成为外来入侵物种。这些疾病如果通过与其他野生动物接触,很容易传到当地其他动物身上。而外来物种一旦迅速繁殖,会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甚至造成灭顶之灾。”
王应刚介绍,人们经常放生的巴西龟、观赏鱼等,都是世界上公认的“生态杀手”。“国家鼓励放生,在法律方面没有禁止性规定”、“放生是有爱心的表现”……采访中,很多市民对于放生都持上述观点。其实,我国相关法规对放生这一行为已有规定。
农业部4月1日实施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放流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其中包括外来物种等。放流物种应依法检验检疫合格,确保健康无病害。
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中国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为“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家园的深处”,旨在通过系列活动提高公众对资源国情的认识,以及对地学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及防灾减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