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县尉,入狱念佛五年,发愿出狱为僧,圆寂时说:佛祖降临了

时间:2024-03-10

唐朝一县尉,入狱念佛五年,发愿出狱后为僧,圆寂时说:佛祖降临了

在老僧人回到故乡的那一天,他被两位忠心耿耿的徒弟搀扶着,踉跄而回。年岁的沧桑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邻里乡亲都知道他已经日暮途穷,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身为出家人,对于生死他早已看得淡然。面对来到探望的亲朋好友们,他平静地说道:“明日,我将踏上归途,各位不必悲伤、喧哗,阿弥陀佛将会前来迎接我。”

第二天清晨,徒弟们为他梳洗更衣,换上一身洁净的衣裳,然后静坐在床边,轻声诵念佛号。

就在这时,一股奇异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老僧的面容逐渐润泽起来,睁开眼睛,含笑对身旁守护的亲人们说:“佛祖前来接引我了。”

他的声音刚落,最后一口气便缓缓地吐出。

在他离去之后,脸色红润,神态安详,就像是进入了一阕安详的睡梦。没有疾病的煎熬,没有折磨。看到他这样安详地离开,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感到羡慕。

这位老僧的名字叫做冯子云,在年轻时曾是一位县尉。当时的他意气风发,满怀抱负,渴望能做好手头的工作,获得上司的认可,一路顺风顺水,前途无量。

太守大人看中了冯子云的稳重性格和认真办事的态度,便委以重任:押运本郡的粮船前往京城长安纳税。

这可是件大事,交给了他,也代表着太守大人对他充分的信任。冯子云也期待着能完美地完成这次押送任务,赢得上司的赞赏和重视。

他召集手下开了几次会议,讨论运送方案。是选择水路呢?还是陆路?陆路崎岖难行,押送的风险极大。而水路则较为隐秘迅捷,只需选择好船只,再找几名熟练的船夫,便可确保安全。

最关键的是要选对天气,确保晴空万里,以保船只安全无虞。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选择水路运输。

很快,他们找来了县内最坚固的船只,雇佣了最娴熟的船员,对船只进行了彻底检查。

同时请来了最顶尖的风水先生,预测了近日的天气情况。风水先生信誓旦旦地保证,天气将会晴朗无比,风平浪静。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冯子云便下令起航。粮食船队在全副武装的士兵护送下,顺利地驶向目的地。

眼看着目的地已近在咫尺,白云飘飘,水流平缓,冯子云终于松了口气。他心想:任务即将圆满完成了!

谁知,天有不测的风云,忽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而下。一艘载着粮食的船只在狂风中摇摇欲坠。

“糟糕,前面的船儿翻了!”一名士兵惊呼着。冯子云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心头一片混乱。然而还未来得及思索,一股巨浪卷来,将他拍入水底。

一名侍卫迅速将一块木板塞到他手中,他紧紧抓住,顾不得呛入口中的海水,随着波涛在海中翻滚。

不久,他便失去了意识,很快,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当他再次醒来,发现自己被囚禁在衙门里。他才得知,所有的船只都被海浪吞噬,成千上万斛的粮食也沉入了海底。

这一次,他无法逃脱罪责。朝廷以“粮荒官失”之罪名,将他免去了县尉的职务,身穿着重的脚镣手铐,被关进了大牢。

坐在冰冷的大牢之中,冯子云心如死灰,原本的梦想和野心都烟消云散了。虽然这次的灾难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致,但造成的损失却是巨大的。朝廷判他十五年的刑期。

冯子云心如冰凉,此刻他已过三旬之年,再坐上十五年,出狱时已是年老之人了。

“我该怎么办?”他日夜在牢房里思索着。

一天,他低头沉思间,突然一道金光闪过,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出现在他面前。

冯子云立刻双膝跪地,恭敬地叩拜道:“观世音菩萨,求求您救救我吧!只要能早日脱离囹圄,我愿意出家为僧,广弘佛法,行善济世。”

观世音菩萨慈悲地点点头,声音悠悠地响起:“你在狱中持之以恒地念佛吧!五载之后,必有转机。”说完,菩萨转身消失在光芒中。

冯子云从此在囹圄之中,无论行走、坐卧,心头始终念念不忘地呼唤着佛号。他的信念愈加坚定,法喜充满心头,在长达五载的时间里,他如一颗明珠,沉静而坚定地在黑暗中散发着光芒。

五载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大赦天下,冯子云获得了自由,观世音菩萨的预言应验了。他心怀感恩,离开囹圄后来到一座寺庙,出家为僧。

他刻苦修行,严守戒律,对佛法的领悟和修为也日益精进,终成一位博学高僧,慈悲广行,成为了一代佛学泰斗。这段传奇的人生旅程,也成为了后人口口相传的佳话。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