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时间:2023-08-18

《华严经》: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刹,位于“普照十方炽燃宝光明世界种”的第十三层。

世界种分二十层,每一层都有佛。第十三层便是娑婆世界,世界依种种色风轮所持莲华网而住,其状犹如虚空。周围有十三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其佛即是毗卢遮那如来世尊。

“娑婆”,梵语音译,意译“堪忍”,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1.劫浊是指人寿本来是八万四千岁,随着人心越来越凶恶,道德越来越浅薄,因此每一百年就减少一岁,如今人寿已减到百岁,未来还会减至十岁。

3.烦恼浊是指众生追逐五欲六尘,引发贪、嗔、痴、慢、疑等烦恼。

5.命浊是众生因恶业增加,故而寿命渐减,从往古八万四千岁,到满百者稀,是为命浊。

《华严经》: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三,婆娑世界因为有此五浊,故称恶世。

释迦牟尼佛即以脚趾一按,霎时日月四洲、金河茂树、繁花秀草,齐现眼前。他说:“这才是我的世界,你所看到浊秽不堪的国度,那是众生业力所现。”

在佛教的时空观中,日月围绕着须弥山运转,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包括地狱、欲界界等领域)。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在碱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

《华严经》: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五,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与大千世界

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

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由此可见,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便是一大千世界,而这个拥有十方恒河沙数世界的大千世界,均由释迦牟尼佛教化。

《华严经》: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RECENT POSTS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罪过之极。光若作一方主人,当必到处声明此事之过。俾有信心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损也。 譬如子孙,以祖父之名,书之于布,以作拜祖父时垫地之用,及坐地时,恐污衣服,用...
2025-05-20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读经,是忏悔业障的方法之一,能够消除罪业、增长福德,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清净,然后开智慧。 读经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读经典的动机。 我们学习佛法,是要把自己当患者想,佛...
2025-05-20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一、凡事靠自己,万事不求人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任何事情,不靠自己去做,就没有做成的可能。 生活只能由自己掌控和承担,即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去任何事。 佛可能会...
2025-05-20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人生在世,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每一个出现在你生中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有人渡你,给你的是温暖和力量;有人渡你,给你的是鞭挞和坚强。甭管别人怎么对你,全都是在...
2025-05-20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你知道几条?

凡修持经文,持念咒语,虔诚礼拜,真诚忏悔,以及伸出援手救灾,慷慨解囊济贫,此等诸般慈善功德,均应心怀向往,期求往生西方净土。 万不可贪图来世的人间福报,一旦心生此念,便与往生西方的...
2025-05-20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结缘,在佛门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因缘法则。《法华经》云:"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从因缘灭。"看似简单的结缘之举,实则暗藏无量因果。修行人在日常与人结缘时,若不懂得其中奥妙,看似...
2025-05-18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提到禅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坐。寺院里僧人盘腿静坐,面壁冥想的画面,成了世人眼中修行的标准模式。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大师曾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
2025-05-18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