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时间:2024-03-06

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接上文)

前站就是于阗国。

从焉夷国到于阗国全都是在大沙漠中,路途之长远远超过从敦煌到鄯善国。这一次准备的粮草和饮水十分充足,加上法显等人已有了沙行的经验,所以尽管沙路艰难漫长,众僧心中并无特别的惊恐和不安。

沙行寂寞。但沙行中也有让法显等人惊叹不已的自然景观,这就是雅丹地貌。

“雅丹”是维吾尔语,意思是“陡壁小丘”。当人们走进了雅丹地区,就像走进一座荒废了的小城,陡直的小丘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状,有的像城墙,有的像古垒,有的像宝塔,有的像高楼。

有时大风卷着沙石在自然形成的街巷中穿行,人就无法站立,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风城”、“风堡”。

由于风在“城”中旋转,会发出如同狼哭鬼嚎,让人心惊肉跳,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魔鬼城”。

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沙漠中的沙包上常能见到一丛丛的红柳,仅管在冬天的日子里,红柳没有了春夏时的绿意,但光裸的柳枝在风中轻轻地晃动,显然是在向这一批过路的行脚僧表示,它们是无生命的荒漠中唯一有生机的、有希望的生命。

法显从它们身上看到了希望,获取了动力。

大漠荒凉,路行单调。

越是荒凉,越是单调,就越能让人还想,让人回忆。

法显想起了教他们天竺语的小沙弥觉心,又从觉心的身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

法显俗姓龚,家居山西平阳。在法显未出生之前,他有过三个兄长,不知什么原因,都未能养到八岁,便亡故了。待法显出世之后,父母担心前面三子的祸殃会落在法显身上,于是,在法显三岁时,便将他送到寺庙里当小沙弥。

法显幼小,母亲常接法显回家住上一段时间。

非常奇怪,法显一回家就生病,一送回寺里,也不过一晚两晚,病就好了。几次下来,法显便不肯回家,母亲想见上一面,都十分困难。

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法显还记得寺内一老僧告诉的话,母亲为能见到出了家的小儿子,还在寺院大门外不远处盖了一个小房子,以便能透过大门,远远地望着洒水扫地或诵经拜佛的小儿子。

法显也还记得,自己在十岁上下时,父亲去世,母亲寡居,寂寞度日。有一天,叔叔来到寺里,逼着法显还俗。

法显说:‘我本来就不是因为父亲而出家的,我只是想远远避开红尘俗世,所以才剃髮为僧的。”

叔叔惊讶小小年纪的侄儿能说出这样一番言语,便不再逼迫法显还俗了。

不久母亲便亡故了,小法显在葬事完毕之后,别无眷恋,就早早地返回寺院。

法显就是为饭依佛门而来到人世的,这一点,他自己也毫不怀疑。

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寺里的大和尚十分喜欢小法显,因为法显年纪虽小,但悟性过人。

记得有一天,法显和数十个同参在田里割稻,那时的寺院拥有自己的田地,僧人们要靠栽种来养活自己。忽然闯来几个饿极了的强盗,他们拿着刀枪棍棒,杀将过来。

小沙弥们四下逃散,但只有法显一个人站在原地不动。

等到强盗走近,法显面不改色地说:“你们要粮食吃,随意取去,只是诸位前世从不布施,所以今世饥贫,如果现在你们又要抢夺他人的东西,恐怕来世你们就更加饥贫了。我因为现在就想到你们的来世,并为你们来世的境况担忧,所以才告诉你们。”

法显说完,就不慌不忙地走回寺院。

奇怪的是,强盗听了法显的话,居然放下所抢的粮食,走了。

寺院上下数百僧,没有一个人不为法显的言行而感到惊讶。

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但现在,这一切都好像很遥远,就像站在西域的大沙漠中回望故乡一样。

法显喜欢追求新的知识,喜欢追求新的感受,正因为如此,法显在耳顺之年还能果断放弃他已经取得的地位和享有的荣誉,他还能百死不悔地走进这片沙漠,走向死神。

法显等人在沙漠中前行,已有一个多月,身后是望不到边的黄色沙丘,眼前也是漫无边际的黄色沙海。

从路程时间推算,于阗国应该不远了。

这一天,行脚僧们上路后,就在盘算所剩的食物和饮水,估计着还需走上几天。

道整掐指算计了一会儿,说:“粮草简有结余,十天不成问题,只是饮水所余不多,约三至四天后就要断水,这还未把两天多未饮滴水的骆驼算进去。”

在沙漠中,如果没有水就不能存活。而在法显等人跋涉的沙海之中,根本没有泉水可寻觅,那怕是苦水、涩水。

他们非常节省地各喝了一小口水,然后又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慧景牵着骆驼,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忽然他望见远远的沙丘,从顶到底有一条明显的痕迹,像是一条路,他再定睛一看,才发现痕迹的下端有一个不动的黑点。

“那儿有一个东西!”慧景叫道,并用手指着远远的那条痕迹。

“什么东西?”

“是什么?”

众人疑惑地问道。法显说道:“像是一个人。”

宝云提议道:“我过去看一看,你们先在这里等我一会儿。如果我招手,你们就过来,否则就不必过来了。”

宝云说完,便向那个黑点奔了过去。

黄色之中,那个黑点十分显眼。不一会儿,只见宝云站在黑点旁向法显等人招手。

“我们赶快过去。”法显道。

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众僧顺着宝云的足迹疾走,不久就看清了,那黑点是一个人,一个躺在地上的人。

宝云道:“与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出家人,倒在此。我摸了一下,还有一点气息。”

“佛陀慈悲!”众僧合掌道。

法显脆倒在地,从道整手上接过水囊,将出水口对着那人的嘴,灌了一口水。

只见那人的头动了一下,法显又灌下一口水,喉头又动了下。

不久,那人动了一下身体,慢慢地睁开眼睛。当他似乎看清了救他的人也是僧人时,他的眼睛露出一闪即逝的惊奇的眼神。

明日更新。

高僧法显的故事:那儿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人”

RECENT POSTS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结缘,在佛门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因缘法则。《法华经》云:"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从因缘灭。"看似简单的结缘之举,实则暗藏无量因果。修行人在日常与人结缘时,若不懂得其中奥妙,看似...
2025-05-18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提到禅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坐。寺院里僧人盘腿静坐,面壁冥想的画面,成了世人眼中修行的标准模式。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大师曾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
2025-05-18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彼时江南有一位富商,姓顾名阜,世代经商,家财万贯。他四十岁便已是一方富豪,府邸豪华,佣人如云,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顾阜虽然财富无数,但他却始终有一个...
2025-05-18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人生在世,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正如《杂阿含经》所言:“世间有五事,人所不能避。何等为五?老、病、死、破坏、灾害。”对于当代人而言,最令我们畏惧的事情亦是这五件事...
2025-05-18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送子观音,是民间信仰中深受尊崇的神圣菩萨形象。她手持净瓶与杨柳枝,怀抱婴儿,代表着慈悲与生育之德。在古老的典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若有人想要孩子,只要礼拜供养观世...
2025-05-18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在《法句经》中,佛陀曾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一切唯心造,无法而不造。”这句话揭示了佛法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心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心就像一位精...
2025-05-18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武当山的秘境里,隐居着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默默苦修剑法,承受着无人能知的寂寞与挑战。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沉醉于探寻武学极致境界的追寻之中。 张三丰的修炼...
2025-05-18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