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慧可大师:什么是“不立文字”?
接上文:
今天是说法的日子。
一位法师口宣佛号,台掌当胸问道:“请问法师,达摩禅为何不立文字?”
慧可知道,这是中土佛教徒最不能理解的问题之一,因此思考了一下才答道:“学习佛法的人依照文字语言修行,如同风中的灯光,不能照破黑暗。”
“因为语言文字并不能尽观佛法之奥妙,反而会使人思绪混乱,如果静坐息念,佛性显现,便如同密室中的灯光,能照破幽暗,清清楚楚地映照诸物。坐禅之所以有功效,是因为身中自证的缘故。”
“画饼尚不能充饥,空说吃饭又怎能使人饱!借助文字语言,虽然本心是想帮助他了解涵义,而事实上却往往使他更加糊涂!”
“《华严经》说:譬如贫穷人,画夜数他宝,自无一分钱。如果我们不从内心去追求佛性,光靠多知多闻是永远不够的。用语言文字,好比是蒸流水以求冰,煮沸汤而求雪。所以诸佛说法,言说于不说,渊默而雷声,了解了这个道理后,其他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那位法师听到这里,不禁肃然起敬。
“请问法师,到底什么是佛性?”一位农夫问道。
“佛性就像树木可以燃烧成火一样,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佛性,也称作佛性灯,又叫做涅槃镜。它像太阳月亮那样明朗,广大得无边无际。”
“我再打一个比方,佛性好比我们打造铁器,金属的外形虽因模具的不同而异,但它的本性却不会有所损坏,打成镰刀可割草,打成锄头可锄地。不论它是鎌刀还是锄头,它坚固的本性都不曾改变。虽然众生生死相续,但佛性却不会治灭。”
“我再举个例子,佛性就好像波浪一样,虽然风平浪静,但水湿的本性却不会消失。坐禅的功效,就是在于使人证悟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佛性。”
农夫听后,有所顿悟,高兴地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清楚、明白的开示,真是三生有幸啊!”
“我倒要问问,既然法师一再强调’不立文字’,难道你这说法论辩不是语言文字?”一位古铜肤色的大个子法师无法认同地质问道。
“问得好!”慧可接口说:“不立文字,是指传法习禅、进入最深妙的禅境时,可以不建立文字,不依赖文字。至于在目前这种场合宣传佛法,前来参加的人根性不一,修行的时间有先后,开悟的机缘也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语言文字如何使四众得知?又如何使他们心嚮往之而饭依?”
“所以,我不仅要为四案说法,而且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信案,採取不同的语言形式来弘扬佛法!”
大个子法师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羞愧地低下头去。
太阳已经偏西,慧可看看再也无人提问了,便微笑着从容地朗诵出《华严经》第七卷中的一段话,结束了这次说法。
慧可的朗诵声一停,全场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久久不息。
随着掌声,慧可站起身来,口宣佛号不停地行礼致谢。
这样,过了很久很久,听众才渐渐散去。
但是,现场各处仍有一些人不仅没有散去,反而纷纷围上前来,约有数十人之多,他们七嘴八舌地要求拜慧可为师。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