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法显的故事:枯骨多的地方,就是正确的道路

时间:2024-03-06

高僧法显的故事:枯骨多的地方,就是正确的道路

古楼兰就是都善国,又称纳缚波故国,其国都为扜泥城。

从敦煌到都善国的扜泥城,约有一千五百里的路程,其间没有河流湖泊,更没有青草绿树,有的只是沙河、沙山、沙谷和大风扬起的漫天黄沙。

敦煌出行都善的使者,上上下下约有二十余人,他们有紧驼队驮着他们所需的水和粮草,还有几匹马可为他们代步。

法显等人走在队伍后面,他们只有一匹马,驮着水和粮草。虽然时节已近深秋,但沙海里,白天在太阳的逼晒之下,蒸腾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热气,晚上却冷得让人无法入睡。

最令人生畏的是起风。

沙随着风而流动,若在沙地上睡去片刻,就会被流沙掩埋。有不少行人在沙漠中行走数天,因极度疲乏而稍一合眼,风起沙动,就这样生生地被活埋了。

高僧法显的故事:枯骨多的地方,就是正确的道路

沙漠中一起风,行人就能听到刺耳的沙啸,或者是悲惨的号哭,令人胆战心惊,如遇鬼魅,有的行人就是被吓死的。

有些行人听见这种奇怪的声音,走了神,恍然不知自已到了什么地方,由此迷路而渴死或饿死在流沙之中。

在沙漠中行走,费力的还是上沙山或下沙山。沙山背风处总是极陡的,看着不高的山,上下却颇费时力,因为那沙粒十分松散,踩上去一脚,陷下去半脚,若垂直而登,如同原地踏步,所以要探用’之’字形斜上斜下的方法,才能上下沙山。

所以当行人们登上了沙山,就要沿着沙山的脊梁行走,虽然轻松不少,但绕来绕去,走的路就更长更多了。

使者们骑着骆驼骑着马,在前面探寻着捷径;行脚曾们牵着马,徒步跟在后面。

慢慢地使者们的骆驼队和行脚僧拉开了距离。

高僧法显的故事:枯骨多的地方,就是正确的道路

放眼大漠一片金黄,景致出奇。

晴空无尘,蓝不见底。慧嵬看着天,又看着地,随着前面骆驼队留下的沙窝脚印,看向远方,远方是没有边际的沙丘和蓝天。

“法显师兄,我们离开敦煌有十天了吧?”慧嵬道。

“十一天,我记着呢。”慧景答道,法显只顾迈着脚步。

“听人说,敦煌到都善,路途有一千五百里呢。我们每天少说一点走了也有八十多里,十一天就是近一千里,再走六天,也该到了。”慧嵬对慧景说。

“慧嵬师兄,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这十一天就是中午和晚上难捱,没遇着大风,否则,走得出走不出这沙漠还难说。”慧景给慧嵬泼了点冷水。

道整在一旁听到了,不乐意地说:“慧景法师,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高僧法显的故事:枯骨多的地方,就是正确的道路

慧嵬倒是帮着慧景答道:“到了这里,就是凶多吉少。佛经有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此绝地,我看吉即是凶,凶即是吉。”

道整道.“慧嵬师兄所言’吉即是凶,凶即是吉’,由此看来,吉凶为一,无凶无吉。然则师兄所谓’凶多吉少’,未尽禅理。”

慧景笑道:“两位师兄谈什么凶啊吉的,把旁人都听糊涂了。我看走出沙漠就是吉,走不出就是凶,光说凶是吉、吉是凶又不能帮你走出沙漠。”

道整也笑道:“还是慧景师兄说得实在。”

说着说着,法显等人发现使者已停了下来,似乎在等待和尚们赶上去。

慧景先赶上去,问道:“怎么了?”

一使者道:’好像错了方向,现在不知该往何处去?”

法显等人也赶了上来。

高僧法显的故事:枯骨多的地方,就是正确的道路

使者们有的躺在地上休息,有的大口地喝着水,吃着乾粮,有两个人前前后后地忙着喂骆驼和马。

慧景对法显说道:“四周都是一色黄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太阳躲进了云层之后,地上没有一棵树,一茎草,这方向就难办认了。”

法显抬头望了望天,才发现天上不知什么时候已布满了乌云。

现在,所有的行路人都在担心沙漠上要起风了。

法显让大伙儿抓紧时间吃点东西喝点水,休息一会儿,然后找到使者的领头,说:“趁风未起之时,赶紧找到前进的方向,否则在风沙中难免南辕北辙。”

使者领头道:“大师所言极是,但方向在那里?白天没有太阳,晚上没有星星月亮,是无法辨认方向的。”

法显问道:“那怎么办”

使者领头答:“只有原地等待,等大风一过,乌云散去,再上路吧。”

法显又提问道:“若大风刮上三天五天呢?”

高僧法显的故事:枯骨多的地方,就是正确的道路

使者领头道:“大风刮一个时辰、刮一天,都还不要紧;若刮上三五天,以后路上所需的饮水和粮草就不够了。”

法显道:“只有抛骨荒沙了?”

使者领头道:“只有让老天保佑了!”

的确,他们一路西行,在沙漠中常能见到一些枯骨,那是行路人缺水缺食或迷失方向而长眠沙漠的终生遗憾。

好像有一道金光在法显脑海中闪过,法显眼睛里瞬间传出一种希望的神色。

法显看到了远处的沙丘上有一具白骨,于是便用手指着那边,说道:“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还不如以死人的枯骨作为标记,枯骨多的地方或许就应该是正确的道路,沿着枯骨或许我们有求生的希望!”

众人闻言,都纷纷点头称是,这毕竟是一条希望之路。

高僧法显的故事:枯骨多的地方,就是正确的道路

RECENT POSTS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结缘,在佛门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因缘法则。《法华经》云:"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从因缘灭。"看似简单的结缘之举,实则暗藏无量因果。修行人在日常与人结缘时,若不懂得其中奥妙,看似...
2025-05-18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提到禅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坐。寺院里僧人盘腿静坐,面壁冥想的画面,成了世人眼中修行的标准模式。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大师曾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
2025-05-18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彼时江南有一位富商,姓顾名阜,世代经商,家财万贯。他四十岁便已是一方富豪,府邸豪华,佣人如云,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顾阜虽然财富无数,但他却始终有一个...
2025-05-18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人生在世,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正如《杂阿含经》所言:“世间有五事,人所不能避。何等为五?老、病、死、破坏、灾害。”对于当代人而言,最令我们畏惧的事情亦是这五件事...
2025-05-18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送子观音,是民间信仰中深受尊崇的神圣菩萨形象。她手持净瓶与杨柳枝,怀抱婴儿,代表着慈悲与生育之德。在古老的典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若有人想要孩子,只要礼拜供养观世...
2025-05-18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在《法句经》中,佛陀曾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一切唯心造,无法而不造。”这句话揭示了佛法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心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心就像一位精...
2025-05-18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武当山的秘境里,隐居着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默默苦修剑法,承受着无人能知的寂寞与挑战。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沉醉于探寻武学极致境界的追寻之中。 张三丰的修炼...
2025-05-18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