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后一世:阿难被否定了两次,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听完佛陀的分析,阿难回答说:“我现在完全清楚了,心,就在我们的身体之外。”
但佛陀也很清楚了,没有作其他的动作,而是直接就在此予以分析否定,并且这个分析更加简单:
“阿难啊,你看这么多在座的比丘,有很多人都是刚刚从王城中托钵乞食回来的,其中有乞到食吃饱了的,也有没有乞到食饿肚子回来的,而我呢,则是在国王王宫中吃饱了回来的。”
“阿难啊,你说说看,这么多的人,一个人吃了,能让所有人都饱肚子吗?”
这也太简单了,阿难当然回答说:“这怎么可能!一人吃了,别的人又怎么可能饱肚子呢?因为这些比丘,包括阿罗汉在内,全部都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体,当然不可能一人吃了,大家都饱肚子了。”
佛马上接着说:
“阿难,你的回答和分析都很对啊!可是,照你这么说,结合你刚才所说的能够了知的心是在体外,那么,身体和心是分离的,心所能够了知道的,身一定不能了知;而身体能够了知到的,心又不可能知道。身心二者毫不相干。”
说着,佛对这阿难展示了一下他的柔软温和的手,又问阿难道:“阿难,你的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时候,心能够分别了知吗?”
阿难回答说:“当然啦,我眼睛一看见,心里就知道这是佛的手啊!”
佛说:“你现在一看到我的手,就能够在心里明白地进行分辨。既然这样,你的心又怎么能在身体外呢!你所谓的心在身外,是不对的。”
从佛开始问阿难“心目何所在”,到现在,阿难已经进行了两次回答,但是这两次回答都被佛经过并不太复杂的分析给否定了。
也就是说,当阿难说“心在身内”的时候,佛否定了;当阿难转过头来说“心在身外”的时候,佛也否定了。
但在这两次的分析的过程中,佛从来没有说过“心在……”这样肯定的回答,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佛的教导中,不做肯定答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这样做,比起来直接告诉学生一个问题的肯定答案,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是,肯定的答复,往往会被学生认为就是这个具体的答案,从而演变成为一个拘泥不变的定论。但是佛的理论,常常是根据学生临场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的,因此,一个肯定的答复,倒不如一个否定的答复能够留下一定的空间给学生得到自己亲身的答案;
二是,佛的问题,可以说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此,肯定的答复,肯定是错误的;而否定的答案,才可以不断地接近正确。尤其是关系到“心”这样至关重要的命题的时候,肯定的答案绝对不正确。
至此,阿难已经被佛否定了内外两处的答案,接下来他会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