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祖达摩传说:“我不久就要灭世,哪能长命永驻?”
达摩咐嘱慧可之后,即与徒众去禹门千圣寺,盘桓三日。
其时有期城太守杨街之,很早就心慕佛乘,他来问达摩说:“在西天五印要称得上一代祖师,其道法该当如何?”
达摩说:“究明佛心行解相应,有佛的智慧,又有佛的行持,这才称作祖。”
杨街之又问:“此外如何?”
达摩答:“须明他心,知其古今,既不厌有亦不离无,对法无所可取,达到一种不贤不愚、无迷无悟的境界。若能如此解会,就可称作祖。”
杨街之又说:“弟子归心三宝,亦已有好几年了,可我依然智慧昏蒙,不明佛法眞谛,刚才听大师所说,我眞有些罔然无措,愿师慈悲,开示宗旨。”
达摩知其诚恳,就说给他一首法偈: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抢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杨街之听此法偈,一时悲喜交加,对达摩说:“愿大师久住世间,长驻红尘,化导芸芸聚生。”
达摩说:“我不久就要灭世,哪能长命永驻?我境遇踣,多逢患难。”
杨街之说:“不知何人将为大师带来灾难?弟子赴汤蹈火愿为大师除灭此难。”
达摩说:“我传佛心印为的就是拯救迷途,利济家生,要我害彼而自安,必无此理。”
杨街之说:“大师既然不肯明言,那又何必向我等开示通夔观照之力呢?”
达摩迫不得已,作一谶语说:
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
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
谶语听此识语,仍不知其究竟,只得默默记于心,辞达摩而去。达摩所作的识语,难当时不测其端的,但后来都都一一应验了。
其时魏带信奉释致,禅门俊杰如林,光统律师、菩提流支三藏在当时都称得上是“僧中之鸾凤”。他们目睹达摩弘法传禅,排斥名相,直指心源,就议论纷纷,妄加是非。
达摩普施法雨,大振玄风,遐通闻名,而偏之辈、量小之徒,则心怀嫉妒,难以自拔,以至竟生起谋害之心,多次用毒药企图毒死达摩。直至第六次施毒,达摩因为化缘已尽,传法得人,于是不复自救。
他神态安详,端居而逝。那是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十五日,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达摩被安葬在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境丙),起塔于定林寺。
三年后,魏宋云奉命出使西域,归来途上,在葱岭遇见达摩,只见他手提隻履翩翩独往。
宋云问:“大师往哪里去?”
达摩答:“到西天去。”
忽又对宋云说:“你主已弃离人世。”
宋云听了这话,茫然无语,即与达摩分别,继续往东进发。及至来到朝廷回复使命,才知晓原来是孝明帝已经驾崩,而孝庄带即位为新主。宋云便把途中和达摩相遇之事奏闻新主。
新主即命人开启达摩墓验证,墓开后,但见一副空棺,一隻革履,其他没有什么了。
消息传出,举朝为之惊叹,孝庄帝又下诏令人取回那隻遗履,送到少林寺保存(供养)。
唐开元十五年丁卯岁(公元七二七年),遭隻遗履又被信崇达摩之道的人窃取到五台山华严寺,而今不知所在。
当初梁武带遇见达摩,惜乎因缘未契,乃至听说达摩行化魏邦,开一代禅风,武带便想自撰大师碑铭而未得空暇。又后来宋云奇遇之事传来,武帝于写就一篇纪念达摩的碑文。
唐代宗追谥达摩为圆觉大师,其塔名叫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