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空”究竟是什么?

时间:2023-08-21

《华严经》:“空”究竟是什么?

经常听到万法皆空的句子,那么究竟是什么?怎样的空性见解才是正见?

首先,缘起,就是因素和条件。由于万法产生均有其因素和条件,这便是缘起有。而自性则是不需要因素和条件,便能自能成其为有的。

然而万事万物都不可能自成,正如一个婴儿的诞生需要其父母的因缘,而他自身由地风水火这四大因素组成;你所阅读的书,亦要聚合作者、编辑、纸张、油墨等因缘。

以此类推,万法皆空就是万法都没有可以自成、无法分割的自性。缘起有、自性空便是所谓的正见。

《华严经》:“空”究竟是什么?

从现相的角度上,我们能认识到因果不虚在万法上的体现。

但在本质上,我们能破除其真实性、自在性、独立性,将其看成是如梦如幻,从而把现相的因果不虚,与本质的体空视为无二无别。

龙树菩萨说,为什么一切因缘所生的法都是空?正因为是因缘所生的,所以才是空的。如果不空的话,那就不应该是因缘所生,而应该是独立的、有自性的是和自在的。

如一个杯子,倘若有“杯子”的自性,一定是不可拆解的。然而它却是泥土、水、炉火这些因,在工匠那里得到缘的聚合后的结果。严格地说,它只是由许多不是杯子的东西集中起来的事物,人们给它安立了个假名为“杯子”而已。

因此,当你看到任何一个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时,把原来那种当真、当成实有的执著消除掉时,由于看到因缘的缘故,你就能了达它的体性皆空。

《华严经》:“空”究竟是什么?

错误的见解(即边见)有两种:即认为万法都是实在的有边见,以及认为万法不存在、没有前后世和因果,一切均是虚无的无边见

运用正见可以很好地破除两种边见:

1.因为万法均是因缘和合而生,原来那种执实之心就被破除,因此缘起有可以破有边见

2.因为万法均无不变的自性,体性皆空,便会想起它们出现的理由便是因缘聚合,因此自性空可以破除认为无因果、一切虚无的无边见

《华严经》:“空”究竟是什么?

RECENT POSTS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罪过之极。光若作一方主人,当必到处声明此事之过。俾有信心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损也。 譬如子孙,以祖父之名,书之于布,以作拜祖父时垫地之用,及坐地时,恐污衣服,用...
2025-05-20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读经,是忏悔业障的方法之一,能够消除罪业、增长福德,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清净,然后开智慧。 读经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读经典的动机。 我们学习佛法,是要把自己当患者想,佛...
2025-05-20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一、凡事靠自己,万事不求人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任何事情,不靠自己去做,就没有做成的可能。 生活只能由自己掌控和承担,即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去任何事。 佛可能会...
2025-05-20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人生在世,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每一个出现在你生中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有人渡你,给你的是温暖和力量;有人渡你,给你的是鞭挞和坚强。甭管别人怎么对你,全都是在...
2025-05-20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你知道几条?

凡修持经文,持念咒语,虔诚礼拜,真诚忏悔,以及伸出援手救灾,慷慨解囊济贫,此等诸般慈善功德,均应心怀向往,期求往生西方净土。 万不可贪图来世的人间福报,一旦心生此念,便与往生西方的...
2025-05-20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结缘,在佛门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因缘法则。《法华经》云:"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从因缘灭。"看似简单的结缘之举,实则暗藏无量因果。修行人在日常与人结缘时,若不懂得其中奥妙,看似...
2025-05-18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提到禅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坐。寺院里僧人盘腿静坐,面壁冥想的画面,成了世人眼中修行的标准模式。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大师曾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
2025-05-18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