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寒山大师:在紫云洞安身
接上文:
求仙的人已陆续讨得了香灰仙水,有几个还让道长的尘帚拂了几下,被他轻声唸了几句咒语…
一个个如释重负地千恩万谢而去,更有的献上重金,道长就在杏黄纸上用株砂画了一道符,让他带回去挂在门又或帐子旁,驱魔消灾。
“这道长叫什么法号?”
“青云道长。”
两人的谈话声虽轻,但在这幽静的洞内发出幽幽的回音。青云道长用低沉雄浑的喉音发问:“来者何许人也?”
这声音犹如一面大鼓,在岩壁发出深沉的迴响,使人肃然起敬。
“弟子洪三泰叩见先师!”老者连忙匍匐在地。
“还有一个呢?”法师直视锺离明。
锺离明只得向前施礼回答:“弟子锺离明,从咸阳远道来此,朝拜仙山圣地。”
“哦你叫锺离明?”青云道长目光如炬的直视着他,似乎要洞悉他。
“锺离明,你来天台赤城山,是来求仙学道的吧?”青云道长发出了如雷鸣般的提问。锺离明一怔,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他来天台山之前,根本不知道赤城山,更不想学道。现在经青云道长这么一提,倒十分为难。如果照实说,肯定要得罪道长了。锺离明正深陷左右为难之际,忽然听见有人叫他:“道长在问你呢!”
洪三泰戳锺离明的腰部,“快回答你愿拜他求仙学道呀!道长能看中你,这是别人想也不敢想的福份。”
锺离明更进退两难了,只得婉转地说:“晚生早慕名天台山是座仙山胜境,所以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至于学道求仙,晚生根器浅薄,生性愚味不敢存此妄想。”
“锺离明,你知道道家的玄机吗?”青云道长继续发话了,“你姓锺离,本是道家后裔。今日你来赤城山,也是千年的缘分,贫道愿收你为徒,望你好好在赤城山修炼,以便早日羽化登仙。”
“多谢道长!多谢道长!”洪三泰连连磕头。好像青云道长收的徒弟不是锺离明,而是他。他之所以那样兴奋,因为锺离明是他引荐进赤城山紫云洞的。
从此,锺离明就暂时在紫云洞安身。
白天,听青云道长讲经,参加拜忏做法事;晚上就在油灯下看阅道家经书。
他古文功底深厚,悟性又高,很快对道家经书触类旁通,掌握其中三昧。
锺离明和小道士们住在一起,这些小道士大都是天台山附近几个县的穷家孩子,因为父母养不起,就送到道观来当个小道士。这些孩子既不识字,也不会读经书,只会跟着法师敲敲打打、嘴里应和几句,走村串坊,东一家、西一家去做法事。
因而,青云道长见了锺离明这样一个器字非凡的才子,怎能不收罗到自己帐下,想把他培植为一名得力助手?
可是,此时锺离明志不在修道成仙,而在山野,陶醉在天台山的山水林泉之中。他常要小道士陪同他去登山攀岭、寻幽访胜。半个月下来,他已游历遍赤城山。
从紫云洞出来,向上走可沿曲径盘行,当地人称为十八盘。登上半山,只见山腰有三个洞,深藏在山林绿荫之中。陪锺离明登山的小道士告诉他:左手边的叫香云洞,右手边的为瑞霞洞,再稍稍上去一点的叫华阳洞。
“这三个洞合在一起,叫做中岩。”
向上再朝西走了百来步,锺离明又发现一个更大的洞。远远望去,好似一座房屋。
“这叫什么洞?”锺离明很有兴趣地问小道士。
“这儿就称上岩,这个洞叫玉京洞,传说晋朝昙兰道长曾在这儿修行。”
锺离明一看这玉京洞非常高轩宽做,确是个理想的修行之地。如果自己一个人住在洞内读经修行,就比同这些小道士合住一个大房间清静多了,只是现在还不便说出。
洞口不远有一个半亩地大的池塘,池水盈盈,清澈见底。
“这叫金钱池!”小道士见到这池塘就高兴地叫喊起来,绕着池边活蹦乱跳,一边用手指着水底,“看见水底的钱币吗?”
“水底怎么会有钱币呢?”
“这是曼兰道长留下的。他在这儿诵经时,有山神敬献金钱给他,他就将金钱丢在池底….你看,你看!那池底不是有明晃晃的钱币吗?”
锺离明看了半天,也没发现一枚钱币。他只看见日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折射到池水里,闪闪栎烁,像是一个个钱币在水中晃动。
“小鬼,你是看钱看花了眼吧?”锺离明揶揄他:“你要出家做道士,就要摒绝凡尘俗念,不能一心想着钱财和吃喝。”
“凡尘俗念谁没有!”小道士很不服气地说:“连曼兰道长这样的人都有呢?要不要我个故事给你听听?”
“好啊!”锺离明就很有兴致地在池边的一块岩石上坐了下来。
明日更新。