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法显的故事:“汉地没有的,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时间:2024-03-06

高僧法显的故事:“汉地没有的,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接上文)

第二天,智果长老亲自陪着法显和道整,参观了寺院,朝拜了寺院附近的几处圣迹。

昨天法显和道整看见的那座塔,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初转法轮塔。

当时净饭王对儿子出家的事毫无办法,就从亲族中挑选了五个人跟随释迦牟尼佛。这五个人是侨陈如、跋提、跋波、摩诃男和阿说示。

释迦牟尼佛改变了在苦行中修道的初衷后,这五个随从就对释迦牟尼佛失望了,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六年的苦行,在眼看就要成功时,却毁于一且,真是志败道亏。

于是,五个人离开释迦牟尼佛,来到了鹿野苑的密林中,继续他们的苦行修道。

当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他所想到的第一批可以接受教化的人,就是他以前的五个随从,于是他从菩提树下站起来,向鹿野苑走去。

释迦牟尼佛在地平线上出现的时候,五个随从已经看见了。

“来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他经过六年苦行,也没有能证得圣果,更何况他抛弃了苦行修道,享受了人间各种舒适的生活,还能有什么道行呢?现在他来了,我们都不要理睬他。”

五个旧日的随从就这样商议道。

高僧法显的故事:“汉地没有的,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但随着释迦牟尼佛越走越近,他们已经能看清他的脸。

如来威仪寂静,面如美玉,容光闪耀,略含微笑,身上呈现出黄灿灿的真金颜色,头上顶着一片五彩的云气。他越走越近,步履稳健,行走安详。

五个随从一开始还不在意,只管自己修道,但释迦牟尼佛每走近一步,他们似乎就感到有一件东西重重地砸在他们的心坎上。

最后他们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望着走近了的释迦牟尼佛,就在这一瞬间,太阳从地平线下一跃而出,正好就在释迎牟尼佛的背后,万道金光照亮了东方的天地,也照亮了五个随从的心。

释迎牟尼佛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走来。释迦牟尼佛的怀然气度震撼了五个随从的心灵,他们知道,旧日的净饭王子,如今已经证得圣果。

五个随从忘记了刚才说过的话,站起身来,迎着释迎牟尼佛走去,然后一起拜倒在地,流着眼泪,向他们旧日的主人问讯。

此后,五个随从又按照过去的仪式,待从左右。

释迦牟尼佛则为他们指示妙理,诱导教化他们,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使他们获得正果。

智果长老指着塔基说道:“这地方正是当年佛初转法轮处,佛走到这里,坐西朝东,开始为五个随从传说教法。”

听完了智果长老的介绍,道整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他对法显说道:“师兄,我的腿脚越来越感到不济事了,但我们已经走到了六处圣地,我即使走不回去,死在这里,也心甘情愿了。”

法显安慰道:“道整师弟,你不必担心,我们是一定要回去的。我们还要求取经律,抄写经律,我们还要把经律带回国去,我们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道整法师,振作起来。”

高僧法显的故事:“汉地没有的,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法显从道整的话里感到有一点不祥,如果道整不肯或者不能再长途跋涉了,那么,法显今后在路上不仅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而且那一份路途的寂寞也会让人难以忍受。

智果长老听法显说起经律,突然想到文殊师利的嘱托,便说道:“两位法师远行天竺,是为求法而来。文殊师利大师托我给两位方便,不知两位法师有何要求?”

法显道:“我们从汉地来,是因为汉地经不齐,律未备。智果长老既然问起,我们就实话实说。有一口饭吃,有一领袈裟穿,我们就感到满足了;我们不满足的是,得不到更多的经书律本。”

智果长老见法显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就很爽快地说:“我的书柜里倘有几部经律,两位法师可去一看,从中各选一部。两位法师意下如何?”

法显和道整见智果长老如此慷慨,不禁喜上眉梢,赶忙双手合掌,向智果长老敬施谢礼,口中不住地说道:“善哉!善哉!”

法显和道整又来到那间素雅的僧房。智果长老打开了书柜的柜门,法显和道整见柜里放满了经律,竟然不知挑选那一部为好。

“两位法师仔细看一看,汉地没有的,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智果长老提议道。

高僧法显的故事:“汉地没有的,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法显上下左右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从中抽出一部律书,对智果长老说道:“不知这部律书我可以带走吗?”

智果一看,是《萨婆多部律抄》,于是答道:“此律共有七千,是抄本,属说一切有部。法师宝爱,就拿去吧。”

法显刚谢过,道整也抽出一部经书,是《綖经》。

智果长老指着这部经书解释道:“这部《綖绝》有二千五百偈,偈偈似花,以线贯之,佛法教义就不会散乱无序。这是一部好书啊。”智果长老似乎很有一点舍不得的感觉。

道整见拿了别人的心爱之物,也觉得不安起来,他正待将《綖经》放回书柜,另择一部,就听得智果长老说道:“你拿去吧。愿佛法天下流通。”

道整这才收下了《綖经》。

智果长老见法显和道整收下了经律,便问道:“两位法师今后还有什么打算?”

法显道:“我们一路行来,已得经律四部,恐怕还是不够,所以我们将东返巴连弗邑,估计那边尚有经律可抄。不过,我们蹑着佛的踪迹来到这里,不知佛当时在这里初转法轮后,又去了那里?”

智果答道:“当年佛离开这里后,就去了拘睒弥国,在那里说法传教好几年。”

高僧法显的故事:“汉地没有的,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拘睒弥国,法显从未听说过,于是他问道:“拘睒弥国在什么地方?”

智果长老道:“由这里向西偏北,八十里路程,不过两三天就可到达,而且一路平坦,好走得很。”

法显转而问道整:“道整法师,我想再向西去,你腿脚怎么样了?能挺得住吗?如你不想去,可在智果长老这里等我。”

道整答道:“师兄,你一人前行也许还走得快一点,我不拖累你,我就在这里等你。”

法显道:“这样也好,只好再麻烦智果长老了。”

智果长老道:“同是佛门中人,不必客气,我会照顾道整法师的,你放心去吧。”

法显说道:“道整法师,经律都由你保管着,有空可先读一读。我这番西行,早则五六天,迟则十天半月,就一定回到这里。你要好好注意休息。”

法显说完,就作别了智果长老,然后一人独自上路,去拘赕弥国。

明日更新。

高僧法显的故事:“汉地没有的,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RECENT POSTS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结缘,在佛门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因缘法则。《法华经》云:"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从因缘灭。"看似简单的结缘之举,实则暗藏无量因果。修行人在日常与人结缘时,若不懂得其中奥妙,看似...
2025-05-18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提到禅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坐。寺院里僧人盘腿静坐,面壁冥想的画面,成了世人眼中修行的标准模式。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大师曾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
2025-05-18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彼时江南有一位富商,姓顾名阜,世代经商,家财万贯。他四十岁便已是一方富豪,府邸豪华,佣人如云,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顾阜虽然财富无数,但他却始终有一个...
2025-05-18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人生在世,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正如《杂阿含经》所言:“世间有五事,人所不能避。何等为五?老、病、死、破坏、灾害。”对于当代人而言,最令我们畏惧的事情亦是这五件事...
2025-05-18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送子观音,是民间信仰中深受尊崇的神圣菩萨形象。她手持净瓶与杨柳枝,怀抱婴儿,代表着慈悲与生育之德。在古老的典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若有人想要孩子,只要礼拜供养观世...
2025-05-18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在《法句经》中,佛陀曾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一切唯心造,无法而不造。”这句话揭示了佛法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心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心就像一位精...
2025-05-18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武当山的秘境里,隐居着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默默苦修剑法,承受着无人能知的寂寞与挑战。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沉醉于探寻武学极致境界的追寻之中。 张三丰的修炼...
2025-05-18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