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法显的故事:“如来本生塔,如来涅槃塔”

时间:2024-03-06

高僧法显的故事:“如来本生塔,如来涅槃塔”

(接上文)

迦毘罗卫城是释迦牟尼佛的出生地,在迦毘罗卫城东面不远的拘尸那揭罗城,则是释迦牟尼佛的涅槃地。

迦毘罗卫城在祇园精舍的东面。

法显和道整上了路,祇园精舍的僧人们将他俩送出一里路,然后施礼作别。

施曼向法显介绍了路上的情况,让法显心惊的是越向东行,人烟越稀少,而猛兽越多。

法显意在求法,不在舍身饲兽。果然,上路后的第一天夜晚,法显和道整就难以成寐。野兽的夜嘷令人毛骨使然,黑黝黝的野地里不时地浮现出两颗鬼火似的兽眼,在瞪着法显和道整,若不是道整燃起的一堆筹火,那些野兽也许早就不客气地走了上来。

法显睡了前半夜,道整睡了后半夜,而野兽等了一整夜。

第二天上午,法显和道整上路不久,就见到极远的地平线上有一座大塔,塔周围隐约可见一些房舍。

两人后悔昨天少走了几步路,弄得一夜不得安宁。

不久,遇到一个农夫,法显问:“施主,请问前面那是何搭?”

农夫行色匆匆,走过头才抛下一句话:“如来本生塔,如来涅槃塔。”

两人一听,觉得奇怪,怎么这路程并不远啊。

走进村子一打听,法显和道整才知道误会了。

高僧法显的故事:“如来本生塔,如来涅槃塔”

这里在佛陀时代是一个城邑,叫都维,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就已成佛的迦叶佛的诞生地和涅槃地。

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之前已有六佛,前六佛加上释迦牟尼佛,称为过去七佛。

那座最大的塔是迦叶佛的舍利塔。

农夫讲的“如来”,指的是迦叶佛。如来是佛号,“如实道来”的意思,是佛的异名,所以释迦牟尼佛,可以称作释迦牟尼如来;迦叶佛,也可以称作迦叶如来。

法显和道整挂在嘴上的如来,习惯上就是指释迦牟尼如来,并且他们追寻的也是释迦牟尼佛的踪迹,无怪乎农夫的一句答语,就让他们误会了。

过了都维,又遇两塔,一是拘留奏佛塔,一是拘那含牟尼佛塔。两佛都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成佛的,与都维的迦叶佛并称为过去三佛。

道整说:“法显师兄,过去三佛的舍利塔看来已很少有人供养了。”

“你怎么知道的?”

道整说:“无人打扫嘛,垃圾成堆了。”

“听施曼法师说,佛的从弟提婆达多在祇园精舍下了地狱之后,他的门徒并不服气。提婆达多门徒这一派人就是专门供养过去三佛,不供养释迦牟尼佛。施曼还说,这一派人代代相传,至今仍有,只是人数极少罢了。天竺诸国,过去三佛的遗迹肯定不少,少数几个提婆达多派僧人如何供养得过来。”法显不无推测地说。

高僧法显的故事:“如来本生塔,如来涅槃塔”

道整走着走着,突然又想起一个话题,便问法显道:“释迦牟尼成佛之前……不,出家之前,听人说,他还是一个王子呢,王子出家,在我们汉地可从来没有过这种事,荣华富贵不享受,却要出家受苦受累。做了王子干什么还要出家呢?”

“这么说,如果你是王子,就不会出家喽。”

道整急忙否定,“不!不!我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不落实到自己身上的。”

“释迎牟尼佛的真名是悉达多,姓乔达摩。牟尼是圣人的意思,他是释迦族的圣人,所以叫释迦牟尼。他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毘罗卫国的国王,母亲是摩耶。摩耶夫人生产前,依据这里的风俗,要回娘家去,结果摩耶夫人走到蓝毘尼园时,在树下生了释迦牟尼佛。”

道整道:“蓝毘尼园我们一定要去,应该离迦毘罗卫城不远。”

“摩耶夫人产后不久便去世了,佛由他的姨母波闍波提夫人养育长大。释迦牟尼佛从小就跟婆罗门的学者学习,知识很广博。净饭王见他天资聪慧,便准备让他继承王位。”

道又道:“他为什么不继承王位呢?”

“释迎牟尼佛好沉思,世间各种不如意的事情,都会让他想好一阵子。譬如说,田里辛苦耕作的农民,挨着鞭打还负重拖犁的牛,蛇虫鸟兽弱肉强食的情景,还有生老病死,欺诈狡猾等等。这些事情,说到底,只让他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脱人世间的种种痛苦。”

“婆罗门的学问不能帮他解决问题,未来的王位和权力也不能帮他解决问题,于是他就不准备继承王位,打算出家。”

高僧法显的故事:“如来本生塔,如来涅槃塔”

道整道:“他父亲是有权有势的国王,必定会想一切办法,不让儿子出家。”

“是的。国王想了一个办法,阻止儿子出家。在释迦牟尼佛十六岁时,净饭王为他娶了邻国王女,还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我们在摩头罗国的舍利弗寺见过的。”

道整经法显一提,立即回想起来,说:“小沙弥供养的对象。”

“终于有一天,夜深人静之时,释迎牟尼佛出城去,到森林中,削髮换衣,成了修道人。”

“以后呢?”

“国王百般劝说无效,只好在亲族中选派了五个人做他的随从。这五个人是侨陈如、跋提、跋波、摩诃男和阿说示。释迦牟尼佛四处求道,最后还做了苦行僧,都没能解决他的问题。他终于悟到了苦行是无益的,于是他去尼连禅河沐浴。”

“洗去六年的积垢,又喝了一个牧羊女供养的羊奶,这才恢复了力气。五个随从见他放弃了苦行,以为他也放弃了信心,便离他而去。”

“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走到一棵菩提树下,铺上了吉祥草,面向东方凿腿而坐,发誓说,如果证不到无上正觉,宁可死,也不起身。终于在一个夜里,他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的觉悟,成了佛陀。”

道整叹道:“这真不容易。不知我们这次来佛的故乡,还能不能见到这些圣迹?”

“施曼说过,佛有四处地方被确定是最重要的,应该都还在。”

道整问道:“那四处地方?”

“佛成道处,佛转法轮处,佛说法论议伏九十六种外道处,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而下来处。”

道整疑道:“怎么没有佛涅槃处?”

“施曼所说四处,与我听说的四处也有些不同。另一说四处是佛生处,佛得道处,佛转法轮处和佛涅槃处。”

道整笑道:“这样说来就对了,两种说法加在一起,四处就成了六处。这六处地方最为重要,我们既然已由汉地走到天竺,不妨走遍这六处地方,这才算不负我们的苦心和苦行。”

“到目前为止,我们才走到两处,还有四处待去呢。”

道整叫道:“瞧,师兄,到了,也许又到了一处。”法显举目望去,远处的确是一座城。

进了城,法显和道整才感到十分惊讶,好大一座城,却几乎是一座空城。

明日更新。

高僧法显的故事:“如来本生塔,如来涅槃塔”

RECENT POSTS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生活是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生活总是有苦有乐。爱笑的人并不是生活上万事如意,而是他们明白,能够战胜困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忧愁,而是乐观和微笑,因为笑容,总是能带...
2024-11-11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只有具足四对治力,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2024-11-08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