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法显的故事:“师兄,我实在不想瞒你,我不回汉地了”

时间:2024-03-06

高僧法显的故事:“师兄,我实在不想瞒你,我不回汉地了”

(接上文)

拘睒弥国方圆六千多里,国都拘脱弥城,恒河从城北缓缓流过,城中有寺院十余座,寺中僧人皆习小乘学。

在城内东南角上,有一座大精舍,里面有檀木雕刻的佛像,一般来拘睒弥城的诸方僧人或信徒,都来此精舍供养,所以这里长年香火不断。

法显来到精舍前,举头而望,见精舍上端高悬一匾,上书天竺文字,日“瞿师罗园精舍”。

法显与寺中僧人交谈,得知释迎牟尼佛曾经在这里住过。阿育王分佛舍利子造八万四千塔时,瞿师罗园精舍也分得一份。寺院中有两座塔,就是为供奉佛发和佛指甲而修造的。

在拘睒弥城的附近,有佛散步的遗迹,有佛降伏毒龙的石窟,还有一片佛度恶鬼的森林

只要是佛陀留下的遗迹,法显都要去瞻仰一番,但最让法显感到有兴趣而又无可奈何的是,法显听说有一个国家,名则达啜。

达啜国在拘睒弥国南约一千余里的大山之中,地方大小与拘睒弥国相等,土坏肥沃,物产丰盛,百姓富裕,风俗奇异。

高僧法显的故事:“师兄,我实在不想瞒你,我不回汉地了”

佛涅槃后八百年,南天竺有一位龙树菩萨,他在达国造起一座寺院,名为波罗越,意思是黑蜂山。

黑蜂山寺本身就是一座大石头山,寺依山势而作五重。

最下一层作象的形状,由石头山底凿出五百间石室;第二层像狮子的形状,有石室四百间;第三层像马,有石室三百间;第四层像牛,有二百间;第五层像鸽,只有百间。

最上层有泉水涌出,循着石室绕房而流,饮水随手可勺,极为方便。泉水迂迴曲折,由上至下,最后流出寺外。五层寺院,每层每间都有通风取光的窗,所以僧房中光线极好,没有幽暗的地方。

由下而上,石室中有石梯可以通达,每层的四角,还凿有石阶,上下极为方便。

传说中更为神异的是,黑蜂山寺的僧人能飞行进出寺院,如果有不会飞的,便是还没有长出翅膀。

从拘睒弥国去达啜国,路途艰难,野兽当道,常常是十去九不还。想去达啜国的人,都要允诺送给国王多少钱财,或给多少礼物,然后国王才派人接送,否则就不要想去达啜国。

法显极想去达啜国,但是他手中无礼物,袋里少钱财,自然是无法买通达啜国王,当然只有留下一片无奈在拘睒弥国。

一向晴朗的天开始阴沉下来,不时地有几场小雨湿润着久早的土地,乌雀暧喳喳地在树上屋上跳跃,这是一个预告,多雨的季节即将来到。

法显屈指一算,离夏坐的四月十六日已不到半个月了。法显知道,他和道整可以在任何寺院里度过三个月的雨季,但是,如果他们能在这之前赶回巴连弗邑,那么,他们可以多出三个月的时间来抄写佛经,钻研佛法。

这一想使得法显着急起来,他看看天气,加快脚步回鹿野苑。

高僧法显的故事:“师兄,我实在不想瞒你,我不回汉地了”

道整在鹿野苑寺院,与众僧一起诵经拜佛。

这一天,他觉得膝上酸痛异常,到了下午,见天上阴云密布,便知道雨季就要来临了。道整算计着,觉得法显在这一两天内应该回到鹿野苑了,就开始打点行装。

第二天一早,他把经律包扎得严严实实,准备好吃的食物,就去寺林外的路上等候。

法显心急火燎地往回赶,一天半时间便走完了八十里路程,远远地他就看到了道整。

道整一见到法显,第一句话里就透出了焦急的情绪,“师兄,你总算回来了。今年的雨季好像来得早了,我们早一点动身,能赶回摩诃衍寺。”

法显知道了道整也想回巴连弗邑夏坐的心思,觉得很高兴,这样毕竟可以省出三个月的时间来,但他转而又担心起来。

“道整法师,你的腿脚可好些了?”

“不妨事的,能行,要走可要尽早。”

法显见道整这样说,便放了心。两人一起去见智果住持和四大班首,向他们致谢、告别。

高僧法显的故事:“师兄,我实在不想瞒你,我不回汉地了”

从鹿野苑回巴连弗邑,天空始终没有晴朗过。

法显和道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蒙蒙的细两中度过,路越走越泥泞,越湿滑,幸亏一路上始终有恒河作为指路的标志,两人才没有迷失方向。

法显既担心道整的腿脚犯痛,又担心背上负着的经律被雨水浸湿。法显硬是接过道整背上的所有东西,并且把自己手中的锡杖交给道整,让他挂着走路,免得滑倒。

法显又脱下了自己的袈裟,从头顶披向背后,这样多少能使经律少受一点雨水的浸渍。

道整的膝似乎又痛了,他紧揽着眉头,双手紧紧拄着锡杖,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法显紧搀着道整,顶着风雨,向前走。

每当一阵寒风掠过,法显就觉得有一阵寒战传遍全身。

道整想到,自己的腿要断了,要残废了。

法显想到,自己已经着凉了,也许会发寒热。

他俩互相搀扶,在风雨中走,在大树下宿,经过七个日夜,终于来到摩诃衍寺院的门口。两人终于支持不住,倒卧在石头台阶上。

高僧法显的故事:“师兄,我实在不想瞒你,我不回汉地了”

当两人醒来时,已是第二天的晚上。

法显觉得双脚疼痛异常,好像永远也站不起来似的。僧医告诉说,双脚被水浸胀了,又磨烂了,不过会好的,只是要卧状数天。

道整觉得膝部似乎不如在路上那般疼痛难忍,只是感到口燥唇干,四肢乏力。僧医说,道整受了风寒,发着高热,不仅要卧状,还要大量喝水。

法显望着道整笑,道整望着法显笑,他们笑两人调换着病痛尝尝滋味,他们笑两人都没有在半途中倒下。

日月如梭,光阴迅速,法显和道整在巴连弗邑一住就是三年。三年中,他俩不停地学认天竺文字,学说天竺语,抄写经律。

法显从文珠师利处借《摩诃僧祇阿毘曼》,精心誊抄描画,最后装成厚厚的一大叠。

道整自从腿脚不俐落之后,不回汉地的心思渐渐地重了起来。

当他看到法显抄完了该抄的经律之后,便对法显说:“师兄,我实在不想瞒你,我不回汉地了。我腿脚不灵便,路上会拖累你,这你知道。另外,天竺沙门法规,众僧威仪,触事可观:汉地偏远,与其回去诵经,还不如就留在此地念佛。”

法显见道整心意已定,忍不住泪如雨下。法显见道整不愿回去,心里悲伤。道整不回去,对他自己来说,的确是一种极好的选择。

法显也会想过,如果永远留在天竺,做一个天竺僧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法显十分清楚,当初决定西游天竺,根本的目的就是求法取经,让佛门的戒律流通到汉地。如今,经律求到了一些,也抄写了一些,如果不携回汉地,岂不是有违当初的决心?岂不是前功尽弃?

法显决定了,即使一个人,也要返归汉地。

明日更新。

高僧法显的故事:“师兄,我实在不想瞒你,我不回汉地了”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