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佛经里的“精舍”吗?
在《金刚经》《阿含经》《佛说阿弥陀经》等多部经典中,都有记载当年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讲经的盛况。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国佛教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佛教道场——寺院。
佛世时,古印度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和拘萨罗国一带,是佛陀从事传法布教活动的重要地方。
摩揭陀国的“竹林精舍”和拘萨罗国的“祗园精舍”,都是佛陀经常居住与讲说佛法的地方,也是最早的佛教僧园。
“竹林精舍”的全称是“迦兰陀竹林精舍”,在摩揭陀国的都城王舍城外。
起初,迦兰陀听到佛陀讲法,极为叹服,皈依了佛教,就把这片竹林献给了佛。
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又在竹林里面建造了屋舍,供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居住,这就是“竹林精舍”。
“祗园精舍”的全称是“袛树给孤独园精舍”,在拘萨罗国的都城舍卫城南郊。
这里原来是一处园林,景色宜人,清雅幽静。
须达长者因发愿要迎请佛陀带领弟子们来舍卫国说法,想要在国中启建精舍,以供比丘们住宿,觉得此处园林是理想的地点。
然而这处园林属祇陀太子所有,须达长者即与太子商议,请他让渡。
太子心中不愿,于是为难他说:“只要你用黄金铺满园子,园子就属于你的。”
须达长者丝毫不以为难,全心诚意照办,终于使祇陀太子感动而献出树林,由长者捐资兴建精舍。
由于须达长者生平乐善好施,常常赈济贫困孤独,国中的人都尊称他为“给孤独”,这座林园也就因此定名为“祇树给孤独园”,这就是“祗园精舍”。
有了“竹林精舍”和“祗园精舍”以后,一部分僧人开始迁入屋舍,佛教僧园才有了“伽蓝”,意思是“僧众所居住的园林”,梵汉并举可以译作“僧园”或“僧院”。
佛入灭后,佛弟子为纪念和供奉佛陀,开始建藏有佛舍利的佛塔。因此印度佛教的寺院,以佛塔为中心,围绕佛塔建造佛殿和僧房。
佛教传入汉地后,早期佛寺是仿照印度佛教的样式建造的,后又结合汉地沿中轴线布置主要建筑的传统,形成有中心轴的对称布局形式,佛塔与佛殿并重,在佛塔后面建造佛殿。
作为佛教弘扬佛法、安僧护教的场所,随着佛教的兴盛、寺院的增多,渐渐形成了以佛殿为主的形式的寺院。
至于为何我们普遍称佛教道场为“寺院”,是因“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
所谓“院”者,原亦指官舍,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的滥觞。
佛教寺院是安置佛像经卷,供僧众修行弘法的地方,更是佛教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