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时间:2024-06-18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佛驮跋陀罗尊者塑像

尊者觉贤,又译佛驮跋陀罗,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行化震旦,塔耸东林。远公觉贤,并世知音。莲社高贤,华严瑞应。

维公元二零一八年清夏,爰有尼中经贸协会同仁,感荷先贤恩泽,步武古德芳躅,特向本寺捐赠尊者铜像一躯,俾尼中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耳。

——觉贤尊者像碑记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佛驮跋陀罗尊者舍利塔

佛驮跋陀罗尊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其塔现存庐山东林寺。2018年7月,尼中友好协会捐赠尊者铜像一尊,位于塔之西侧,旁有碑记。

塔之后侧,九幅壁刻浮雕半圆围绕,刻画了尊者万里迢遥、流化东土之一生。尊者是历史上第一位葬于庐山的外国高僧,今依《东林十八高贤传》《高僧传》等所载,略述尊者生平德业。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舍利塔碑记

神异

佛驮跋陀罗(晋译“觉贤”)尊者,是释迦族甘露饭王的后裔。五岁时,父母相继病故,寄养于舅父家。十七岁出家,在诵经时显出其异常的聪慧,一天读完他人需要一个月的功课。受了具足戒后,更加勤学,博通经典,以精于禅定和戒律出名。曾与同学僧伽达多一起,同游罽宾,他们相处多年,达多虽然很敬佩觉贤的才智,但还并不是很了解他。一次达多在一间密室中关着门坐禅,忽见觉贤进来了,达多很吃惊地问:"你从哪儿来?”觉贤回答说:“我刚去了兜率天(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向弥勒菩萨致敬。”说完便不见了。达多知道觉贤已是圣人,难测他的深浅,后来又屡次见到觉贤各种神秘莫测的能力。敬心祈问,方知尊者已得不还果(阿那含果)。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西来

当时,姚秦沙门智严到了罽宾,目睹这里法众清净,于是慨然东顾,说:“我和我的同辈们,虽有学道的志向,但没有遇到真匠,无从学起。”即咨询当地人,谁能够到东土去传布教化?”众人都说: 佛驮跋陀罗就是能够振兴佛教,传布佛法的人。” 智严就再三邀请觉贤,觉贤很同情智严的苦心,就答应了他,于是辞别众人和师父,毅然出发了。历经千难万苦,跨过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途经六个国家,这六个国家的国王们都很敬重他到远方传布教化的行为,也都尽力资助他。后觉贤来到交趾(位于今越南北部),便搭上船,沿海岸而行,辗转三年,来到中国青州。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论道

听说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尊者即往长安从罗什大师受学。罗什大师极为高兴,与之共论佛法,探讨义理,多有裨益。罗什大师每有疑难问题,常与尊者一起商讨。当时姚秦太子请尊者于东宫集众说法,与鸠摩罗什大师共论色、空意境。

罗什问觉贤:“法因何是空?”

觉贤答道:“色乃众微而成,故色无自性,所以色自身即是空的。”

又问:“既以极微破色空,又如何破一微?”

答道:“众人或破析一微,我以为不应当是这样。”

又问:“微是常吗?”

答曰:“以一微故,众微即是空;以众微故,一微即是空。”

当时宝云译出这句话,不解其意,道俗都认为觉贤所说之一微是常。过后不久,长安学僧又请觉贤进一步解释这句话。觉贤说:“一切诸法都非自生,皆因缘而起。缘一微所以有众微,微本身并无自性,此即是空。难道可以说有不破之一微,常而非空吗?”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入社

后秦姚兴崇信佛法,供养了三千多名僧人,这些僧人往来于宫廷,常参与尘世之事,唯有觉贤,安于清静,与众人不同。一次,觉贤对弟子说:“我前一日看见,在我的家乡有五只船出发到中国来。”弟子把他的话传给了外人,关中的僧人们听说后,以觉贤“显异惑众”为由“驱逼”其离开长安,觉贤道:“我身如浮萍,去留很容易,只是弘法心愿未了,甚是感慨。”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向南前往庐山,其间神色从容,毫无惊恐之表现。有识之士,感叹至极,深为惋惜。至庐山香谷,结草舍而居,慧远大师得知,欣喜迎请,并邀其加入莲社。尊者亦为东林十八高贤之一。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解摈

慧远大师久闻觉贤之风名,听说他来到庐山十分高兴,二人一见如故。慧远大师认为觉贤之被摈除,过错在其徒众;至于所说五船俱发一事还没有定论,也于律无犯。于是派遣弟子昙邕,致书姚兴及关中众僧,希望解除摈弃他之处罚。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知音

慧远大师还请尊者于东林寺译出禅数诸经,从此江东一带都好乐于禅悦。尊者携带五颗珍贵佛陀舍利,赠与远公,远公于东林寺后山建塔供奉。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行化

觉贤尊者志在游方弘化,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的时间。尊者在庐山住了一段时间后,又西行来到江陵(今湖北荆州),遇到五艘外国船,上前寻问果然是从天竺国来的,出发的时间,正是觉贤所说的时间。

后回到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立道场寺。

觉贤尊者仪范简单朴素,不同于中华风俗,但他志向、气韵清明广远,气度不凡,具有精深的旨趣。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译经

先前,支法领从于阗国得《华严》梵本三万六千偈,未经翻译。义熙十四年,佛驮跋陀罗尊者被请为主译,沙门法业、慧义、惠严、慧观等为笔授,译成六十卷,即“晋经”“六十华严”。

尊者还先后译出《观佛三昧海经》《般泥洹经》《修行方便论》,及法显从古印度带回的《摩诃僧祇律》等十五部经论,计一百一十七卷。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西逝

南朝宋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尊者念佛往生,塔于庐山北岭,世寿七十一岁。

塔园有对联云:“化有情同归愿海,演华严盛弘大乘”,“宠辱不惊觉世幻,庐岳有缘伴松风”,惟愿尊者乘愿再来,广度群萌。

南无阿弥陀佛!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