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慧可大师:“好一个乌牛古石!”

时间:2024-05-19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好一个乌牛古石!”

接上文:

次日一早,慧可身背包枕,手拄锡杖;僧璨身负数十斤粮食和衣被行李,离开了山谷寺,引领师父西行而去。

一路上,师徒俩缓步慢行,道不尽的山川景色。

夜半时分,二人终于爬上了仰天窝,师徒俩又累又饿又渴,便迳直来到一处天然石洞内。

放下行李后,僧璨连忙从行李内取出鉢盂,放在一个“叮咚、叮咚”滴个不停的泉眼下,过了一会儿,便滴满半孟泉水,端过来递给师父。

慧可接过来一口气喝了半鉢孟的水,只觉得清泉甘冽,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之感。

这时,僧璨也用双手捧起地下石窟内蓄满的泉水喝个饱。

透过从洞口射进的月光,慧可仔细打量这个石洞,只见每洞大小有如一间房屋的面积,高度过人,洞顶呈穹隆形,地下平坦。

只在洞角天然泉眼之下,有一处石窟,泉水正好滴入窟中,发出有节奏的“叮咚”之声,水花四淀,水珠又滚落石窟之中,慢慢渗入石洞之外,所以石窟虽注满一泓清泉,却并不漫过洞内的其他地方。

看过这一切,慧可由衷地赞叹道:“这真是鬼斧神工、天然凿就的仙家石室啊!”

这时,僧璨已取出干粮放在师父面前,又取来半盂甘泉,师徒俩就着甘泉、干粮吃了起来。

吃过干粮后,僧璨草草地收拾了一下,便打开行李,取出铺盖铺好,二人疲困交加,很快便入睡了。

由于旅途的辛劳,慧可这一觉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时。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好一个乌牛古石!”

慧可一觉醒来,觉得两眼还有些酸痛,他翻身坐起,揉揉双腿,见桧璨翻个身,又沉沉睡去,于是他轻轻地爬起来,又弯腰将僧璨身上的被子盖好。

之后,慧可便步出石洞之外,和煦的春光、美丽的景色使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朵朵白云轻轻托起一轮红日高悬在东方的天空,和风轻拂着他的脸颊,阳光透着暖意沐浴着他的全身。脚下的仰天窝方圆数里,平坦无垠,唯有判棘片片伴着绿树丛丛,芳草萋萋,野花点点,小鸟啁啾唱着轻快的歌,两隻松鼠在枝头上跳动嘻戏,万物充满生机。后人有诗赞道:

高山平川司空原,峰峦飘渺白云间;

萋草妆成鹦鹉绿,野花乱点鸪斑。

石室天开丹崖耸,经台风啸虎生寒;

红尘隔断三十里,清风丽日老僧闻。

见此美景,慧可兴起了游兴。回顾石室背后极顶悬崖拔地突起,刺入太空,崖顶呈丹色,笼罩着一抹云霞,泛映红光。红光闪耀,或明或灭,神秘莫测,一棵又一棵虬松顽强地将根部扎入陡峭如削的岩壁之中,欣欣向荣。

慧可内心若有所动,他感到似乎这悬崖就是那上天入地的天梯,似乎这岩下的石洞自亘古以来就一直在汇聚着天地的灵气。

慧可再回头遥看对面,只见一山形如鉢盂,有一巨石平整如台,慧可知道这就是僧璨所说的鉢孟山讲经台。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好一个乌牛古石!”

台畔,松林拥翠,草色迷空。岩上有一黑色巨石,其形如牛,盘卧横眠,鼻垂路侧,藤萝穿之,鲜苔为毛,不喘不趋。慧可惊歎道:“好一个乌牛古石!真是天造地设,如此奇巧!”

他又走到仰天窝的前沿,俯视山下,但见银河环绕,波光粼粼,中汇一滩平沙,远望恰如一弯新月,横挂于银河之上。后人有诗赞道:

匹练横铺白似银,乘槎日日往来频;

沙明星聚虚生亮,岸夹溪迥曲作轮。

水月只刚留半面,玉蟾何必露全身;

寒光不照子孙屋,只为具经了佛因。

看到这里,慧可似饮甘露,如痴如醉,心中一片祥和,旅途的劳累,往日的艰辛,全部消逝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颗虔诚清净的佛子之心。

“啊呀!师父原来在这里,让我找得好辛苦。”

慧可回头一看,僧璨正从身后走过来,笑着请自己回去用早斋,直到这时他才觉得腹内“咕咕”作响,飢饿难忍。

明日更新。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好一个乌牛古石!”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