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时间:2024-06-06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佛画像

汉传佛教寺院里都会供奉弥勒佛,一般将弥勒佛安放在“山门殿”或“天王殿”正中央,他满脸欢喜迎宾客,笑口常开乐呵呵,让人一进寺院就感受到欢喜自在,使人烦恼顿消,无上清凉。

弥弥勒菩萨(即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根据佛经记载,弥勒一是做为我们婆娑世界的“当来下生佛”,将在56亿年后降生成佛并教化这个世界;二是做为兜率内院的主人为诸天演说佛法,是现世的菩萨。弥勒这种“人间的未来佛和兜率天护持菩萨"的独特身份是其他菩萨所不具备的。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菩萨像

一、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与释迦牟尼佛同时应现世间,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其父迦波利是波罗奈国的宰相。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相师为菩萨看相后,曾惊异地说:“此儿具足轮王相,长大必然要当转轮圣王。”这话很快传到国王耳里,满朝文武惶恐异常,怕国内要发生政变,急欲觅得此子,加以杀害。其父预感大祸临头,即将其匿藏于舅父家中。等到菩萨长大,舅父即令其见佛闻法,从佛出家。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铜镀金弥勒菩萨坐像(北京故宫珍品)

由于菩萨从小生活在经济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爱穿着。曾有大爱道比丘尼(也就是佛的姨妈波阇波提)将一件金缕袈裟供佛,佛将它赐给诸比丘,大家看到这般华丽的袈裟,谁都不敢要,唯弥勒菩萨受之,并天天穿在身上,到处乞食。弥勒菩萨在《楞严经》中曾自述道:“忆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法华经·序品》中文殊菩萨也说他“心常怀懈怠,贪着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这些都说明他这一习性的养成由来已久。其实,弥勒学佛的历史比释迦牟尼佛还要久,但他虽然重视慧学,却也喜好交游,在意吃穿,勇猛精进方面不如释尊,结果是后来者居上了。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释尊曾回忆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菩萨像

佛教经典中有关弥勒的经典有六部,皆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分别是:1.《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2.《佛说弥勒下生经》(月氏三藏竺法护译);3-4.《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同名2部。一为鸠摩罗什译;一为唐义净译);5.《佛说弥勒大成佛经》(鸠摩罗什译);6.《佛说弥勒来时经》(译者不详)。这六部经中,除《观弥勒上生经》是叙述弥勒上生天界事外,其余都与弥勒将来下生成佛相关。

据《观弥勒上生经》说,“佛告优波离:弥勒先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生,却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弥勒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现在兜率天内院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后,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头末城,其王名怯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人间,出家修道,觉悟成佛,宣讲佛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并将于龙华菩提树下举行三次传法盛会(又称龙华三会),分别度化九十六亿、九十四亿、九十二亿众生,令他们开法眼智,证阿罗汉果,脱离生死轮回。大乘佛教由此发展出人间净土的观念,认为当弥勒菩萨降世,将可以救度世人。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佛倚坐像

据《佛说弥勒大成佛经》记载,“弥勒佛住世六万亿岁,怜愍众生故令得法眼。灭度之后,诸天世人阇维佛身。时转轮王收取舍利,于四天下各起八万四千塔。正法住世六万岁,像法二万岁。”弥勒佛他是一尊非常有福气的佛祖,自从他入世之后带给了人世间很多的变化。人民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无有中夭,人身悉长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极妙安乐,游深禅定以为乐器。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多是平原,海水平静,土地肥沃,多有自然乐园。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万类和宜,产物丰收,果实甘美,并产天然粳米,没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长寿,毫无疾苦。又无任何灾难,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更无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人人皆知修习身、口、意三业清净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别,无有争执,相见欢悦,多以善言互相勉励,人行万善,无诸恶业,饮食无忧。其衣裳,不需人工纺织,地长天衣树,树上会生各式各样的细软衣裳,任人采取穿著;房屋宫殿,亦多以法化而成,地上没有少许污浊不净,人欲大小便溺,地厕自开,便后自合。地上多产各类宝物,随手可拾,人拾宝石于手中玩赏,会说:听说劫时(是指我们现在劫),人为财宝,互相伤害,系闭牢狱,受诸苦恼,如今此宝,如同瓦石,无人守护,真是一个清平世界。那时世界虽有若干小国,而只有一个大国统一,在此地球上,有宽广四百万里的大平原,四大海水,各据一方,有大都城,名鸡头城,东西五百里,南北二百八十里,土地平广,人民众多,街道整齐,空中有龙王名叫水光,夜雨香泽,昼则晴和。城中有罗刹众,名叫叶华,于深夜出现,为人类服务,除去秽恶,打扫清洁,又以香水遍洒于地,非常香净。龙神鬼类,都为人类工作,但绝对不须祭拜,那时世间已无迷信拜拜之事。天时地利,人民和顺,鬼神拥护,感生了一位转轮圣王出世。王名“儴佉”,京都就是鸡头城,对于人民百姓,以正法治化,有金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臣宝、守藏臣宝等,以镇此世界,不用刀杖,自然靡伏,极其自由,逍遥自在,平等安乐。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佛倚坐像

二、弥勒的形象

弥勒的形象自其传入中国,就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关注,弥勒塑像中的不同形象和尊格,源于弥勒的特殊身份,现居兜率天宫中说法,待机下生,造像中以菩萨像表现。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也有倚坐势。将来下生人间成佛,表现为佛的形象,取倚坐之势,也有跏趺坐势,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如北京雍和宫万福阁世界最大的木雕弥勒、四川凌云乐山的世界最大石雕弥勒大佛,再到后来出现最大的铜制弥勒,也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这些都体现了弥勒信仰对于国人的影响。弥勒形象演变至今,其中已包含了太多根植于我们内心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当我们去追溯它的演变过程,渐渐擦拭出他的面貌,就好像擦亮一面镜子,从中可以反观到我们自己。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北京雍和宫万福阁的木雕弥勒

佛像高18米,埋入地下部分8米,总长26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是世界最大的弥勒木雕像。1990年8月,雍和宫弥勒大佛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独木雕刻佛像世界之最。1992年北京市政府又耗资50余万元,对大佛进行了修缮和重新贴金,1993年10月,再次举行了弥勒大佛重新开光庆典。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乐山弥勒大佛

佛像通高71米,肩宽28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神势肃穆,大气磅礴。大佛左右两侧沿江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像。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世界第一鎏金铜佛——强巴佛像

佛像高26.2米,相当于九层楼的高度,佛像肩宽11.5米,一只耳朵甚至长达2.8米,远远超过一个人的高度,佛像的一只手掌长2.2米,即使是它的一只中指也有1.2米。佛像用黄金即达8928两,紫铜231450余斤。仅镶嵌佛眉间白毫就用去直径3厘米的特大钻石1颗,直经1厘米的钻石32颗,大珍珠300余颗,琥珀、珊瑚、松耳石等1400余颗,是世界最高大的铜佛。

中国民间崇拜的弥勒佛,多为中国式的布袋和尚。这一形象是历史朝代的变迁所塑就的痕迹。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也就是南北朝到唐朝晚期,弥勒是按照菩萨的形象发展的,称作白衣长发弥勒。古人知道弥勒,是在东汉时期,当时译出的佛经《道行般若经》、《放光般若经》,都有弥勒的内容。西晋以来,随着弥勒专经的译出,这位传奇菩萨便家喻户晓,备受崇拜。东晋以来,弥勒净土信仰在中国日益炎盛,《弥勒上生记》中说他本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受到佛的授记,上生兜率天,成为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演说佛法,解救众生。这一阶段的弥勒像,还是菩萨的形象,如其他菩萨-般,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面容姣好,慈眉善目,身材修长苗条,姿势基本是两只脚交叉坐着,叫交脚坐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割据、战乱频仍,人们在不堪忍受离乱之苦的情况下,导致了对“弥勒下生“说的广泛信仰。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佛像(杭州西湖飞来峰宋代石雕)

隋唐之际,由于许多民间信徒以弥勒降世为号召,起事反抗朝廷,弥勒信仰遭受到来自官府的大力打击,逐渐式微。就在梁五代时期,浙江奉化出现了一位名叫契此的游方僧人,这位契此和尚身材矮胖,大腹便便,面容慈祥,笑容可掬,经常肩背布袋,手拿锡和佛珠,随处化缘、风餐露宿,因此被称为“布袋和尚”。他经常显现法力,据说岳林寺修造佛殿时所需的木材,就是他从井里面一根一根抽出来的,他还能预知天气,但不明说,人们总是根据他穿什么鞋来判断天气变化。后梁末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前,圆寂前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后人于是将他视作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阁时,将弥勒菩萨塑像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才开始供奉以布袋和尚“袒胸露腹、面容慈祥、大肚能容、笑口常开”为原型的各种弥勒佛的造像。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佛像(杭州西湖飞来峰元代石雕)

三、弥勒道场

1、岳林山弥勒道场

岳林山位于浙江省奉化县城东北部,其主峰三山上建有岳林寺。据《岳林寺志》、《奉化市志》和《长汀张氏宗谱》等史料记载,唐僖宗时(874-888年),一个叫“契此”的人,从小出家在岳林寺。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契此临终之际坐东廊盘石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便认为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之后,岳林寺遂以弥勒道场为世所重。在全国各大寺院内供奉的弥勒佛像,外向而坐,袒胸露腹,笑容和蔼,迎接四方香客,其形象,皆据岳林寺布袋和尚之像而造。后人多以为布袋和尚系未来佛弥勒化身,因而依其形而圆其像,从此取代原印度形象之弥勒佛,岳林寺亦因之成为远近信众顶礼膜拜、崇信有加的弥勒道场。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岳林禅寺弥勒佛铜像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岳林禅寺弥勒道场(宋真宗御赐匾额“大中岳林禅寺”)

2、雪窦山弥勒道场

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7.5公里处,上有雪窦寺,创建于晋,兴盛于唐宋,历来高僧辈出,香火兴旺,被称为天下禅林十刹之一。五代时,布袋和尚契此行游此山,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因他说《弥勒偈》而逝,人们便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并在寺院塑了他的像,历代受四方信徒的供奉和朝拜。关于布袋和尚的事迹,在《宋高僧传》、《两浙名贤录》、《奉化县志》中有记载。1934年《佛学辞典》中提出,雪窦山为弥勒道场,与普陀观音、五台文殊、峨眉普贤及九华地藏四座菩萨道场齐名,共列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1987年8月,雪窦寺落成了大雄宝殿和西厢房,随后,寺院一系列建筑拔地而起,古刹修葺一新,从此,雪窦寺以弥勒道场外宣于世。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雪窦山资圣禅寺弥勒佛铜像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雪窦山资圣禅寺弥勒道场

2、梵净山弥勒道场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之间方圆八百里,具有“武陵第一峰”,“贵州第一名山”的美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之一,也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弥勒菩萨道场。

梵净山称“弥勒道场”,由来已久,宋元时代即为梵天净土,明代初年已成弥勒道场。至明万历年间,钦命僧妙玄重开佛山,破山和尚传临济正宗,虽不专修弥勒净土,却容僧众禅净双修,并纷纷兴建或重修庙宇,环山建起四大皇庵、四十八座脚庵和金顶古庙群,道场于是盛极一时。立于万历46年(1618年)、由朝廷户部郎中李芝彦撰文记载重建梵净山金顶的《敕赐碑》,高度评价梵净山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并对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兴盛赞颂不已:“自开辟迄今,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王公大人之钦谒,恒见月盛而日新,久已灵驰于两京,倾动于十三布政,劳旌于抚按、烦顾于道府。”

从地形上看,梵净山乃天然大佛,从凤凰山观老金顶,俨然大肚弥勒应现而变的巨大坐像;从老金顶观新金顶,恰又是法相庄严的金身弥勒;再从棉絮岭远眺,金顶山系连成一体,身首分明,神态逼真,确系随地安卧的布袋弥勒。梵净山巍峨博大,佛缘深广,风卷云来,云卷佛来,瑞气回环,变化莫测,天际佛光之中常显弥勒法相,其景观为天下名山之少有,使亲临者无不感叹古佛道场神秘而恢弘之气派。

金顶古庙群中内塑弥勒佛像的通明殿,它是僧众为虔心供奉弥勒巨大坐像(老金顶形状),在其坐像前建立的一座以弥勒通体明亮为因缘的殿宇。尤其是新金顶上天桥两侧释迦殿与弥勒殿的巧妙设计,让人先拜释迦,由释迦引进,跨过天桥再拜弥勒,自古以来就向人们示意弥勒菩萨在梵净山的尊崇地位。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红云金顶释迦殿与弥勒殿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红云金顶近景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红云金顶全景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红云金顶及承恩寺远景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梵净山龙泉禅寺弥勒佛铜像

4、锦屏山弥勒道场

锦屏山位于云南省弥勒县城北,锦屏山上建有弥勒寺。锦屏山距离弥勒县城10公里,山门上方,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弥勒寺”寺名。据清乾隆《弥勒州志》、民国《新纂云南通志》载,唐天启六年如玉和尚募资兴建了弥勒寺。佛教界认为,云南的锦屏山与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江苏的灵山、宾川的鸡足山同为七大佛教名山,其间的弥勒寺院与文殊寺院、普贤寺院、观音寺院、地藏寺院、如来寺院、迦叶寺院同为佛教七大丛林。1999年12月,高19.99米、世界上最大的弥勒大佛在锦屏山的中心部位建成,体现了佛中有佛的涵义。经过复建改造的锦屏山弥勒寺,拥大佛、大运、大雄、大智四院之宏阔,集弥勒强巴相、弥勒仙光相、弥勒布袋相、弥勒天冠相之绝致,遂成“弥勒道场”之大寺,锦屏山弥勒道场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锦屏山弥勒寺弥勒佛铜像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锦屏山弥勒寺弥勒道场

5、龙华寺弥勒道场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其名称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相传寺院最初为三国时期僧人康会隐居修行的茅篷,东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年),东吴大帝孙权应僧人康会之请,在此修建寺院和佛塔,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龙华寺的独特之处,是寺院第一进殿为弥勒殿。在佛教中,弥勒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接班人——未来佛,他在佛祖入灭时,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因为龙华寺是弥勒菩萨的道场,而兜率宫为弥勒菩萨修行的地方,故龙华寺又被称为“人间兜率”。在第二进的天王殿内,罕见供奉着一尊头戴五佛冠、佩璎珞的弥勒菩萨本像。佛像面容庄严慈祥,具有五智圆满之德,被称为“天冠弥勒”。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龙华寺“天冠弥勒”铜像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龙华寺“人间兜率”弥勒道场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龙华寺弥勒道场全景

6、千佛山弥勒道场

千佛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称历山。隋开皇年间(581年一600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千佛山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

千佛山弥勒胜苑于1999年6月开工建设,2000年9月竣工,是千佛山一大景观。弥勒胜苑位于千佛山东麓,由弥勒佛雕像、石壁浮雕、樱花园和一些附属建筑组成。弥勒胜苑的主佛像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大肚"欢喜弥勒佛",佛像通体高30米,其中佛高21米、基座9米,被称为“江北第一大佛”。佛像表面面积约1700平方米,2008年共用24万张24K金箔把佛像全身贴金,金光闪闪。从空中俯瞰弥勒胜苑,黄金弥勒佛端坐山中,壮观气派。“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端坐山中,笑看人生百态。弥勒大佛坐落在弥勒胜苑之中,有石阶从山底通往半山腰,弥勒胜苑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入口处建有一个牌坊,上书佛光普照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千佛山"欢喜弥勒佛"铜像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千佛山"弥勒胜苑"弥勒道场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从"佛光普照"牌坊看弥勒佛像

7、千山弥勒道场

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景区中坐落着一座由山峰天然生成的稀世巨型弥勒大佛。大佛呈坐姿,左手五指分开置于膝上,右手半握拳,肩负布袋,面西而坐。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其题书“千山弥勒大佛”。

千山弥勒大佛又叫千山大佛,是一尊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坐佛。大佛位于千山著名古庙之一的南泉庵对面山峰上,佛身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四肢俱全。大佛左手五指分开,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压在右腿上。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千山弥勒大佛”弥勒佛天然石像

四、弥勒菩萨圣诞日

每年农历新年第一天正月初一,是大众百姓盼望的春节团圆日,也是佛教里著名的弥勒菩萨圣诞日。相传布袋和尚的诞辰日是正月初一,因为后人都认定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就将正月初一定为弥勒菩萨圣诞日。

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各个寺院要举行弥勒菩萨圣诞的祝圣法会,法会中人们会念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这表示学佛人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共同发愿:期待弥勒佛早日下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虽然佛经里说弥勒佛要经过若干时劫才能下生到这个世间,可是佛弟子却希望弥勒佛早日下生,拯救世人脱离轮回,表达了学佛人千百年来一直期盼弥勒早日出世,给世界带来光明与幸福的深切愿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通知立删)

RECENT POSTS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生活是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生活总是有苦有乐。爱笑的人并不是生活上万事如意,而是他们明白,能够战胜困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忧愁,而是乐观和微笑,因为笑容,总是能带...
2024-11-11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只有具足四对治力,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2024-11-08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佛教说的“三苦”,是哪三苦?

佛教经典常提到“三苦” 是哪三苦呢? 第一个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 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有生理上引起的生、老、病、死苦。 也有由社会环境...
2024-11-08
佛教说的“三苦”,是哪三苦?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