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慧可大师:达摩大师的灵骨安葬于熊耳山
接上文:
达摩圆寂的计告发出以后,次日起,前来吊唁的人便纷纷到达,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
除了许多寺院的代表外,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有,连朝廷也派了使者前来祭奠。
到了第三天,在少林寺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参加的僧尼百姓超过千人,大家都怀着沉痛的心情来表示对这位高僧的哀思。
仪式由少林寺寺主亲自主持,维那从中协助。
现场一片肃穆,人们悲恸欲绝。天空阴沉沉的,风儿发出阵阵鸣咽之声,像是回应着人间的不幸。道育、道副、尼总持,还有连夜从外地赶回的林法师,一个个哽咽流涕,只有慧可强忍着悲痛,满脸肃穆庄重。
但是从他的双眼布满血丝,面容憔悴不堪来看,他忍受着极其巨大的痛苦!
因为他不能失态,不能像其他师兄弟那样尽情宣洩对师父的感念之情,他要代表师兄弟宣读昨晚连夜写成的祭文。
仪式终于进行到宣读祭文的时候,少林寺寺主大声地宣布:“现在,由达摩大师的大弟子慧可法师宣读祭文!”
慧可迈步向前,向参加祭奠的案人深施一礼,之后转过身面对达学的遗像跪下,五体投地,叩拜三次。这才直起上身,展开手中的祭文,含悲带泪。
慧可读罢祭文,泣不成声,师弟们更是悲伤,全场一片悲声。
由于师父生前曾多次称赞熊耳山,说它是伊水和洛水的分水岭,锺灵毓秀,所以师兄弟们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将达摩大师的灵骨安葬于此山;在少林寺僧众的帮助下,他们又为师父建造了一座佛塔。
不久,南朝梁武帝听到了达摩大师圆寂的消息,深为惋惜,后悔当年不能慧悟,辜负如来使者东渡之意。因此,亲笔撰文,刻石成碑,以示赤诚,并赐达摩大师谥号为“圣胃大师”。
安奉了师父灵骨,处理好善后事宜,已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道育和道副先后都离开了少林寺,到各地云游,传扬达摩禅学。
慧可原本打算应白马寺寺主宝琛师叔的邀请前往洛阳,但是由于他是达摩禅的传人,所以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有的前来学法,有的前来讨论,有的则出于好奇而来,也有人是前来驳难,各有目的。除僧人外,可以说士农工各业都有人来此谈禅论道。
慧可日日应接不暇,林法师也只好帮助师兄接待来访之人。
这天傍晚,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后,林法师看着一脸倦容的慧可说:“师兄累了吧?”
“是有点累,不过我倒没什么关系,只是这些天来一直有劳师弟,叫为兄过意不去。”
“帮助师兄弘扬师父禅学,是我应该做的事。我们师兄弟之间就不用客气了,不过……”
“师弟有话尽管直说无妨!”
“我看师兄成天忙于一批又一批地接待访客,总不是长久之计。我想,不如请少林寺帮忙布告四方,约定日期,师兄在此为四众说法,你看如何?”
听了林法师的建议,慧可思考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便点头同意了。
用过药石后,他俩一道去拜访了少林寺寺主。寺主一听,高兴之极。原来他也正好有这个想法。经过协商,决定三天之后由少林寺发出告示,到各大寺院和城镇张贴,告示上写明一个月后在少林寺由达摩大师的传人慧可为四众说法。
告示发出之后,人们竞相走告,慧可将在少林寺说法的消息,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因为达摩大师的种种奇闻异事、慧可断臂求法的佳话,以及关于达摩禅的种种传说,都为慧可说法增添了强大的吸引力,所以许多人都相约届时赶到嵩山,听慧可大师开示佛法。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