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法显的故事:“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时间:2024-03-06

高僧法显的故事:“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接上文)

天竺僧人诵完经,走下高台。

法显上前行礼道:“长老所诵之经,老僧法显从未听说过,长老可否借此经本给老僧,老僧抄毕即还长老。”

天竺僧人道:“此经无本可写,只是口耳相传罢了。”

正当法显嗟叹不已时,旁边走来一个高僧,对法显说道:“法师是不是会来访过敝寺的法显法师?”

法显抬头一看,来者正是寺中首座,赶忙施礼道:“正是东土汉地僧人法显,承蒙首座至今还记得。”

“怎么还未东返?难道是为做寺经律之故?”首座问道。

法显一笑,道:“正是。”

“法师今日来巧了,住持是昨日与这位天竺僧人一起返寺的。”首座说着,便领法显去见住持。

果然,住持正是在火葬场的那位白眉长者。

法显向白眉住持施过礼后,便将自己西行求法的事说了一遍。

住持道:“汉地边远,佛法未盛,法显法师为使佛法流通,万里苦行,不辞辛劳,又在师子国留待二年,实属不易。我等身为佛门弟子,又怎能熟视无睹、空论佛法呢!?”

住持随即让人去取经律,片刻之后,十来个僧人捧着一摞一摞的经律鱼贯而入。法显感激至极,立刻伏身下拜。

住持连忙扶起法显,说道:“不必多礼。请法师挑选一下,要的即当奉送。”

高僧法显的故事:“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法显浏览一遍,挑出数种,都是汉地没有的经律。

住持和首座接过一看,是《弥沙塞律》、《长阿含经》、《鸡阿含经》和《杂藏》。

法显在师子国求得四部经律后,便收拾行装,去海边找到一艘可乘载两百多人的大商船,把身边剩余的所有银子给了商人船主,随后便搭船东行。

法显这次是二度出海,知道在海上没有淡水便无法存活,所以他带了几水瓶淡水,以备途中不时之需。

商船驶向大海,桅杆上的布帆被海风吹得鼓胀鼓胀。商人说,这次出海运气好,得了信风。简船的尾舵后拖着一条小船,是用来防备万一的。

船在大海上航行了两天,不知怎么,这海风越来越大,越来越猛,天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重。商人在船上大声吆喝,“快降下船帆!快降下船帆!”水手们攀上桅杆,摘去帆布。

突然,法显感到船底传来“咚”的一声,随即船上的人跑来跑去,乱作一团。

有人在声嘶力竭地喊叫:“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人们疯了似地争先恐后地跳进大船后的小船,有几个人跳偏了,落入海中,几个浪头过去,就再也不见踪影。

高僧法显的故事:“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商人慌慌张张地衝向船尾,正待跃上小船,只见先上小船的人已砍断了繫船的缆绳,小船一下被大浪推出数丈开外。

商人在船尾又跳又骂,怒号不止。

法显走到商人背后,高声说道:“徒号无益,终不能自救。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若我们齐心协力,奋力堵漏,或许还有生的希望。”

商人转过身来,看了法显一眼,并不搭话,而后走了开去,向手下人大声吆喝:“舱底去几个人,看看漏洞大不大,想办法给我堵上。要活命的就不要偷懒!”

过了一会,船舱里上来一人,报告说:“漏洞在船头底部,洞不大,但船吃水深,海水涌进来又急又快,用棉被压不住。”

人大叫:“快,快!把船上的货掀到海里去,要命就不要货!”沉重的货物纷纷落入海中。

法显坐在他的藤箱上,那里面全是他千辛万苦求来的抄来的佛经,说什么也不能抛入海中。但是,法显担心,在这些疯狂的求生者面前,自己怎么能抗拒得了他们的暴力抢夺呢?

法显双掌合一,祈求佛的保祐,祈求观世音菩萨的显灵。

一个水手从法显跟前跑过,他没有注意到法显。尽管如此,法显心中还是紧张了一阵。

终于,法显听到了有人在喊:“漏洞堵上了!漏洞堵上了!”

船在大风大浪中颠簸了十三天,终于上了一座小岛。

高僧法显的故事:“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太阳照着沙滩,众人和法显坐在沙滩上,享受着多日不见的阳光,水手们还在忙着修补漏船,前前后后地忙碌着。

“现在我们在什么地方?”四周是漫无边际的大海,法显早已辨不清东南西北了。

商人常在海上走,对大海还是比较熟悉的。他看了看天空,看了看岛上的大树,他答道:“方向不错。以前路过这里,好像还要偏南一点,在船上只能见到这个小岛淡淡的影子。再向东去,我们还要转一下舵,偏南行路上平安。”

法显诧异地问道:“为什么偏北行就不可以了呢?”

“偏北就靠近海湾,商船一旦得不到风力,被海盗看见,追将上来,那么连一个活口也不会给你剩下。”商人讲起海盗,就止不住地惊恐战慄。

法显见状,自言自语道:“为恶不辍,终见报应。我们还是偏南航行为好。”

船彻底修复后,又继续朝东而去,只是为了避开海盗,船先朝东南后转正东航行。

日夜兼程,不避风雨,白天参照太阳,夜晚依照星月,遇到阴雨天,船也只有随风而去,一旦转晴,立刻拨转航向。

就这样,法显乘坐的船在海上航行了九十余日,终于到了耶婆提国。

高僧法显的故事:“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耶婆提国是一个狭长的岛国,国中居民大都崇信岛上的土教,几乎无人信佛。

法显在耶婆提国无事可做,便常常到海边去打听,有没有商船去汉地。

一天,法显在海边遇到一个天竺僧人,便问他要去何处。天竺僧人说要去汉地,法显就与他结伴,寻找商船。

法显在耶婆提国一耽搁,就是五个多月时间。法显算计着夏坐的季节又将来临,而自己被困岛国,不免感到有一点心烦意乱。

正在这时,天竺僧人跑来说,有一商船要去汉地广州。

法显和天竺僧人赶到海边,与船主商量,搭船去广州。船主要船钱,天竺僧人付了钱,而法显却无钱可付。船主道:“没钱还坐什么船!要坐船就拿钱来。”

法显道:“我乃汉地僧人,出门乞食四方,何来钱财。施主权当布施,载老僧回汉地,老僧感恩不尽。”

船主问道:“你是汉地僧人?那么你自然会讲汉话喽?”

法显答:“这是当然的。若施主不嫌贫僧老悖,贫僧到汉地后,还可为施主通译语言呢。”船主果断地将手一挥,说道:“法师,请上船。”

于是法显又登上了东去的商船。

高僧法显的故事:“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船上乘载二百余人,其中既有佛教信徒,也有许多婆罗门商人。

船上带足了够用五十日的粮食和淡水,在四月十六日这一天启航。法显正好在船上入夏坐。

船出了港,离开了耶婆提国的海岸,朝东偏北方向航行。

蔚蓝的天连着蔚蓝的海,海天一色,船头前方的天际,有几片白云静止地悬在天空。从船舷旁边特视海面,可以发现海水清澈得出奇,水中的游鱼清晰可见。偶尔海面上可以看到海蜇在漂动,可以看到大海龟用短肢划动硕大的身躯,还可以看到巨大的鲨鱼把背鳍露在水面上,四处巡游。

太阳光好像特别地强烈,晒得人们无法在甲板上停留。

人们最喜欢出来的时候,是太阳即将落下海面之时。这时候,太阳的余晖使西边的天际染上一片赤红的彩霞,淡潾的水波把水中的太阳打成万片碎块,从太阳入水的地方一直延伸到船舷近处。

法显常常沉静在这样的美景中,他也常常回首自己经历过的岁月,想着近十四年的奔波,当自己终于踏上归程之后,已近垂暮之年。

或许人生当如太阳的东升和西落,如果没有一个光照宴宇的开端,也应该去追求一个轰轰烈烈的结局。自己是不是正在这样做呢?法显望著落日,不自主地摇了摇头。

高僧法显的故事:“船漏啦!船漏啦!”原来船底撞上了水下暗礁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