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寒山大师:“来人!快把他逐出校场”
接上文:
锺离明心中真是又气又急,他明白知府大人故意刁难,堂而皇之想出这套理由。
上次秋试考进士坏在他手里,想不到今番考武举又被他卡住。他这是存心公报私仇,那裹是在为国家选拔英才良将!
唉!还不是那幅寿诗!看来他一辈子耿耿于怀了。
锺离明越想越气,手按剑柄,骨头都在格格作响。恨不得拔出剑来,一剑朝这狗官刺去。
咸阳知府似乎也从锺离明眼中看出他的心意,不由地感到一阵寒慄,他连忙招呼左右待备:“来人!快把他逐出校场。”
两旁的武士持刀向锺离明走来,锺离明这下真是气愤非常,他真想衝上台去,同这狗官拚命。但眼前突然闪出丰干禅师的法相,似乎在向自己招手……
锺离明终究忍住心中的怒气,把剑推回鞘内。不待侍卫逼近,反身毅然离开校场。快出营门时,他猛地回转身来,朝阅兵台望了一眼。威阳知府头顶正好有一面犬牙旗在凛冽的西北风中猎猎飘动,他张弓搭箭,不待瞄准就是’嗖!”的一箭射去。
不偏不倚,这箭正好射在犬牙旗的绳索上。萨旗呼啦一下掉下来,凑巧打在成阳知府头顶,把他那顶乌纱帽打了下来。
“啊—”全场发出一阵惊叫。
“好箭法!”场内场外同声喝彩。
咸阳知府赶紧用双手抱住头,他还以为锺离明这一箭是射在他的头上。直到脑门不疼也不痒,知道锺离明没把他脑袋当活靶,才惊魂未定抬起头,望着这个对头冤家离开营门。
其他监试官也感到非常可惜。想不到这个貌不惊人的文弱书生,居然有这样好的箭法,看来他的其他武功和韬略肯定不会差。但是,既然主考的知府大人已下令将他逐出校场,其他人也不便拦阻,十分惋惜地望着他离去。
锺离明走出营门口,欧阳师和其他师兄弟都围了上来,询问校场的考试情况。
“别提了!”锺离明异常悲愤地说:“权臣误国,小人塞途。有志之士,报国无门。”
众人听锺离明把成阳知府所作所为说了一遍,一个个义愤填膺、磨拳擦掌,很不得冲进校场找出狗官理论一番。
“算了吧!这里不留人,自有留人处。”锺离明用双手挡住大伙,感激地望着衆人,“我就此奔赴边关,不相信找不到抗敌的机会。欧阳师,位兄弟,后会有期!”
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文举未考上,武举又不中。锺离明懊丧地驱赶着瘦马回家,准备打点行装要去边关。
虽说已是春天,西北风依旧料峭,一阵阵寒意袭人。锺离明用双手把衣衫裹紧,蜷缩在瘦马上,在咸阳道上踽踽独行。
前方就是芒山。这儿离卫家庄不远,只见疏林萧瑟,残叶飘飘,在寒风中飒飒抖动。春天姗姗来迟,还没有将山野染上太多的绿意。
芒山是一座坟山,也是闻名的乱葬岗。有钱人家在这儿营建豪华的陵寝,极尽奢侈铺张之能事。没钱的穷汉就随便找一块荒地,草草掩埋掉用芦蓆包里的尸体。有钱人的陵基有雕花刻兽的墓碑、石阶、通道,还有宽饮的陵园,种着花草树木。
没钱的只得一坯黄土,连个墓碑也没有。因此那部份的乱葬岗是坟塚迭坟塚,究竟是谁家的都分不清了,人们到此不觉一阵悲凉。
突然,从矮松岗的疏林中传来一阵哀衰的号哭之声,极为凄楚。
开头,锺离明并不在意,想匆匆走过去。但这妇人的哀哭之声越来越响,并伴着诉说之声,使锺离明听得清清楚楚,不得不注意起来。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