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慧可大师:“这岂是得道成仙能与之相比呢?”
接上文:
慧可侃侃而谈,字字珠玑,句句成理,深入浅出,令马承那等人和在场听众称赞不已。
稍顷,马承那再次问道:
“请问师父:道家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修练获得大道,得道后就可与天地并存,与自然一体,就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与佛教所说的’见性成佛’,从而获得大智慧,岂不是异曲同工?”
慧可听后,点了点头,笑着说:
“施主所提的问题,正是目前佛教界必须厘清的问题。白魏晋以来,一些学者和佛教徒正是用玄学解释佛学,其中一个理由正如施主所说。”
略作停顿了一下,慧可接着又说:
“其实,我佛所言的’见性成佛’与道家所说的修身得道本质上是不同的。修道者所追求的是现实世界的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无非天上间。这种’道’与道家始祖老子所说的’道’为天地之先,万物之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已不尽相同。”
“而佛家所追求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人心业障所呈现的假相,这是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藉由佛法的修行,’见性成佛’,内心自然充满智慧,无比的清净与光明,也就能够看破人世间的一切痛苦,就能永恆涅槃。请问这岂是道家所追求的得道成仙能与之相比呢?”
他见马承那已点头表示理解,又说:
“更重要的是,佛家追求的是自度度他,不使自己彻底解脱,而且要普获众生,,这更是学道之士无法比拟的了!”
慧可滔滔不绝的宏论,拨开了笼罩在马承那心头的重重迷雾,一线光明在他的内心逐渐升起。
马承那犹如来到期待已久的导师面前,索性将自己平时内心思考不解的问题一一提了出来,这些问题全都得到令他满意的解答;其他九位学子也跟着将内心累积已久的疑虑一一向慧可提了出来,同样也都得到令其信服的解答。
他们不知道,慧可自少年时代就已钻研儒道,到出家前对老庄与孔孟已颇为精通。
在他转向佛学的过程中,对上述那些问题早就深思熟虑,所以能对每个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回答,且说理透彻,令马承那等人心服口服。
这时已是子夜,所有在场的人都被慧可这些精朵的回答和宏论所倾心,慧可的声音犹如甜美的甘泉,滋润了每个人的内心,令他们舒畅和喜悦。
没有一个人觉得已经过了太长的时间,没有一个人感到困倦,更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场。
马承那再也没有什么疑问,其他九人也不再有什么疑问,多年来的纠结被驱除,每个人都感到特别舒畅,对慧可充满感激之情。
有好一会儿,再也没有人提出问题,马承那与其他九人相互对视了一下,心有灵犀,一个接一个跪在慧可的面前,恭敬地叩头顶礼。马承那代表他们一行十人说:
“慧可法师!俗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法师今天晚上的答疑解难对我们来说,何止胜读十年书!彷彿春风化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化解了内心多年的沉垢,使我们豁然贯通,请再受我们一拜!”
说完,又率领大家恭恭敬敬地礼拜。
慧可见状,微笑著摆摆手,忙说:“各位施主太客气了,快快请起!”
马承那等人这才纷纷起身,向慧可告辞,其他人也渐渐离去。
在返回旅店的路上,与马承那同行的其他几位学士,仍然忍不住称赞慧可的博学多才和佛学的博大精深,只有马承那一路低头思考,不说一句话。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