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慧可大师:“不愧是得道高僧,未卜先知啊”
接上文:
孝明帝见达摩不愿来京,仍不甘心。
过了几天,第三次派使者带着圣旨前往礼请达摩,不料,这次竟然扑了个空,茅屋和洞穴全部空空如也,达摩师徒不知去向。
使者只是在茅屋的门缝内,发现了达摩上表明帝的奏章一道,内容大意是感谢朝廷器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有负朝廷重託之类的话。
读了表章,孝明帝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唉!不愧是得道高僧,未卜先知啊!”心里对达摩更加敬重。
他想,看来达摩大师是决意不来朝廷了,对这样的高僧又不能用强制手段,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予以厚赏!一来可向天下显示皇帝真心崇佛,二来或许可藉此求得菩萨的保佑。
于是,明帝重新颁下诏书,赏赐西天高僧达摩大师袈裟二领,金鉢、银水瓶及许多绘帛等,派专使立即护持送往。
达摩多次拒绝入朝,又岂会收下这些身外之物?因此,对着这些质赐,达摩一如既往地坚辞不受。
使者无计可施,只好将原物带回。孝明帝听了使者的禀报,仍不甘心,命令使者第二次将赏赐之物送给达摩大师,结果还是被达摩拒绝了。
当使者陈说两次赏赐,达摩大师都无动于心时,孝明帝大怒,拍案而起,拔出佩剑掷向使者,大声喝斥:“没用的东西!这点小事都办不了。再给你一次机会,这次若再无功而返,你就用这把剑自裁吧!”
使者吓得胆颤心惊,只得连夜领着随从携带御赐之物,直奔少林寺。
待见到达摩后,使者一再苦苦哀求,达摩稳如磐石,坚定不移。使者绝望地说:“这一次大师如果不收下皇上的赏赐之物,我只有遵从圣旨,用皇上所赐宝剑自我了断了!”话音未落,便拔出佩剑。
“且慢!”达摩摆手制止道:“本来出家人四大皆空,不宜接受这些东西,现在既然如此,我收下就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啊!”
使者一听,高兴万分,连连叩谢,口中叫道:“救苦救难的菩萨,您终于肯笑纳了。”
他怕达摩反悔,连忙站起身告辞,带着随从奔回京城覆命去了。
送走了使者,达摩对慧可说:“袈裟和瓶、鉢,留待日后有用;至于这么多的绘帛,我们哪里用得了!你们几个抬去送给少林寺吧!”
“是!”
只有慧可回答得很乾脆,其他几位却是极不情愿,但是师父来说一不二,只好嘟着嘴,随着慧可将好几箱绘帛抬到了少林寺。
这少林寺寺主是个随和之人,对达摩本来并没有什么门户之见。
最近见朝廷对达摩一再礼请、赏赐,早就产生了由少林寺供养达摩师徒之心,可是苦于没有机会表达,又怕达摩不肯接受。
这次见达摩让徒弟们送来这么多丝织品,心中很是感动,当晚便带领维那以下一行人登门向达摩道谢,并表达了供养之意。
达摩原本谦辞,后来也就同意了,双方都很高兴。
从第二天起,搬来木材、茅草,在离原茅屋不远处又盖了两间茅屋,达摩让慧可以外的其他四位徒弟搬到新屋居住。
从此,少林寺的上上下下对达摩大师都是分外敬重,再也没有人嘲讽这位“壁观婆罗门”了。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