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众神|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如来佛祖

时间:2024-03-27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中国出现了老子、孔子等圣人,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欧洲出现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

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不论是东西方,都发生了文化突破现象,这种文化突破诞生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思想、哲学、宗教领域的伟人。

佛祖释迦牟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如来佛祖。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原是古印度毗迦罗卫国(今尼泊尔一带)的一名王子,据说生于公元前565年。佛祖因是释迦族人,故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他的母亲梦见白象飞入左肋而怀孕,他降生时,整个王宫大放光明。他一下地便走了七步,每步在地上都留下一朵莲花烙印。他用手上指天、下指地,作狮子吼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刹那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齐名。

佛祖降生 - 图自网络

宫中长大的王子, 性格文雅,喜欢清静,对宫中声色喧闹生活,颇觉乏味。在看过普通人受“老、病、死”之苦的折磨后,决定出家修行。

他偷跑出宫门,多地遍访名师,又在深山之中苦苦修行了六年,却仍未找到修行的正道。后来,他放弃苦行,在一棵无花果树(菩提树)下打坐,经过四十九天冥思苦想,恍然大悟,终于成佛。

佛祖成佛之时,大地为之震动,人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牲三道,一时脱离苦海。此后,佛祖在印度北部、中部一带广为传教。于80岁那年,在两株婆罗树之间,面朝西方,右肋垫头,叠足安卧。在对弟子进行最后一次嘱咐后, 安详圆寂。七天之后,有火从遗体中喷出,将遗体焚烧而尽,弟子们将其骨物分作八份,送往八国造塔供养,而这就是舍利宝塔的来历。

释迦牟尼在世宣佛法口授身传,没有文字记录的经典。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们为了避免佛教教义日久散失,也为了防止其他“外道”异说渗入佛法,对于他的言教进行了整理,是为“结集”。释迦牟尼的学说内容,可归纳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

释迦牟尼是一位觉悟的人,他不是神仙。虽然后世佛教对其进行了神话化处理,但也只是便于宣传而已,让人更好的相信神明。但释迦牟尼并没有指望他的法力,而是要让世人自己成道。

“灵山十二载,佛坐九莲台。”莲台代表清净无染的佛性,而如来佛祖的莲台是这世间唯一的十二品功德金莲。“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RECENT POSTS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生活是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生活总是有苦有乐。爱笑的人并不是生活上万事如意,而是他们明白,能够战胜困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忧愁,而是乐观和微笑,因为笑容,总是能带...
2024-11-11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只有具足四对治力,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2024-11-08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佛教说的“三苦”,是哪三苦?

佛教经典常提到“三苦” 是哪三苦呢? 第一个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 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有生理上引起的生、老、病、死苦。 也有由社会环境...
2024-11-08
佛教说的“三苦”,是哪三苦?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