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玄奘传:返国十九年后,664年2月5日去世
这天,一个占卜师来找玄奘。玄奘问占卜师:“请你帮我占卜,看看我是否可以顺利地带经文回去。”
占卜师说:“大师放心,戒日王会派人护送您回中土的。”
听说玄奘想回国,不只戒日王,所有天丛的修行者都舍不得他离开。不过他们也明白法师返回故乡的心情,于是戒日王为玄奘在曲女城举办盛大的法会,邀请五天竺的十八个国王列席,并邀请七千多位大小乘和婆罗门教的法师参加。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曲女城辩论大法会”。
法会以玄奘为主讲人,把他称扬的大乘佛法“真唯识量颂”书写悬挂在会场门外,再请列席的七千位法师找出缺点来和玄奘辩论。
经过十八天,没有人能找到任何缺点。
会后,五天竺的十八个国王全部饭依在他的座下,并且一直恳请他留在天竺,继续传法。
但玄奘回国的心意和来时一样坚定,他说:“我从小就立志到天丛取经,再把经典带回自己的国家。现在,历经千难万苦,好不容易达成心愿,怎么可以为了贪图享乐富贵,就忘记自己当初的志向呢?”
“天竺保留了佛所说的经典,只要依法奉行,便不致偏离。可是我的国家却没有完整的法典,以致大家对佛法的见解有很大差别。他们比各位更需要我呀!”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带着大批佛经和佛像,骑着戒日王送的大象回国。返乡时的玄奘正值壮年,与初出长安城时的稚嫩不可同日而语。
在印度的十几年,他每得到一部经典,总是无比珍惜,因为在他心中永远有一个印象鲜明的故乡。
他相信,在故乡的月光下,一定有许多人,或者他们的子孙,期待着这些经典,带领他们进入佛的世界。
然而,返国的路却比来时更艰苦,每遇狂风烈日、大雨深河,玄奘都要拼命保护佛经、佛像。一路上,他祈求观世音菩萨的庇佑,并念诵《心经》。
一次渡河的时候,玄奘骑象,其他人分乘三艘船,运载佛经过河。不料,船到河中央,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落了五十多卷佛经和从天丛搜集的花果种子。玄奘只好再到附近的国家抄写经文,因而耽搁了五十多天。
故乡越来越近了。
再往前走,仿佛能听见遥远的长安城传来锣鼓的响声。
他并不知道,他从天竺动身返国的消息,老早就通过往返的商旅传到了长安。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抵达美丽繁华的长安城,皇帝命令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全部放下工作,到街上等待那传说曾经折服所有天丛法师、曾经一次收了十八位国王做弟子、离开长安城十六年的玄奘法师。
长安市街上人潮汹涌,皇帝怕百姓们互相推挤践踏,还下诏在路旁画圆圈,规定所有人都要站在圈内,禁止移动和推挤。
玄奘返国后,受到太宗、高宗皇帝的器重,被供养在皇宫内,赐号为“三藏法师”。
太宗还两度劝他放弃修道来辅佐国政,但被他以“只愿做一个平凡的守戒出家人,阐扬佛陀遗留的教法”而拒绝了。皇帝只好为他建造“长安译经院”,帮助他翻译佛经。
玄奘及其弟子一共翻译了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佛经,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的思想、生活与信仰。
玄奘活到六十二岁,在他返国十九年后,664年2月5日去世。
皇帝下令全国休息三天悼念他。
净土寺的那棵松树,当玄奘西行之后,就一直向西边生长,到后来整棵树都偏向西方。可是当玄奘动身返国时,东边的枝丫突然开始生长,仿佛知道主人要回来了。
直到玄奘圆寂,那棵松树的左右才长平衡。
后人走过“摩顶松”,追忆玄奘的一生,看到那棵茂盛的松树,都相信玄奘是一个圆满的生命。而圆满的生命是用坚持、勇敢、奉献、智慧和博爱编织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