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寒山大师:赤城山上紫云观

时间:2024-07-12

「故事」寒山大师:赤城山上紫云观

接上文:

三天以后,锺离明就关上门扉,把后院钥匙交给大哥,出门远行了。

转眼已是夏日,东林寺院中水池,悄悄地绽开一池白莲,清气袭人。智顗与众人在禅林中同坐,忽若有所思,说道:

“当年,东晋慧远大师,因天下大乱,离开道安大师之后,本拟去广东罗浮山,途经匡庐,见此山清静秀美,足以息心,就在此结庐立足。如今我们来此栖居,正可藉机追仰前辈高风,修养身心,以观天下大势了。”

法喜道:“当年,慧远大师遯迹此山,孜孜为道,一些当时名士高逸,如刘遗民、雷次宗、宗炳等,都望风遥集,不期而至,甘愿抛弃世间荣华富贵,来跟随大师。今日师父来此,只怕不日之内,也将是道俗归心,陆续来投的。”

灌顶道:“匡卢本来精英荟萃,是一个人文胜地,但此山却未必便是我们的山。”

东林寺南对香炉峰,西临虎溪,四面环山,青山迭翠,碧泉环阶,石径苔浓,风光绝美。但智顗来此,只是暂避,未必有长远打算。因此听了灌顶之话,他点头说:“正是。我们来此,是为观天下兴亡衰替,虽高跃山林,但绝非绝离尘世。”

智越道:“匡庐之中,锦绣谷花团锦簇,石门润云高天清,正可暂藉以铺排人生文章呢。”

灌顶道:“慧拔去打探金陵形势,已有些日子,应该快回山了吧!”

智顗点头道:“我也正在想他呢。”

慧拔擅长交际,外交上一些事务,都是由他办理。次日,他果然上山来,向师父报告了“这座是什么山?”锺离明拉住一个老人,悄悄地打听:“山上有何所在?”

“这叫赤城山。”那老人显得很神秘地说:“山上有紫云观,是着名的道教胜地。很多人在这儿修道炼丹。你如果有灾有难,快到赤城山去求一求吧!”

“哦—!”锺离明这下才明白,路上道么多人,都是到赤城山去求护佑的,难怪如此热闹。

“只听说天台山是佛教名山,没听说是道教胜地。”锺离明自言自语说道。

“你这个人也太孤陋寡闻了。”那老人似乎受到奚落,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你大概是北方人吧?从来没到过天台山?”

“对,我是成阳人。”锺离明老质地承认,“头一次来到南方,拜访贵方宝地,请老伯不吝指教。”

“这也难怪。”老人显出一副宽容的神态,饶有兴趣地讲了起来:“天台山不光以佛教出名,也是东南道教圣地。道书称赤城山为’金庭洞天’,是七十二福地之一。相传三国时吴赤乌元年,葛玄先师曾在此行道炼丹,故有道家第六洞天之称……”

这老人非常健谈,看来是虔诚的道教徒。他对道教的历史、门派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使锺离明听起来感到非常新鲜。

「故事」寒山大师:赤城山上紫云观

锺离明过去对道教接触不多,他只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遥游》等文章,但不谱与道教之间有何关联。

他也读过《易经》,但天地阴阳、八卦他未曾深究。所以现在听老者对这些侃侃而谈,竟也引起兴趣来了。

他们边走边谈,沿着山道盘桓而上。山不高,西天一片霞光斜照在赤城山上,也照在山顶矗立的一座宝塔上,浑似一根通天灵柱,焕发出耀眼的光华。

“这叫赤城塔。你看,山的东南面有十二个天然岩洞,古代都是仙人所住,一个个都是洞天仙府…”

老者手指着沐浴在一片红霞中的山峦,兴致勃勃向锺离明介绍。他似乎忘却了今天上山的来意,竟当起导游来了。

锺离明跟着他来到位于山麓的一个洞窟,只见洞又石崖上锦刻着“赤城霞”三个大字。

“这地方土名叫下搬。”老者指着石洞说:“紫云洞,是赤城山最有名的岩洞。当年葛玄仙师就是在这洞内修炼成仙的。”

这一说,锺离明也变得非常崇敬起来,小心地走进洞穴。

只见洞广数十丈,高数丈。光线幽暗,只靠洞又射进来的阳光,和洞内神鱻上跃动的香烛火光,给紫云洞增添了一种神秘气氛。

一滴冰凉的水滴在锺离明的脸类上,他抬起头来,见危严似要凌虚而出,缓檐滴水,终日不绝。湿漉漉的钟乳石倒挂在岩顶,更是气象万千。

从阳光下的山野乍进石洞,要习惯一下洞内的光线。等习惯了,方才觉得洞内也很豁亮。那满洞的香烛光芒,一层层排列,蔚为壮观,大有天上银河之气势。

锺离明这才发觉洞内结屋数间,分上下两层,可盘梯而上。

“这就是紫云观。”老者突然放低声音,指着洞内的道观说:“这地方是晋朝义熙年间,昙猷道长在此建造的。”

道观面前,人们已在列队跪拜,观内,香烟袅绕、彩幡飘飘,钟磬鼓钹在叮叮噹噹地敲。两边有几个小道士在奏乐唸谶,中间坐着一位道长在主持法事。

只见他羽扇纶巾,头上有着高高的髮髻,用玉簪拴着。身上是一件紫花万字道袍,手执一把尘帚,轻轻拂着,确有几分仙风道骨。

明日更新。

「故事」寒山大师:赤城山上紫云观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