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后一世:阿难很痛苦,这个回答太没有水平了

时间:2023-09-03

佛陀最后一世:阿难很痛苦,这个回答太没有水平了

在一些人的心中,对摩顶,简直有着条件反射般的羡慕。

比如佛陀给阿难摩顶,这些人会想:是不是阿难得到好处了?他会不会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呀?

这不是耸人听闻,的确有很多人,对于被上师摩顶抱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情感,认为通过这个动作,可以达到很多目的,比如说一下子增加智慧,增加福气,以后不再倒霉,不再生病,等等。

其实,摩顶这个动作,仅仅是上位者对下位者表示喜爱,或者安慰,或者鼓励,或者容忍,或者假意惩罚的一种传统动作。

就像老人拍拍小孩子的头,长辈拍拍年轻人的肩膀一样,不要产生神秘感。

佛陀最后一世:阿难很痛苦,这个回答太没有水平了

佛陀在给予阿难安慰后,就对阿难和在座的所有人说:刚才阿难不是希望我能够讲讲十方佛最初成佛方便,而且经过我对阿难那几个问题的了解,我发现阿难的反应,和你们大家的反应,是在不容乐观。

接下来,我就要把最秘密的法门告诉大家,这个法门,是一种三摩提,是一种三昧,一种定,而这种定,名字就叫做大佛顶首楞严王。这种定,本身就是十方如来最为殊胜、至高无上、超越了其他所有法门的修行道路,你们可要仔细跟随我的开示,听下去。

佛在这段话中,透露出来一个非常珍贵的信息,那就是虽然佛说了很多的修行法门,其实都比不上他所要宣讲的首楞严。

这个首楞严,已经含摄了所有的修行方法和效力,甚至更要殊胜。

另外,从佛对阿难的开示过程中可以知道,佛所认为的最秘密、最殊胜的法门,其实还是要通过反复的论辩思维才能确认的,而这个论辩思维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定的过程。

最直接的,就是按照佛将要进行的思辨过程,跟随着,深入下去就是了。

众人听到佛将要将十方如来最核心的机密在这里讲述,都安安静静地等着佛正式开始这个千载难逢的开示。

佛陀最后一世:阿难很痛苦,这个回答太没有水平了

佛陀接着阿难的眼在脸上,心在身内,开始进行分析。

佛说:阿难,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你身在讲堂内,因为门户打开才能见到外面的园林。那么,有没有这么样的一个人,他也在这个讲堂中,他没有看见我这个佛,却见到了讲堂外的景色?

阿难回答佛说:既然佛和那个人都在这个讲堂中,根本就不可能没有见到佛,却见到了外部景色的人。

听到了阿难的这个回答,佛马上就用阿难自己的话,反击了阿难的结论:你说的很清楚,很对!同样的道理,你自己也是一样的呀,你的心是能够明了一切的。

但是按照你刚才所说的你的心在身内,那么就先应该了知身体内部的情况之后,再来知道外面的情况。就算不能够实际上看见身体内部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至少也应该知道自己身体指甲生长、毛发生长、筋脉动荡呀!应当时时刻刻明明白白,

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既然众生连身体内部的情况都不能知道,那么又怎么能知道外部的情况呢!因此说,你刚才所说的觉了能知的心,在你的身体内部,是不成立的。

佛的这一段“心不应当在身体内”的分析,在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知识水平下,非常能够说明问题,基本上立刻可以让闻者放弃心在身内的论调,就像阿难一样。

在这样的分析下,阿难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回答是在太没有水平了!

怪只怪阿难急于摆脱被批评的尴尬,直接就上套了。这个阿难,好像已经有点明白了,但是从接下来的应对中,还是痛苦地发现了自己仍然没有摸到边。

佛陀最后一世:阿难很痛苦,这个回答太没有水平了

RECENT POSTS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结缘,在佛门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因缘法则。《法华经》云:"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从因缘灭。"看似简单的结缘之举,实则暗藏无量因果。修行人在日常与人结缘时,若不懂得其中奥妙,看似...
2025-05-18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提到禅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坐。寺院里僧人盘腿静坐,面壁冥想的画面,成了世人眼中修行的标准模式。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大师曾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
2025-05-18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彼时江南有一位富商,姓顾名阜,世代经商,家财万贯。他四十岁便已是一方富豪,府邸豪华,佣人如云,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顾阜虽然财富无数,但他却始终有一个...
2025-05-18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人生在世,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正如《杂阿含经》所言:“世间有五事,人所不能避。何等为五?老、病、死、破坏、灾害。”对于当代人而言,最令我们畏惧的事情亦是这五件事...
2025-05-18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送子观音,是民间信仰中深受尊崇的神圣菩萨形象。她手持净瓶与杨柳枝,怀抱婴儿,代表着慈悲与生育之德。在古老的典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若有人想要孩子,只要礼拜供养观世...
2025-05-18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在《法句经》中,佛陀曾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一切唯心造,无法而不造。”这句话揭示了佛法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心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心就像一位精...
2025-05-18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武当山的秘境里,隐居着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默默苦修剑法,承受着无人能知的寂寞与挑战。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沉醉于探寻武学极致境界的追寻之中。 张三丰的修炼...
2025-05-18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