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玄奘传:国王看过信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了

时间:2024-03-06

高僧玄奘传:国王看过信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了

玄奘西行求法的坚决态度,深深打动了高昌王麹文泰,他不仅同意了玄奘继续西行的要求,而且还和他结为兄弟,为他以后的行程准备了大量的东西。

据记载,麹文泰为玄奘准备的东西有:法服三十具,即三十套法衣,也就是包括里里外外的整套衣服。

另外还有,这不是普通的袜子,而是准备在沙漠长途跋涉用的袜子,它第一要保暖,第二要防沙漠蝎,因为沙漠蝎非常之毒,一旦被咬往往可以致人于死地。

另外还有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作为玄奘来回二十年的盘费。

此外还准备了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所谓手力,基本上就是干苦力活的人。

总之,麹文泰为玄奘考虑得非常周到,即使是亲兄弟,要能做到这样也不容易。

高僧玄奘传:国王看过信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了

然而,麹文泰所做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他还派出一个名叫欢信的殿中侍御史,护送玄奘到叶护可汗衙。

另外还写了二十四封书信,给玄奘西行路途中要经过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信的内容当然是请求各国国王,给他的弟弟玄奘西行求法提供必要的协助。每一封信都附大绫(高级丝织品)一匹作为信物。

现在我们写信已经没有这个规矩了,古时候的人送一封信是要附带一样东西的,叫押书信

玄奘启程离开高昌的情景,自然也是非常感人。

据记载,当时麹文泰与玄奘两人抱头痛哭,大家也跟着一起放声大哭,一时间,伤离之声振动郊邑

高僧玄奘传:国王看过信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了

由于高昌王麹文泰周到而极其细致的安排,玄奘顺利地经过了一些小国之后,不知不觉间就到达了阿耆尼国。

这个阿耆尼国,就是今天中国新疆的焉耆回族自治县。而阿耆尼这个名字来源于梵文,意思是火,火焰,今天的现代维吾尔语称为黑城

玄奘在这里得到了国王和大臣们的热烈欢迎,于是他出示了高昌王麹文泰为他准备的二十四封信里的一封。岂料阿耆尼国的国王看过信之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玄奘了。

(这里所谓,应该就是换马,因为玄奘带了很多马,马走到这里已经很疲劳了,需要把马留在这里,然后再换几十匹精力充沛的马)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麹文泰在写信的时候,一心一意要为玄奘开路,根本就忘了他自己的高昌国经常去侵扰阿耆尼国,动不动就派兵去这个国家抢东西,所以当阿耆尼国王看到信之后当然气愤异常。

而玄奘也因为没有办法应付阿耆尼国跟高昌国之间的种种恩怨,只停留了一天就离开了。

高僧玄奘传:国王看过信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了

玄奘在这里匆匆而过,可是入境不久居然遇到了山贼,于是玄奘给了他们一点东西,贼就跑了。

当晚,玄奘就睡在了王城附近的山谷里面。与玄奘他们结伴同行的,还有几十个做生意的胡人,他们为了贪图早点赶到市场去做生意,半夜时悄悄先走了,等玄奘他们醒过来再走了十几里之后,发现他们全部都被杀了,财物也都没了。

在这个离王城很近的山谷尚且如此,其余地方的治安就更不用说了。

玄奘离开了阿耆尼国之后,接着往西方前进,渡过一条大河,再向前行进了几百里,来到了一个在今天依然是非常神秘和吸引人的地方——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龟兹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受印度影响,异域风情浓厚,这里虽然很神秘诱人,但玄奘有了在阿耆尼国的遭遇后,始终提心吊胆的。

高僧玄奘传:国王看过信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了

龟兹这个国家比阿耆尼大,它的都城方圆十七八里。玄奘到达的时候,龟兹的国王、大臣,还有一些高僧都来迎接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行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龟兹的第一高僧,也是当时在西域非常著名的佛教领袖式人物,名叫木叉毱多。在这个僧人后面还会牵扯出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后面细讲,先说龟兹欢迎玄奘的仪式。

这个仪式与高昌欢迎玄奘的方法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当然照规矩要搭起帐篷,然后把龟兹一些比较漂亮而且非常重要的佛像搬过来,还要奏起音乐。等玄奘到达以后,这些欢迎的人都一一起立(他们原来都应该铺个毯子坐着或者坐在草地上),并且向玄奘献花。

鲜花是一盘一盘的,玄奘接收下鲜花之后,也不能自己拿着走,他得端着这盘鲜花非常恭敬地到佛像前去散花,表示他对佛祖的尊崇。

散完花以后,玄奘就和欢迎他的大臣们们坐到一起。要知道,以前玄奘做客时,一直是被推为上座的,因为大家都很尊敬他这样一位高僧,但是在龟兹国,他的座位却被安排在了木叉毱多之下。

他们为何要这样安排呢?

首先,木叉毱多在当地的威望和地位至高无上。其次,龟兹国人对自己国家佛学的造诣和对自己国家所拥有的佛学人才充满了自信。

高僧玄奘传:国王看过信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了

第二天,按照规矩,国王把玄奘请到自己的王宫里,进行非常丰盛的款待。

但是玄奘却对他们的款待感到有点不舒服,道理很简单,龟兹是是盛行小乘佛教的,所以那里的僧人包括木叉毱多肯定是吃肉的,而玄奘信仰的是大乘佛教,他是不吃肉的。

于是就这件事情,玄奘向龟兹国王进行了一番解释。

见完了世俗的最高领袖国王,玄奘当然还要去拜访那位龟兹当地最高的佛教领袖,木叉毱多。

木叉毱多住在国都西北的一座寺庙里面,这座寺庙在当地非常著名,名叫阿奢理儿,意思就是奇特

玄奘去拜访木叉毱多时,他所在的奇特庙引起了玄奘的好奇。在这里,玄奘听到了一段有关这个国家和奇特庙的传奇故事,如果不是玄奘把这个传说记载下来,这段传奇也就注定湮灭了。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传说呢? 明日更新。

高僧玄奘传:国王看过信后脸色大变,连马都不肯给了

RECENT POSTS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结缘,在佛门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因缘法则。《法华经》云:"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从因缘灭。"看似简单的结缘之举,实则暗藏无量因果。修行人在日常与人结缘时,若不懂得其中奥妙,看似...
2025-05-18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提到禅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坐。寺院里僧人盘腿静坐,面壁冥想的画面,成了世人眼中修行的标准模式。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大师曾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
2025-05-18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彼时江南有一位富商,姓顾名阜,世代经商,家财万贯。他四十岁便已是一方富豪,府邸豪华,佣人如云,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顾阜虽然财富无数,但他却始终有一个...
2025-05-18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人生在世,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正如《杂阿含经》所言:“世间有五事,人所不能避。何等为五?老、病、死、破坏、灾害。”对于当代人而言,最令我们畏惧的事情亦是这五件事...
2025-05-18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送子观音,是民间信仰中深受尊崇的神圣菩萨形象。她手持净瓶与杨柳枝,怀抱婴儿,代表着慈悲与生育之德。在古老的典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若有人想要孩子,只要礼拜供养观世...
2025-05-18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在《法句经》中,佛陀曾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一切唯心造,无法而不造。”这句话揭示了佛法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心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心就像一位精...
2025-05-18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武当山的秘境里,隐居着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默默苦修剑法,承受着无人能知的寂寞与挑战。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沉醉于探寻武学极致境界的追寻之中。 张三丰的修炼...
2025-05-18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